-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影响: 在当时,激化了印度的社会矛盾。至今,仍对印度社会产生不良影响。 三. 古代印度文明 1.印度河恒河流域 ★ 印度河恒河两岸降水丰富,水源充足,土地肥沃 2.雅利安人的入侵 ★ 中亚的雅利安人部落入侵古印度,建立新国家 3.种姓制度 ★ 巩固了奴隶主阶级统治,影响了印度社会发展 大河流域的文明古国比较简表 时间 大河流域 文明象征 古代埃及 公元前3500年 尼罗河流域 金字塔、狮身人 面像 古代巴比伦 公元前3500年 两河流域 《汉谟拉比法典》 古代印度 公元前2500年 印度河流域 种姓制度 古代中国 公元前2070年 黄河流域 分封制 、甲骨文 说说为什么大河流域容易成为人类文明的摇篮? (1)大河流域气候湿润,光热充足,地势平坦,适合人类生存。 (2)大河上游高山积雪的融化,导致河水的定期泛滥。泛滥的河水提供了充足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这些都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1. 世界上最早建立的统一的奴隶制国家是( ) A.古代埃及 B.古代印度 C.古代中国 D.古代巴比伦 2. 右图中的古代巨型建筑和雕像, 至今仍屹立于( ) A.印度河流域 B.尼罗河流域 C.两河流域 D.黄河流域 3.一位游客在卢浮博物馆听讲解员指着一历史文物说:“石柱上的法典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据此,你认为这位游客看到的历史文物应出自( ) A.印度河流域 B.尼罗河流域 C.两河流域 D.黄河流域 4.在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中,武士,国王属于哪一等级( ) A.婆罗门 B.刹帝利 C.吠舍 D.首陀罗 世界四大文明古国 古中国 古埃及 古巴比伦 古印度 古埃及 古印度 古巴比伦 古中国 第2课 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 学习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历史,包括埃及、巴比伦、印度等文明古国的相关历史知识。 分析汉谟拉比法典的内容和古印度的种姓制度,提高学生辨证看问题和全面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教学重点:金字塔、汉谟拉比法典。 教学难点(1)古代文明为何产生在大河流域;(2)对印度种姓制度的认识。 一. 古代埃及文明(北非) 1.尼罗河流域 在炎热而干燥的埃及,尼罗河每年的定期泛滥(7-10月),不仅灌溉了万千良田,而且带来了丰富的腐殖质和沃土,河水退后便开始耕种(11-2月),3-6月便开始收获,古代埃及人称自己的国地为“凯麦特”,意为黑土地,对比荒凉的沙漠(红土地)而言。 埃及是“尼罗河的馈赠”。---希罗多德 Egypt is “the gift of the Nile. ” 一. 古代埃及文明 1.尼罗河流域 2.国家的兴亡 ★ 约公元前3000年初步实现统一; 约公元前6世纪灭亡 3.埃及国王的陵墓——金字塔 ★ 象征权力的金字塔成为古埃及文明重要标志 埃及规模最大的金字塔—— 胡夫金字塔内部示意图 “早”:距今4000多年 “高”:塔身高146.5米因年久风化,顶端剥 落10米,现高136.5米. “大”:塔底每面长230米,占地约5.29万 平方米,它的规模是埃及迄今发现 的108座金字塔中最大的. “重”:约230万块大石块,每块约重2.5吨, 塔的总重量约为684万吨。 古埃及人勤劳与智慧的结晶 权力的象征 法老的陵墓 古埃及文明之木乃伊 埃及象形文字 二. 古巴比伦文明(西亚) 1.两河流域地带 ★ 你听说过两河流域吗?大致在哪个位置? 两河流域又称美索不达米亚(意为两河间的土地),包括今伊拉克境内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中下游地区。 巴比伦 希伯来人 底 格 里 斯 河 幼 发 拉 底 河 阿卡德人 苏美尔人 腓 尼 基 人 幼发拉底河 Euphartes River 底格里斯河 Tigris River 二. 古巴比伦文明 1.两河流域地带 ★ 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成就了“新月沃地” 2.古巴比伦王国 ★ 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 3.汉谟拉比法典 1901年12月,法国人在伊朗发掘一块黑色椭圆柱形的石柱,经过研究,它是古巴比伦王国第六任国王汉谟拉比颁行的法典,现存于巴黎卢浮宫博物馆。 汉谟拉比法典分为序言、本文、结语三部分,本文282条,对刑事、民事、贸易、婚姻、继承、审判制度等都作了详细的规定。 材料一:奉行“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的原则:如果 一个人(自由民)挖出了另一个人(自由民)的眼睛,他的眼睛也该被挖出来。 如果他(自由民)挖出了奴隶的眼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2026学年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2024)青岛版(2024)教学设计合集.docx
- 紫砂壶历代名家.doc VIP
- 某银行新员工国际业务培训课件.ppt VIP
- 有理数的乘方(公开课).ppt VIP
- 牙髓炎临床表现及诊断.ppt VIP
- 2025-2030年中国水利工程勘察设计市场运营状况与发展潜力分析报告.docx
- 六年级上册数学试题-第一二单元测试卷-苏教版-含答案.docx VIP
- 2024-2025学年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青岛版(2024)教学设计合集.docx
- NBT47021-2012甲型平焊法兰.docx VIP
- 2025年危险品水路运输从业资格考试复习题库资料(浓缩500题).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