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电气系统电压升级 目前汽车电压升级仅是对数量最大的12伏汽油车而言。那么,为什么单单选中42伏电压呢?汽车电压升至42伏,是从发电机输出电压14伏的3倍数考虑的,因为从理论上讲,电压提高3倍数,电流会减少65%,可以更合理地运用在汽车电气系统上。 汽车电压升级的好处也显而易见。除了能减少线束截面积,减小电机体积外,还能趁机将车上的电器来一场“革命”,例如终结目前使用的机械式继电器,进入固态开关模式,采用电子模块代替目前的分立元件等。据行业人士认为,目前的豪华轿车使用1-3千瓦的功率,而到2010年高级轿车的使用功率将达到10-20千瓦,如果汽车性能要提高,设置要增多,唯有走电压升级这一条路才能解决问题。 现代汽车照明系统中的新技术 主动式旋转头灯 Audi 先进的头灯照明系统( AFS) 在汽车中的应用被寄予厚望。事实上, 这一技术的最基本的照明系统( 角灯照明系统) 已经用在Audi A8豪华汽车和其他的一些汽车上。但是所提到的这种系统更有意思的是: 它们甚至在汽车开始拐弯以前就已经可以照到周围的拐角。 LED前大灯:北美国际车展登场的福特概念车中, 其中一辆将结合环保科技, 采用太阳能作为照明系统的电力来源, 在日间有阳光时采集能量, 加以储存之后, 夜间便可提供灯光照明使用; 而另一辆概念车则使用发光二极管LED取代传统灯泡, 因为LED拥有高亮度、反应时间短与使用寿命长等优点。以往LED通常应用在尾灯, 此次福特工程师将这种技术巧妙地应用到汽车前大灯上。 卤素前照灯 卤素灯主要用作汽车的前照灯, 有其独特的配光结构。每支灯管内有两组灯丝, 一组是主光束灯丝, 发出的光经灯罩反射镜反射后径直向前射去, 这种光源俗称远光; 另一组是偏光束灯丝, 发出的光给遮光板挡到灯罩反射镜的上半部分, 其反射出去光线都是朝下漫射向地面, 不会给对面来车的驾驶者造成眩目, 这种光源俗称近光. 氙灯 氙灯发射的光通量是卤素灯的2倍以上, 同时电能转化为光能的效率也比卤素灯提高70%以上, 所以氙灯具有比较高的能量密度和光照强度, 而运行电流仅为卤素灯的一半。车灯亮度的提高也有效扩大了车前方的视觉范围, 从而营造出更为安全的驾驶条件。氙灯的变压器和电子控制单元控制电弧的放电过程, 保证了光亮的稳定性及连续性。由于氙灯没有灯丝, 因此就不会产生因灯丝断而报废的问题, 使用寿命比卤素灯长得多。 尾灯 通过采用LED矩阵, 尾灯的形状和亮度可以相应的改变。这种方法还提供白天和夜间的model-to-model改变及软件驱动改变。如果LED矩阵用于尾灯, 现在尾灯已确定的形状将来可能不会再延续下去, 他们的形状可以由软件命令来确定和改变, 这有可能取决于法律的规定( 刹车灯和指示灯) ,例如, 刹车灯与倒车灯可以变成不同形状。最后, 刹车灯的照亮范围也可以由汽车行驶速度的快慢来决定。BMW概念车X-Coupe已经采用了该技术, 在开始刹车时, 刹车灯只有外围亮。随着踏板压力的不断增加, 照明的范围逐渐的向内延伸, 全刹车时, 整个区域被照亮。 内部照明 汽车内部的照明系统仍保留在比较初始的阶段,照明的方式和控制通常用手来实现, 其他小舱的灯也仅是几个离散的。内部照明系统应该营造出一种安宁的氛围。当汽车在夜间停止行驶和驾驶者离开汽车时, EL条可以朦胧的照射车门。 车辆安全与科技 随着现代汽车速度的不断刷新,汽车安全技术也越来越重要。而大家在谈论汽车的时候,经常把车辆有几个安全气囊或者车身碰撞是否吸能视为其安全水平的考量依据,殊不知我们的这种观念OUT了,车内还有更多的安全配置被我们所遗忘。 预紧式安全带 今天看来,三点式安全带似乎没有什么新鲜事了,但大家在挑选汽车的时候,配置单上诸如紧急锁止式安全带、预紧式安全带、燃爆式安全带等还真让人有点摸不着头脑。事实上,这些安全带之间的差异并不在安全带本身,而是卷收器种类的不同。可以说,卷收器是当今三点式安全带的核心地方。 现在装备这种安全带的车型已经越来越普及,从雅力士到新君越等中小型车都在使用。但不管安全带技术发展到什么程度,你上车后不把它系在身上都于事无补。所以,养成“上车先系安全带”的好习惯。 预碰撞安全系统 相对于可以主动感知危险的预紧式安全带,预碰撞安全系统的植入则令安全带有了“先知先觉”的本领。它的原理是通过隐藏在车头内的毫米波雷达,探测前方障碍物,预防前方碰撞的可能。若系统判断碰撞的可能性很大,警报器将发出鸣叫提醒,提示驾驶员避让,还会预先收紧安全带。有的车型还会自动辅助驾驶员刹车,从而给车辆更大的制动力。 酒后驾车:后果不堪设想 底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