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国外汉学研究.ppt

  1. 1、本文档共18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国外汉学研究 冯伟娟 fwjfighting@163.com 国外汉学研究参考书目 《国外汉学史》何寅,许光华主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汉学研究之回顾与前瞻 》 林徐典主编,中华书局,1995 《中西文化交流史》 沈福伟,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国际汉学著作提要》(上、下)李学勤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 《汉语研究小史》王立达编著,商务印书馆,1963 《汉语研究在海外》石锋主编,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5 《海外中国语言学研究》石锋主编,语文出版社,1995 《海外汉学研究》刘正,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国际汉学》任继愈主编,大象出版社 《海外汉学资源调查录》汉学研究服务中心,1982 《法国当代中国学》(法)戴仁主编,耿升译,中国社科,1998 《德国的汉学研究》张国刚,中华书局,1994 《瑞典汉学史》张静河,安徽文艺,1995 《汉学研究之回顾与前瞻 》林徐典主编,中华书局 《日本汉学史》李庆,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国际汉学》任继愈主编,大象出版社 《比较文化学》方汉文,广西师大出版社,2003 课程要求 不定时打考勤 每两周一篇读书笔记 课后作业 考试课 学习这门课程的意义 作业 导论 一、汉学的概念 (一)汉学与宋学 中国学术史上,有汉学和宋学,汉学重于考 证,宋学重于义理。 (二)汉学与国学 汉学:外国人对中国的研究 国学:中国人自己的研究 (三)汉学与中国研究(中国学) 汉学:Sinology sino-这一前缀来源于“秦”,是“中国”的意思。 中国研究(中国学):Chinese Studies 研究重点从历史到现实的转变,是传统汉学研究发展到现在的中国研究的主要表现。过去,海外学者对我国的研究统称汉学(Sinology),之所以这样主要是因为那种研究基本上局限于中国的历史和语 言、文化传统。而80年代以来,研究的重点则日益转向当代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传统的汉学研究显然不能包含上述转变的意义,代之而起的是 “中国研究”。 如何理解“汉学”一词 法文sinologie 英文sinology 词根都是“sino” 乃“支那”的音译,“支那”是古印度梵文对中国的称谓(即指“秦”,英语译为“china”) 为什么不翻译为“支那学”? 汉学大概定义为外国学者(包括华裔)对古老中国历史、文物、制度、文学、语言、风俗民情之类学问、问题、现象的研究。 “汉学”的“汉”怎么理解? 古代中国汉族语言文学表达的资料 二、汉学的确立与发展 (一)16世纪开始,传教士为西方的中国研究打开了新局面。 (二)19世纪汉学作为一门学科在西方正式成立,代表事件是1814年法兰西学院在全欧洲首次开设汉语讲座,聘请雷慕沙担任教授。 (三)19C末---20C初,汉学相继在各国确立并真正发展,著名汉学家大量涌现。 (四) 20C,尤其是二战后,汉学纷繁多变,迅猛发展。 1美国汉学的崛起 2 传统的汉学转向“中国研究” 3 国际汉学的“四分天下”(西欧,美国,日本,苏联) 上编 国外汉学的滥觞和酝酿 (从古代至 18C世纪) 第一章 周边国家对中国的了解和认识 第一节 概述 一、朝鲜 据韩国哲学会编《韩国哲学史》称,中国文化至少在朝鲜的三国时代 (公元1C --公元7C高句丽,百济,新罗)已经正式被接纳并保留下来 汉字早在2000多年前中国战国时代就已经传入朝 鲜,汉字传入朝鲜府,儒学也传入了朝鲜。 标志是高句丽第17代小兽林王二年(372年)建立儒学教育机构——太学。开设的课程:《诗》、《书》、《礼》、《易》、 《春秋》、《论语》、《孟子》、《史记》、 《汉书》等 二、日本 儒学传人日本最初不是从中国直接传入, 而是通过朝鲜传入的。 日本直接从中国传入儒学是于6世纪后半期 的推古天皇时期(562—628年)。 日本派出了多批遣唐使、留学生和学问僧, 大批汉籍于是进入日本,儒学对日本也产生了深刻影响。 中国文化特别是儒学对朝鲜和日本的影响是不同的 中国儒学传入朝鲜后很快被新兴的封建统治阶级作为修己治人的思想武器推到正统的地位,得到广泛而迅速的传播。 儒学传入日本时,日本尚未确立封建社会制度,统治阶级更倾向于尊崇佛教和神道,儒学也只能是统治阶级思想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而且并不占

文档评论(0)

yurixiang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