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从构成论到生成论 构成论和生成论是理解“变化”的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前者将其理解为不变要素的分解和结合,后者将其理解为产生和消灭或者转化。 构成论在科学中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在基本粒子研究中遇到了困难,发展出生成论的量子场论,它启示其他科学也寻找生成论的数学理论。 * 从公理论到模型论 公理论和模型论是构造科学理论的两种基本方式,前者把理论看作公理和定理组成的演绎系统,而后者把理论看作一簇与经验同构的模型。 公理论长期被科学家视为理想,但两种方式却一直并存,并且由于哥德尔定理的提出和科学哲学的研究,模型论取代公理论的时代正在到来。 * 3-4研究模式的变化 不可重复的现象越来越成为科学研究的对象。 科学将其社会运用包括在自身的研究程序之中。 价值因素开始成为科学理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 4.中国面临的机遇和选择 三大文化周期汇合机遇 中西文化的比较 “大文化”战略的设想 为世界科学发展作贡献 * 4-1千载难逢的机遇 中国第三步战略目标的50年限期,恰遇第五世界经济长波、第六国际政治霸权和第七科学地理中心转移三大文化周期的汇合。 对于意欲振兴的中华民族来说,这既是一种严肃的挑战,也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 经济技术长波周期 经济有三种周期:基欣短周期(约三年)、尤格拉中周期(约十年)和康德拉季耶夫长周期(约五十年)。 第一长波期:1770—1830年,蒸汽化; 第二长波期:1830—1880年,铁路化; 第三长波期:1880—1930年,电气化; 第四长波期:1930—1990年,电子化; 第五长波期:1990—2040年,数字化。 * 国际政治霸权周期 政治学家莫德尔斯基提出百年左右的政治中心转移周期。 葡萄牙中心期:1495—1580年; 荷兰中心期:1580—1688年; 英国中心期:第一次1688—1792,第二次1792—1914; 美国中心期:1914年以来。 * 科学中心转移周期 日本汤浅光朝发现八十年左右的世界科学中心转移律。 已经过去的六次科学中心转移,其高峰期分别在1580年代、1660年代、1740年代、1820年代、1890年代和1970年代,第七高峰将出现在2050年代。 除汤浅科学周期外,还有更长的600年和5000年周期。 * 4-2大文化战略 提高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和文化自觉 在传统文化中寻找新科学的种子 * 文化自觉 当代世界文化正在转向以科学为基础的文化,任何文化传统都面临能不能被科学论证的考验。 中华民族要实现文化的推陈出新,就必须对自己的文化传统有一个实事求是的自觉意识。 中国的现代化目标不应是“克隆”工业文明,而应是创造新文明,因而必须提供自己的“母本”文明。 * 文化自觉,意思是生活在既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的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力,取得决定适应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 ——费孝通 * 寻找新文化的种子 如何在中国文化传统中寻找新文化的种子,向世界提供我们文明中的最佳遗惠,以在现代科学的基础上发展新的科学知识系统和新的人文价值体系,当是中华民族振兴的一项伟大的历史使命。 * 为世界科学的发展作贡献 通过1840到年代1940年代的一百年奋斗中国获得了世界政治五强之一的地位。 通过1940年代到2040年代的一百年奋斗中国有可能成为世界经济五 强之一。 为成为世界科学强国就必须有一种为世界科学的发展作贡献的精神。 * 为了实现科学的社会功能,必须给予它相当多的行动自由和言论自由。我所力图表明的不过是,阻止科学与社会的接触和试图将科学转变成家务奴隶,会是多么不明智啊! ——约翰·齐曼 * 谢谢 * 文化传统与科学发展 * 为了从扑朔迷离中找出一条道路,人们必须将科学研究视为一种由种种惯例和传统支配着的特定的文化。 ——约翰·齐曼 * 讨论几个问题 1.文化系统的结构及其演化 2.文化系统中的科学 3.科学文化传统的演变 4.中国面临的机遇和选择 * 基本理论依据 美国文化人类学家怀特(Lelis Alvin White,1900—1975)的文化系统论(技术、制度和观念) 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Arnold Joseph Toynbe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