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的革命活动讲义.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章太炎于1906年6月29日出狱。   清政府制造《苏报》案,本想镇压国内刚兴起的革命思潮,但适得其反,革命思潮因此而更迅速更广泛地传播开来。   当章太炎等还在受审时,一篇题为《苏报案》的文章就写道:“自唱民族、讲公理、羞亡国、求独立之宗派出,而思潮之所鼓荡,风声之所趋驰,遂如急湍迅速,浸人脑际。此盖国民之大幸,而政府之不幸也。自此一原,遂造出满清无数之变幻风云,……愈经营,愈狼狈, 愈压制,愈激昂,而革命之先声,独立之影响,愈有一日而千里之势。由是野蛮之政府,计穷力尽,乃转求其所以异我者而芟锄之,而苏报一案于是乎出世。吾不意革命舞台中,乃有此如火如荼之新活剧也。奇哉异乎!以一报馆,六党人,积极而震动全球,无端孕出此一大交涉,清廷不能强索,满奴不能反噬,遐迩闻其事,妇孺识其名,一切官者、民者、新者、旧者、腐败者、文明者,齐注目而观此案之结果,验此案之前途,奇哉《苏报》!异哉党人!”《苏报》案一时成为全国各阶级各阶层关注的焦点,革命党人因此而扩大了影响。 三年后,章太炎出狱时,革命风潮已大盛。且看他出狱的情景:6月29日一早,蔡元培、叶浩等10多人已在工部局门口等候,见章太炎出来,都鼓掌欢迎。同盟会已派人预订了船票,当晚就陪章太炎乘船赴日本。留学生在神田锦辉馆为他举行盛大欢迎会。据报导:“是日至者二千人,时方雨,款门者众不得遽入,咸植立雨中无隋(?)容。迨九时许,先生至,人人致其诚款,……”章太炎、宫崎寅藏、留学生相继发表演说,大谈民族主义,“议论激昂,至十二时散会”。 这是1906年7月的情景,此距《苏报》案的发生已有三年,这三年中,中国的政治生活已发生了巨大变化,小资产阶级革命知识分子为骨干的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已经建立,革命思想正取代改良思潮而成为时代的主潮。 三、同盟会的成立 随着革命力量的聚集和革命形势的发展,成立全国统一革命政党的任务就提出来了。   1903年,在新型知识分子向革命方向转变时,就已经有人提出建立会国性政治团体的建议。《汉声》杂志上有一篇题为《论中国合群当自地方自治始》的文章,就主张“由小群而进为大群”,“由此而联为一最大之团体”。[13]邹容则在上海筹划成立一个“绝大合法团体”──“中国学生同盟会”,领导全国的学生运动,[14]后因邹容被捕入狱,未成。安徽学生也曾计划成立“国民同盟会”。这些计划中的“同盟会”组织还不是革命政党,而是有革命倾向的政治团体。 1904年前后,革命小团体纷纷建立,它们在斗争实践中已感到有联合的必要,并且也实际上做了一些联合或配合性工作。华兴会在策划长沙起义时,主动和科学补习所、光复会联络,请它们配合行动,科学补习所和光复会一致响应。这一次配合行动虽然由于长沙方面的失败而未能实现,却为它们进一步联合打了下基础。1904年底至1905年上半年,这三个团体的一些中坚分子先后到达日本东京,继续鼓吹革命,发展革命力量,于是就把建立统一政党问题提到议事日程上。 1905年上半年,宋教仁和白逾桓、田桐、吴昆、程家柽等30多人创办鼓吹排满革命的杂志《二十世纪之支那》,也汇集了各省籍的留学生,实际上已成为一个革命团体。这份杂志后来改作同盟会的机关报,它的大多数成员都加入了同盟会。这些情况表明组织统一政党的时机已经成熟,革命骨干和干部的条件也已具备。因此,组党活动一直在留学生中酝酿和筹划中,只是因为还缺少一位为各方所推服的革命领袖,而未能组织起来。 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和知识分子的革命化,孙中山所开创的革命事业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理解和承认,他的威望迅速提高,并被奉为“革命始祖”和领袖。1903年,章士钊节译日本白浪庵滔天的《三十三年の的梦》,题为《孙逸仙》,介绍了孙中山的革命活动,秦力山、章太炎、章士钊并且在书中加了高度赞扬的评语。秦力山写道:“四年前,吾人意中之孙文,不过广州湾之一海贼也,而岂知……彼独以一人图祖国之光复,担人种之竞争,且欲发现人权公理于东洋专制世界,得非天诱其衷天赐其勇者乎?” 章太炎则说孙中山的反清业绩超过郑成功和洪秀全,说他是四万万人民的“天子”(“民辟”)。章士钊说:“孙逸仙者,近今谈革命者之始祖,实行革命者之北辰,此有耳目者之所同认。”秦力山是从改良派转向革命派的,章太炎是从著名学者转变成革命派的,章士章是从新型知识分子成长为革命派的,他们对孙中山的认识和评价可以代表革命知识分子的共同看法。 孙山中也的确是一位名副其实的革命领袖。他最先创立了革命小团体兴中会,最先发动了属于资产阶级革命范畴的反清起义,他屡仆屡起,坚韧不拔,在国内外享有崇高的革命声誉,而且,他最早提出了完整的革命纲领。1903年8月,他在日本东京青山创立革命军事学校时,首次提出“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十六字纲领。1903年12月,他在一封复

文档评论(0)

benzei24457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建筑工程师持证人

没啥好说的额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10月16日上传了建筑工程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