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中型闭合性颅脑损伤术后脑脓肿病例分析.ppt

一例中型闭合性颅脑损伤术后脑脓肿病例分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例中型闭合性颅脑损伤术后脑脓肿病例分析 Contents 1 2 病例简介 药学监护 病例简介 患者,男,44岁 于2013年06月17日,22:00左右骑车不慎摔伤。2013年06月18日行开颅右颞部颅内血肿清除术手术治疗,术后患者发热、昏迷、抽搐,于7月28日再次沿原切口行脑脓肿清除术,术后仍然高热,意识状态未有明显改善,右颞部手术切口处不愈合,仍见脓性分泌物渗出,术后效果不理想,医生建议至我院继续治疗。患者于2013年08月09日入我院。 诊断: 1.中型闭合性颅脑损伤术后 2.脑脓肿清创术后 3.颅内感染 4.脑脊液皮漏 5.双肺炎症 辅助检查: 头CT示:右侧额部颞顶部颅骨骨质缺如,脑组织肿胀向外膨出,右侧额叶可见类圆形等低混杂密度影,双侧额叶及右侧颞顶枕叶可见大片状高密度影,边界欠清,相应脑沟裂消失,脑室系统扩大,中线居中。 肺CT示:双肺散在斑片状模糊影,以右肺下叶为显著,双侧胸腔可见少量液体密度影。 病情变化 头皮分泌物检验结果 患者右颞部见反问号形手术切口,切口颞段未愈合,手术缝线未拆除,见脓性渗出物渗出。 用药:万古霉素粉针1000mg 2/日 脑脓肿:化脓性细菌侵入脑内所形成的脓腔。由于脑组织直接遭到破坏,故是一种严重的颅内感染性疾病。 直接来自邻近的感染病灶,由中耳炎、乳突炎、副鼻窦炎、颅内静脉窦炎以及颅骨骨髓炎等感染病灶的炎症直接波及。 肺部的各种化脓性炎症、胸膜炎、细菌性胸内膜炎、膈下脓肿、胆道感染、盆腔炎、牙周感染以及皮肤的痈、疖 等经血行而播散的。 开放性颅脑损伤,化脓性细菌直接从外部侵入脑部。特别是当开放性颅脑损伤有异物或碎骨片存留在脑内,或由于清创不及时、不彻底时可在数周内形成脓肿。 8.10头CT检查: 右侧额颞顶部骨质缺如,右侧额顶骨骨板下可见气体密度,右侧 颞叶可见类圆形混杂密度影,双侧额叶及右侧颞顶叶均可见片状 低密度,边界不清,邻近脑沟脑裂变浅、消失,右侧侧脑室受压 变窄,中线略向左移位,右侧上颌窦内可见类圆形稍低密度。 1、右侧颞叶病变,考虑脑脓肿,请结合临床。 2、右侧上颌窦囊肿。 细菌学 化脓性脑脓肿在过去五十年中已发生变化。以前强调的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需氧性链球菌。但最近研究证明厌氧性细菌(包括厌氧性链球菌)和肠杆菌是脑脓肿的主要病因。 多种微生物感染,常为混合性需氧菌和厌氧菌,见于30%~60%的病例。 金黄色葡萄球菌仍见于10~15%的病例,常伴创伤。 链球菌见于几乎2/3的病例。 脑脓肿的演变过程 脑脓肿的病理过程一般包括三个阶段: (1)急性脑炎阶段:病变部位炎性细胞侵润,脑组织局部发生软化坏死,继而出现多数小的液化区,附近的脑组织有水肿表现。 (2)化脓阶段:局部液化区扩大互相融合形成脓腔,开始有少量脓液,邻近脑组织严重水肿和胶质细胞增生。 (3)包膜形成阶段:一般在感染后7~14天初步形成,而完全形成需要4~8周。脓肿外周的肉芽组织同血管周围结締组织、神经胶质细胞增生逐步形成脓肿包膜。 脓肿形成的快慢取决于炎症的性质和机体反应的程度。 脓肿腔的“保护”:脓肿靠近脑室或脑表面时可因用力,穿刺不当等使其突然破溃,造成急性化脓性脑炎或脑膜炎。此时病人突然昏迷、寒颤、高热、全身抽搐、甚至角弓反张,脑脊液细胞数增多,甚至呈脓性。 当脓肿尚未局限时一般只采用抗菌素及降低颅压的药物。 包膜形成后可行手术治疗。 病情变化 患者呈嗜睡状态,头部敷料包扎良好,无渗出。腰椎置管引流通畅,引出淡黄色液体量约300ml。鼻饲管固定良好通畅,鼻饲进食。气管套管固定良好通畅,痰量尚可。体温:38.4℃,脉搏:98 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41/85mmHg双侧瞳孔等大正圆,直径约3.0mm,对光反射迟钝。眼球活动迟缓。颈软。心、肺、腹未见异常。脊柱呈正常生理完全,四肢肌张力弱, 9月6日复查头CT示:脑脓肿形成。行增强CT扫描见脓肿腔壁环形强化。 外科干预 脑脓肿穿刺外引流术 操作过程:患者取仰卧位,头偏向左,常规消毒铺孔巾,右侧标记点处切开皮及皮下,颅锥锥颅,刺破硬膜,将脑室引流管置入脓肿腔长度约5cm,用注射器抽出淡红色混浊液体量约35ml,留标本,用万古霉素及美罗培南液体反复冲洗脓肿腔,固定引流管,缝合皮及皮下。 病情变化 9.7CT检查: 右侧额、颞、枕、顶叶见大片状稍低密度影,边界欠清晰, 右侧额、颞、顶骨部分缺如,脑干、第四脑室、右侧脑室 明显受压变形,中线结构向左侧移位。增强扫描右侧额叶 、颞叶见环形明显强化病变,余脑实质未见强化密度灶。 9.14CT检查 脑外伤术后,右额叶脑脓肿钻孔引流术后,右侧额颞顶部可见 局部骨质缺如,右额部见类圆形骨质缺如,缺如

文档评论(0)

a1335558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