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经络触诊】 遗尿患儿触诊部位在腰骶周围及小腹部。一般腰、骶椎两侧有条索或结节或泡状软性物。 普通梅花针治疗方案 肾气虚弱型: 症状:遗尿常作,平素可见尿急尿频,有时难于自控,面色晄白,头发枯黄,身倦乏力,肢体畏寒,熟睡不易呼醒,遗尿不自知。脉细尺弱,舌质淡,苔薄白。 常见经络触诊特征:在腰骶部两侧可摸到泡状软性物,在小腿内侧有压痛。 选穴:腰骶部,下腹部,百会,中脘,肾俞,三阴交,阳性物处。 操作方法:梅花针轻度刺激。腰骶部及下腹部区梅花针轻点刺,中线及每侧各两行,由上而下,见到局部皮肤微微发红即可。之后点刺腧穴百会,中脘,肾俞,三阴交,一个穴点轻刺50下左右,点刺范围0.3cm。最后阳性物处,可轻到中度刺激100下左右,点刺范围与阳性物大小相同,可见阳性物处皮肤表面发红。 疗程:每周治疗4-7次,坚持1-3月。 脾肾两虚型: 症状:自幼遗尿,夜间喝汤水或吃瓜果必作遗尿,纳差,时腹胀肠鸣,便溏,小便清长,脸色晄白无华,神倦。脉细弱,苔薄白。 常见经络触诊特征:胸椎5-12两侧可摸到条索及压痛,腰骶部可触到泡状软性物或结节。 选穴:腰骶部,胸椎5-12两侧,下腹部,脾俞,肾俞,足三里,内关,百会,阳性物处。 操作方法:梅花针轻度刺激。腰骶部,胸椎5-12两侧及下腹部区梅花针轻点刺,中线及每侧各两行,由上而下,见到局部皮肤微微发红即可。之后点刺腧穴脾俞,肾俞,足三里,内关,百会,一个穴点轻刺50下左右,点刺范围0.3cm。最后阳性物处,可轻到中度刺激100下左右,点刺范围与阳性物大小相同,可见阳性物处皮肤表面发红。 疗程:每周治疗4-7次,坚持1-3月。 巩固调理期: 适用于遗尿症状或其他症状好转后的巩固治疗。 选穴:腰骶部,胸椎5-12两侧,下腹部,百会,中脘,足三里,阳性物处。 加减:尿频急者加关元,肾俞;精神倦怠,肢冷畏寒者加大椎,肾俞,气海;腹泻、腹胀、肠鸣,胃纳呆加上腹部,中脘;易感冒、咳嗽者加太渊,肺俞,肾俞。 操作方法:梅花针轻度刺激。阳性物处可轻致中度刺激,致局部皮肤微微发红。 疗程:每周治疗2-3次,坚持3-6月。 谢谢 【主治】急慢性鼻炎、鼻窦炎、过敏性鼻炎、萎缩性鼻炎、面神经麻痹、面肌痉挛。 【配方】 1、配颈部、风池、迎香、太渊治疗急、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 2、配骶部、上星、印堂治疗鼻衄、萎缩性鼻炎。 颧部 【范围】颧骨处皮肤。 【体位】正坐位或仰卧位。 【刺法】从鼻唇沟外侧起,沿颧骨下缘呈弧形叩打2-3行。 【功能】清风散热,疏散止痛。为治疗口腔病,面部疾病常用部位。 【主治】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牙痛、下颌关节病、面肌痉挛、急慢性鼻炎。 【配方】 1、配颈部、合谷治疗牙痛。 2、配颊部、下颌部、太阳、风池治疗面神经麻痹、面肌痉挛、下颌关节病、扁桃体炎。 耳区 【范围】外耳廓周围皮肤。 【体位】侧伏坐位或侧卧位。 【刺法】沿外耳廓呈环状叩打2-3行。 【功能】疏通经络,利窍止痛。为治疗耳病、口腔病、面部疾病、神志病常用部位。 【主治】耳鸣、耳聋、中耳炎、牙痛、面神经麻痹、颊部肿痛、三叉神经痛、高血压病、眼病、神志病、腮腺炎、头痛头晕、下颌关节痛、扁桃体炎。 乳突区 【范围】乳突部皮肤。 【体位】侧伏坐位或侧卧位。 【刺法】沿着乳突部呈弧形叩打2-3圈。 【功能】疏风清热,镇静安神、降低血压。为治疗心血管病、神志病、耳病常用部位。 【主治】癫痫、癔病、高血压病、耳病、腮腺炎、青光眼、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眩晕、偏头痛、心动过速。 腰背部 【范围】腰椎1-5两侧皮肤。 【体位】正坐位或俯卧位。 【刺法】沿腰椎两侧各叩打2-3行。 【功能】温肾壮阳,聪耳明目,清热利湿,调理肠胃。本部位主治病症甚广,是保健强身常用部位。 【主治】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月经不调、痛经、闭经、慢性盆腔炎、白带过多、子宫脱垂、腰椎病、腰部软组织损伤、下肢病、偏瘫、腹泻、消化不良、肝脾肿大、脊髓病、内分泌疾病、糖尿病、耳病、眼病。 【配方】 1、配颈部、骶部治疗癫痫,癔病,失眠,脱发,阳痿,早泄,遗尿,高血压病,心动过速,眼病,休克,抽搐。 2、配胸椎5—12两侧,上腹部,足三里治疗溃疡病,胃炎,胃神经官能症,腹泻,低血压,贫血,消化不良,软骨病。 3、配百会,中脘,足三里有健身防病之功。 骶部 【范围】骶骨两侧皮肤。 【体位】俯卧位。 【刺法】沿骶骨两侧各叩打2-3行。 【功能】调理下焦,补肾强身,清热利湿,舒经止痛。为治疗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妇科病、神志病、腰背痛、心血管病、急救常用部位。 【主治】遗精、遗尿、膀胱炎、阳痿、睾丸炎、月经不调、附件炎、闭经、盆腔炎、糖尿病、便秘、肠炎、痔疮、腰骶痛、坐骨神经痛、下肢病、高血压、青光眼、眼球震颤、休克。 尾骨部 【范围】尾骨两侧皮肤。 【体位】俯卧位。 【刺法】沿尾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念奴娇赤壁怀古》课件.pptx VIP
- 《线性代数》(陈建龙等)第三章 线性方程组.ppt VIP
- 2025年初中物理课程标准(2022版)考试模拟试卷及答案(共三套).docx
- 城市快速路系统工程冬季施工方案.pdf VIP
- 施耐德_ELAU PacDrive-3-故障代码.pdf VIP
- 2025年重庆市《安全员》C3证考试题库(含答案) .pdf VIP
- 模型试验在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课程教学中的应用.pdf VIP
- 掘进与支护(第二版)课件:煤巷、半煤岩巷及特殊掘巷法.pptx
- 基于AHP-熵权法的建筑工程经济课程教学策略优化研究.pdf VIP
- 基于BIM技术的独立学院混凝土结构课程教学改革研究.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