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8
從N世代認知的特性與需求談教學建議
淡江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研究所研究生 黃一庭
淡江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研究所教授 柯志恩
壹、前言
記得國小至初中階段,學期之初校方都會為新進的學生舉辦圖書館資源講座,告訴新進的學生如何善用用圖書館的資源,以便進行資料收集或藉著閱讀來擴增自己的知識內涵。然而隨著數位時代的來臨,網路媒體的興盛,出生於1980年之後的這群數位世代,主要收集資訊的方式已經不是如此。Prensky(2001)將出生在80年代以後,生活中充斥大量數位科技,並習慣語之互動的的這一群世代,稱之為「數位原生」(digital native)。這個世代的生活環境充滿各種訊息刺激;他們藉著數位電玩、mp3來消遣生活;透過”google或wiki來搜尋資訊;甚至將心中的感觸或日常瑣事張貼在部落格,還可以透過網路交友的方式接觸不同現實環境的人;相較於數位原生,過去那些習於閱讀報章雜誌,從書頁中建構知識的一群,在數位時代中則被稱之為「數位移民」(digital immergrants)。對數位原生來說,資訊媒體不僅能方便又迅速的取得所需訊息,更可以訊息交換的方式打破現實生活中人際的藩籬。然而在教育現場中,面對數位原生學生的教師是無奈的,他們最常抱怨的是現在的學生已不如從前。究竟是這群數位原生的學習方式以及動機真的不如以往,還是與相對於他們的「數位移民」的訊息處理方式有所不同,以致於學生和教師各說各話,雞同鴨講呢?本文以認知心理學的角度描述數位原生世代的訊息處理方式,接著討論由於科技的生活環境所衍生出的認知需求,以及因應的教學方式。
貳、數位原生世代的認知特性
由於大腦的具備高度可塑性,在科技時代的生活環境中,大腦為了適應由於數位媒材的普及,使我們假設在數位時代環境下成長的學生已發展出足以適應充斥大量訊息的生活環境且能加以支配的能力。表現在訊息的接收、處理和提取三個層面:
一、需較鮮明且強烈的刺激方能引起注意
由於數位媒材通常提供大量的聲光刺激,舉凡電視電影鮮明的影像提供、數位電子音效仿人聲與超自然的音波放送、甚至電玩都進入了震動型搖桿和肢體操作等結合多種感官刺激的操作介面,新世代的學生習於大量且強烈刺激的同時,也提高了訊息接收的域限(threshold),意即當一個訊息不能有效的展示其新奇性以引起其主觀認定的重要性時,往往會被忽略;加上這些知覺性的刺激,特別是圖像的認知,是相當有效率的,且因其具備知覺基礎,不太需要學習又比文字容易記憶的特性(Biederman,1987 ; Mayer &Anderson,1992),使得數位原生有了不同過去的認知模式─圖象優先(Plfrey Gasser, 2008; Prensky, 2001)。反觀傳統的教學歷程中,係以文字為基礎,透過閱讀而發展出概念性理解,進而促成高層次的思維能力(岳修平譯,2000)。要能成功閱讀,則需要對文字加以解碼(decoding),目的是將書面文字與已知的字彙形態比對,從而活化長期記憶的字義,或透過譯碼(recoding)的過程將書面文字轉換成聲音的形式,在以聲音的形式活化存於長期記憶裡的字義;閱讀者此時還須根據上下文關聯,瞭解詞彙在文中的意思;最後整合文本中的概念,獲得通盤的概念性理解(岳修平譯,2000)。從而可知,透過文字獲得訊息需要高主動性,而且需要長時間的訓練以獲得解碼組織的自動化基本技能。再者,這些文字和概念性知識原本就很龐雜且難掌握,若是加以堆疊形成句子或文章,教師照本宣科,習慣處理大量感官刺激的數位原生很容易就視而不見聽而不聞了。在教室中常發生的現象是,學生們更願意花時間打鬧或是分享手機中的影像,這些對他們來說實在有趣的多。
二、平行且淺層的記憶運作模式
無論「原生」或是「移民」,人類處理訊息的方式都具備平行處理的特性,這種特徵又被稱為「擴散激發模式」(spreading activation model)係指透過命題節點的活化,激發相關的概念且是多重歷程同時進行的。能夠支配大量訊息的數位世代,透過調節注意力用以分散激發不同概念的節點,且大量的允許活化擴散;在數位時代中成長的他們,必須要掌握大量且快速的資訊流動,同時間處理不同的概念和已活化但不完整的表徵片段,平行的進行資料處理;包括使用少量注意力觀察前因和結果,就能大略組織出環境中正在進行事物的通盤概念,也意味著,他們具備不同於序列處理─須完整監控推導歷程─的訊息處理策略對事件進行事件基模(event schema)的比對判斷。然而,深入的概念性理解則需要相當意識的專注,在同一主題要能深入理解,除了活化既有相關表徵,進一步的進行深層處理(depth of processing);採取特定的生產法則以推論理解,從學習過程中建立屬於自己的心智模式(mental mod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基于springboot的校园二手交易小程序.docx VIP
- 小升初英语一般将来时专项训练.pdf VIP
- 17J008 挡土墙(重力式、衡重式、悬臂式)(最新).pdf VIP
- 《非麻醉医师实施口腔诊疗适度镇静镇痛专家共识》解读.pdf VIP
- 2023水电工程建设征地移民安置技术通则.docx VIP
- YY 0017-2016骨接合植入物 金属接骨板.pdf
- 银行业金融机构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考试题库及答案——2024年整理.pdf
- 12第二编 第三章 司马迁与史记.pptx VIP
- 标准图集-23S519-小型排水构筑物.pdf VIP
- 16第二编 第七章 汉代文人诗.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