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太平经与传统天文学的关系六-中国社会科学网.pdf

论太平经与传统天文学的关系六-中国社会科学网.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道教研究 · 论 《太平经》与传统天文学的关系六 孙 伟 杰 提 要 :《太平经》作为道教早期重要经典之一,在经文书写过程 中,援引大量 中国传统天文学 尤其是汉代天文学的内容 ,主要涉及星宿学说、漏刻制度和历法思想三大领域。 《太平经》此举 除 了 体现出其对传统天文学的继承 ,更重要的是意 图通过对天文现象、计时器具 、制历方法等的重新诠释 以达到调和世俗和神学伦理价值的 目的。 孙伟杰 ,哲学博士,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副研究员。 主题词 :太平经 星宿 漏刻 历法 《太平经 》卷帙浩繁 、内容庞 杂。作为一部 德 ,星历大耀 ,少道德少耀。四根俱行道德 ,天 宗教典籍 , 《太平经》杂取 阴阳五行 、神仙方术 下安 宁,瑞应 出,大光远 。遥观 天象 ,风雨时 等不同学说以宣示其信仰理念 ,其中不乏传统天 善 ,夷狄归心,灾害 自消”③。 《太平经》在此将 文学尤其是汉代 天文学思想的影 响。 《太平经》 道德教化与天文星象相联系,认为如果人间社会 中 “内则不能究于天心,出则不能解天文、明地 施行道德,便会天降瑞象,以示福祉 。之所以重 理,以占覆则不中,神灵不为其使,失其正路, 点突出君王与 日的对应 ,是 因为 “阳者 ,日最 遂从惑乱”①一语 ,便指 出掌握天文有助于役使 明,为众为长”,所以在 日常星 占活动中, “常以 神灵 ,保持正路而不惑乱其心。这样的例子还有 日占君盛衰也”。 很多,因此 ,本文将从星宿学说 、漏刻制度以及 在此基础上 ,日月星的运行也常被视为是人 历法思想三个方面人手 ,对 《太平经》与传统天 间社会祸福的表征 。 《太平经 》认为: “天地之 文学的关系进行论述。 间,凡事各 自有精神 ,光明上属天 ,为星 ,可以 作为早期道教 的代表性经典 , 《太平经》 自 察安危 。”@ “Et月为其大 明,列星守度 ,不乱错 汉以后 ,历代 皆有著录,足见其流传久远 ,只可 行 ,是天喜之证也 。”⑥同样,人间社会 的治乱也 惜现流传之版本皆已残缺不全 。今人王明先生以 可以在星象上得到体现 : “天者 ,小谏变色,大 《正统道藏》本 《太平经 》为据 ,经多方校勘整 谏天动裂其身,谏而不从 ,因而消亡矣 。三光 , 理而出的 《太平经合校》一书 ,基本恢复了 《太 小谏 小事星变色,大谏三光失度无 明,谏而不 平经》的本来面貌,成为 目前学界最为权威 的版 从 ,因而消亡矣。”⑦依据事件影响程度 的不同, 本 ,本文的讨论将依据此书展开。 显现出天变色 、星变、三光失度 、三光消失等不 同天象表征 。所以, 《太平经》不遗余力地强调 一 、 《太平经》所见传统星宿学说 天文与人文的对应 ,提 出 “三光行道不懈,故著 (一) 日、月 、星 “三光 ” 于天而照八极 ,失道光灭矣”的说法 ,并认为天 《太平经》中论述最多的星宿是 日、月 、星, 上有 “五星察其过失”。尤其是对于君王 的约束 三者又被称为 “三光”。经文对三者的理解首先 和示现更为显著 :“王者复德,德星往守之 。行 是将它们视为一个综合系统 ,从整体上进行描 武 ,武星往守之。行柔 ,柔星往守之。行强 ,强 述 。最常见 的做法是将 日月星与君臣百官进行 比 星往守之。行信,信星往守之。相去远 ,应之 照,认为 “日象人君 ,月象大臣,星象百官,众 近。”在古代社会 ,君王是被视为 “天之子”的 贤共照,万物和生”④。

文档评论(0)

136****378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