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② 模具结构。冲床用模具分上模具和下模具两部分。对转塔数控冲床,上模具安装在转塔上转盘上,下模具安装在转塔下转盘上。工作时,上、下转盘同时转到冲压位置。冲锤打击上模具,实现冲压加工。 模具根据机床结构确定,有直联式和分离式两种,如图8-7所示。一般上模具由打击头、弹簧、键销、冲模架、冲头、塑料脱模等组成,下模具由下模、下模座、下模固定块等组成。直联式由于当撞杆回到上止点时,冲模也肯定回到上止点,因此不会发生冲模尚未从板料中退出而工作台已经移动的现象。分离式弹簧力必须足够大。 图8-7 模具结构 表8-2 模具间隙 板厚/mm 材 料 低 碳 钢 铝 不 锈 钢 0.8~1.6 0.2~0.3 0.2~0.3 0.2~0.35 1.6~2.3 0.3~0.4 0.3~0.4 0.4~0.5 2.3~3.2 0.4~0.6 0.4~0.5 0.5~0.7 3.2~4.5 0.6~0.9 0.5~0.7 0.7~1.2 0.6~6 0.9~1.2 0.7~0.9 冲头和下模之间的间隙根据板厚和材料性质,按表8-2所示选用,也可以根据机床情况,按0.1mm的间隙制作模具最小冲孔直径:对低碳钢和铝料可等于板厚,对不锈钢可等于2倍板厚。也可按1.5倍板厚选取。 8.2.5 确定工步顺序 工步的顺序安排应考虑以下几点。 ① 应保证被加工零件的精度和质量。先内后外,最后将工件与板料分离或仅留连接筋;最小冲削量要大于或等于板料厚度,避免因冲头歪斜形成啃边并影响模具寿命;应使加工后工件变形最小。 ② 在多件加工时,应使工步集中,以减少选(换)模具(刀具)时间。 ③ 尽量用模具成形或选用大尺寸模具步冲加工,以提高生产率。 ④ 内孔落料加工时,要使运行暂停,以便用取料器(磁铁等)将落料取出,切勿将料落在工作台上随意移动。 ⑤ 多件加工时,要从离工件夹钳远处开始加工,每件之间留有足够板料,以减小板料变形。 ⑥ 工件与工件夹钳之间要有足够空间,以保证冲头安全,一般Y轴有100mm的空边。 ⑦ 如果夹钳躲让不开,则应考虑改变夹钳在X轴向的卡压位置,避免冲压中间移动夹钳。 8.2.6 折弯件展开长度的计算 1.展开长度计算公式 展开长=直线部分长+圆弧部分展开长 圆弧部分展开长=圆弧中性层弧长=(r+K·t)??/180。 式中,r为内圆弧半径; ? K为弯曲系数; ? T为板材厚度; ? ?为板材变曲所转过的角度。 2.弯曲系数K 弯曲系数K是展开计算中一个重要的参数。它的选定,直接影响计算结果的准确度。K值如表8-3所示。生产使用时,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图8-8 斜刃冲时凸凹模刃口部分的布置方式 斜刃冲削力可用下列简化公式计算: P斜′=?KLτt 式中,K=0.4~0.6(当h=t时),当为平刃口冲削时,K取1.3; L——剪切周长/mm; τ?——板料抗剪强度/MPa; t?——材料厚度/mm; h——斜刃高度/mm。 可以看出,斜刃口冲削力大约是平刃口冲削力的1/2~1/3。 适当加大刃口转角处或曲率半径较小处的刃口间隙(加大量不超过直边部分的40%),可以有效改善这些部位的受力状况,减小局部冲削力,均化刃口磨损,延长模具使用寿命。 8.2.7 数控冲压加工工艺文件 编写数控加工技术文件是数控加工工艺设计的内容之一。这些技术文件既是数控加工和产品验收的依据,也是需要操作者遵守和执行的规程。有的则是加工程序的具体说明或附加说明,使操作者更加明确程序的内容、工件的装夹方式、各加工部位所选用的刀具及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以保证程序的正确运行。因目前尚无统一标准,这里仅介绍几种数控加工技术文件,供自行设计时参考。 (1)工序简图 包括工件的装夹方式,编程原点及坐标轴方向,加工原点编码,注明工序加工表面及应达到的尺寸和公差。 (2)工序卡 包括工步顺序及内容,加工表面及应达到的尺寸和公差,刀具编号及名称,刀具尺寸及半径补偿号,主轴转速及进给速度(步长)等。 (3)刀具卡 包括刀具编号及名称,尺寸及半径补偿号。 (4)机床调整卡 包括机床操作面板各按钮、开关的位置和状态。如选择跳段(/n)及选择停(M01)开关,在程序运行到哪里时需做何调整等。 (5)加工程序说明 实践证明,仅用加工程序单和工艺规程来进行实际加工还有许多不足之处。由于操作者对程序的内容不够清楚,对编程人员的意图不够理解,经常需要编程人员在现场解释与指导,不利于长期批量生产。 8.3 数控冲压编程 目前,许多数控冲床系统,都配备了自动编程软件,自动将CAD程序、图形转化为冲床CNC加工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第3课 遍地开花--网络应用的发展+课件+2024—2025学年清华大学版(2024)B版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pptx VIP
- 人工智能在设备故障预测中的应用-洞察及研究.docx VIP
- Android Studio从入门到精通(清晰版).pdf VIP
-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 2.2 相交与垂直 课件.ppt VIP
- 校园文化艺术节美术展活动策划方案.docx VIP
- 人工智能在检测技术中的应用研究.docx VIP
- Sony索尼Cameras & Camcorders DCR-DVD808 使用說明書_繁体中文.pdf
- 某住宅小区园林景观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技术标(最全).doc
- 我爱吃的水果课件资料.ppt VIP
- 直动式纯水溢流阀设计与仿真分析.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