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1 高压氧治疗的护理 一. 什么是高压氧和高压氧疗法 在高于一个大气压的条件下吸入的纯氧称为高压氧。 用高压氧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高压氧疗法。也就是指在超过一个标准大气压的特殊环境下吸入纯氧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 普通吸氧就是在常压下吸入氧气以治疗疾病的方法,也可称常压氧疗。高压氧是让病人在高于1个大气压力,氧分压达到一定程度的环境下吸入氧气的气体疗法。高压氧与常压氧不仅有量的不同,更重要的是有质的差异,其不同点有: 二.常压下吸氧与高压下吸氧有什么不同? * 高压氧可则很难估计啊氧的穿透力,由此可治疗因为血管阻塞、血管痉挛,或细胞水肿所致的局部组织细胞缺氧。 高压氧可增加组织中氧的储备,可使机体对缺氧的耐受力提高。 高压氧可杀灭厌氧菌。 高压氧可压缩体内禁锢的气体,对治疗刺激性毒气中毒时的气泡阻塞呼吸道、治疗减压病、肠胀气、肠气囊肿病有独特的效果。 由于常压氧对以上几点都无法做到或无效,而高压氧有以上直接作用,从而对全身各系统产生调节作用,如轻度升高血压,促进内分泌、葡萄糖的利用,增强肾功能,调节细胞周期增强癌症的化放疗效果等,这些作用常压氧均不具备。 * 三. 高压氧治疗适应症 急诊科 急性CO中毒性脑病、有害气体中毒(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硫化氢、氨气、光气等)、其它毒物中毒(氰化物、农药、安眠药、奎宁、汽油等)、心肺复苏后急性脑功能障碍(电击伤、溺水、缢伤、窒息、麻醉意外伤等)、肺水肿(除心源性肺水肿)、脑水肿、气性坏疽、破伤风及其它厌氧菌感染、减压病、气栓症、休克的扑住治疗。 神经外科 颅脑损伤(脑震荡、脑挫裂伤、脑干损伤、脑弥漫性轴突损伤),颅内血肿清除术后、脊髓损伤、脑血管疾病术后、颅内良性肿瘤术后及后遗症、放射性的脑与脊髓损伤、脑水肿、 神经内科 缺血性脑血管病(脑动脉硬化症、脑梗塞(TIA)、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脑血管意外后遗症、脑出血恢复期、高原适应不全症、植物状态、面神经炎(贝尔麻痹)、运动神经元病、病毒性脑炎及后遗症、血管神经性头痛、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周围神经炎、多发性硬化、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帕金森氏病、血管性痴呆、老年性痴呆、脑萎缩、坐骨神经痛、肋间神经痛。 耳鼻喉科 突发性耳聋、耳鸣、美尼尔氏综合征、眩晕、耳鼻器官断裂,术后。 骨科 骨折及骨折后骨愈合不良、断指(指、趾)再植术后、拇指再造术后等矫形术后、挤压伤及挤压综合征、骨髓炎、脊髓损伤、放射性或无菌性骨坏死、颈椎病、老年腰腿痛、腰椎间盘突出、筋膜间隔区综合症、运动性损伤。 * 高压氧治疗禁忌症 绝对禁忌症: (1).未经处理的张力性气胸。 (2).未经治疗的恶性肿瘤。 (3).未经处理的活动性出血。 * 相对禁忌症: (1).严重肺气肿疑有肺大泡者。 (2).严重肺部感染、损伤、胸改手术。 (3).急性上上呼吸道感染伴咽鼓管阻塞者。 (4).急性副鼻窦炎、急性中耳炎、齿槽脓肿。 (5).血压过高(大于160/100mmHg), Ⅲ度AVB者。 (6).凝血机制异常,不明原因高热,月经期及孕妇。 (7).有氧中毒史及氧过敏者。 (8).精神病未控制者。 (9).心脏瓣膜置换术后。 * 四. 高压氧对哪些疾病有显著疗效?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及其它有害气体中毒(硫化氢、液化石油气、光气、氨气、汽油等)及农药、药物中毒等。 减压病。 气体栓塞。 突发性耳聋、中心性视网膜脉络膜炎、视网膜中央动静脉栓塞、牙周炎、口腔溃疡。 心肺复苏后急性脑功能障碍(麻醉意外、电击伤、窒息、溺水、缢伤等) 脑血栓、脑栓塞、脑萎缩、脑供血不全、血管性头痛、椎—基动脉供血不全、眩晕、颈椎病、糖尿病并发症(血管炎、神经炎)、多发性神经炎等。 脑震荡脑挫裂伤、颅内血肿术后、颅脑外伤后综合症、脑功能障碍(脑缺氧、脑水肿)、脊髓损伤、周围神经损伤。 气性坏疽、破伤风及其它厌氧菌感染。 断肢(指、趾)再植及皮肤移植后血运障碍、挤压综合症、顽固性溃疡、术后伤口不愈、烧伤、冻伤、骨愈合不良、无菌性骨坏死、放射性骨髓炎。 溃疡性结肠炎、糖尿病并发症。 五、治疗前的护理 1.入舱前做好宣传解释工作,使病人明确治疗目的,消除紧张恐惧心理,杜绝“幽禁恐怖反应”的发生。 2.入舱前应了解每个病人的诊断,治疗方案,主要常规检查结果和健康情况,及时发现禁忌症,防止发生治疗的副作用和意外。 3.进舱前教会病人预防各种气压伤的基本知识,了解耳咽管通气方法。新病人及鼻塞者进舱前10分钟给于1%麻黄素或滴鼻净点鼻;教会病人开张咽鼓管的动作要领,如捏鼻鼓气法(又称Ualalva’s咽鼓管吹张法—闭嘴,用拇指、食指捏住鼻孔,用力向外做呼气动作,增加呼吸道压力,以张开咽鼓管口,使空气进入鼓室,平衡内外压力),做张口、吞咽等调压动作,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