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六章 情感性精神障碍的护理 商丘医专临床系预防教研室王兴芳 学习指导 世界卫生组织预计21世纪心境障碍将是全球首位的公众健康问题,因此应引起全社会的重视。护士应注意自身能力的培养,为心境障碍病人提供全面护理。在以下的内容里,我们需掌握的重点有:心境障碍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躁狂及抑郁病人的护理。在难点:躁狂发作病人的护理、抑郁发作病人的护理方面应着重听老师讲解。 第一节 概述 概念及特征 分类及流行病学特点 病因与发病机制 治 疗 分类 《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将情感性精神障碍主要分类为: 双相障碍 躁狂发作 抑郁发作 持续性心境障碍 其他或待分类的心境障碍 病因与发病机制 (一)遗传因素 1.家系研究 情感性精神障碍病人中,有家族史者为30%~41%。血缘关系越近,患病率越高。 2.双生子研究 国外研究发现单卵双生的同病率为56.7%,而双卵双生为12.9%,但遗传方式尚不清楚。 第二节 躁狂症的护理 一、临床表现 躁狂发作(Manic Episode)的典型症状是心境高涨、思维奔逸、活动增多,即典型的“三高症状”。 1.情感高涨或易激惹 2.思维奔逸 3.活动增多 4.精神病性症状 部分病例可能出现幻觉 5.躯体症状 例:思维奔逸 男性,32岁,双相情感性精神病。 患者在病房内非常兴奋,整天滔滔不绝地与人说个不停,即使声音嘶哑了,仍端着一个茶杯到处找人说话。一见医生就用沙哑的声音说:“医生,你好,Dood morning! Dood afternoon! Dood bye!”医生问他感觉怎么样,立即回答说:“很好,精力充沛,精神抖擞,力气过人,威力无穷,穷则思变,变化万千,千姿百态……”自诉脑子特别好用,考虑问题不用想,说话不用考虑,出口成章,记忆力好,医生要求他即兴作一首诗,他随即用刚才医生告诉他的周围11位医生的姓,串起来作了一首4句话的诗。 二、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标准 诊断要点:躁狂和抑郁是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高涨或低落为主要特征,在其心理背景上出现思维、行为等方面的改变,并伴有躯体症状;病程大多为发作性,发作间歇期精神状态可基本恢复至病前状态;严重影响其社会功能;排除其它精神疾病、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等。 1.症状标准 以情绪高涨或易激惹为主,并至少有下列3项(若仅为易激惹,至少需4项) 注意力不集中或随境转移 语量增多 思维奔逸、联想加快或意念飘忽的体验;注意力不集中或随境转移 自我评价过高或夸大 精力充沛、不感疲乏、活动增多、难以安静,或不断改变计划和活动 鲁莽行为 睡眠需要减少 性欲亢进 2.严重标准 严重损害社会功能,或给别人造成危险或不良后果。 3.病程标准 (1)符合症状标准和严重标准至少已持续1周; (2)可存在某些分裂性症状,但不符合分裂症的诊断标准。若同时符合分裂症的标准,在分裂症状缓解后,满足躁狂发作标准至少1周。 4.排除标准 排除器质性精神障碍,或精神活性物质和非成瘾物质所致躁狂。 三、治疗原则 治疗原则 双相障碍应遵循长期治疗的原则。抗抑郁药物是当前治疗各种抑郁障碍的主要药物,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常需合并心理治疗。 治疗措施 药物治疗 改良电痉挛治疗 心理治疗 药物治疗 电休克治疗 四、预后 五、护理程序 (一)护理评估 (二)护理诊断 (三)护理目标 (四)护理措施 (五)护理评价 护理目标 护理措施 第三节抑郁症的护理(病例) 王某,女,47岁,初中文化,已婚,退休工人。失眠,情绪低落2个月,伴有想死念头3天。由丈夫和弟弟陪伴前来就诊。 自我陈述: 我是在半年前退休的,刚开始还好。后来就觉得无聊,很烦躁。想打电话给丈夫又怕影响他工作,儿子在大学读研究生也很忙。晚上睡不着,有时只睡1~2个小时。心情也越来越差,做事没精力,对什么事都没兴趣。每天早上丈夫出门的时候,就开始担心这一天该怎么过,他下班后会好些。记性也越来越差,连做菜都会忘记放调料。我越想越觉得自己没用,再这样下去会害了丈夫和儿子的。所以我就想死了算了(哭泣)。 丈夫反映:我妻子初中毕业后就进了工厂,一向工作兢兢业业,是劳动模范。半年前退休后在家,刚开始很好的,很勤快地做家务。但2个月前我发现她好像有心事,整天闷闷不乐,做事没有精神,说话反应慢。晚上睡觉时总是翻来复去睡不好,我看她精神不好就劝她去看看医生。大概一个半月前我带她去看内科,医生说她是“更年期综合症,失眠”,开了些安定,吃了药后睡眠好了些,看上去精神也好了些。但近一个月来我看她越来越瘦,吃饭没胃口,还说胸口被东西堵住了,吃不下,人也瘦了好几斤,性生活也明显减少。每天除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