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 * * 3 四川富顺 曾旭 关于“长征”一词的由来与落脚点 1 (1)“长征”一词的由来 1934年10月,红一方面军突围转移时,并未使用“长征”一词,当时的说法是“转移”、“突围”、“西征”。 01 1935年2月23日,红军总政治部主任王稼祥、副主任李富春《告黔北工农劳苦群众书》中指出:“我工农红军从江西转移作战地区,长征到川贵边地域……” 真正用“长征”一词称呼红一方面军战略大转移的: 02 1935年5月22日,红军总司令朱德于冕宁发布的《中国工农红军布告》中指出:“红军万里长征,所向势如破竹;今已来到川西,尊重彝人风俗。真正平等自由,再不受人欺辱。希望努力宣传,将此广播西蜀。” 关于“长征”一词的由来与落脚点 1 (2)共有几支部队参加长征? 01 第一支部队:中央红军(后改称红一方面军) 出发时间:1934年10月 出发地点:江西瑞金、福建长汀 到达时间:1935年10月到达陕北吴起镇 行程:超过两万五千里 02 第二支部队:红二、红六军团(后合编为红二方面军) 出发时间:1935年11月 出发地点:湖南桑植刘家坪 到达时间:1936年10月22日到达宁夏将台堡 行程:两万余里 关于“长征”一词的由来与落脚点 1 (2)共有几支部队参加长征? 03 第三支部队:红四方面军 出发时间:1935年5月 出发地点:由四川彰明、中坝、青川、平武等地出发到达时间:1936年10月到达甘肃会宁 行程:一万余里 04 第四支部队:红二十五军 出发时间:1934年11月 出发地点:河南罗山县何家冲 到达时间:1935年9月到达陕西延川永坪镇 行程:将近一万里 关于“长征”一词的由来与落脚点 1 (3)关于红军长征胜利纪念日 红一、红四方面军会师时间:1936年10月9日 红一、红二方面军会师时间:1936年10月22日 因此,红军长征时间严格说来是1934年10月—1936年10月,整整两年。 各路红军长征总里程数: 红一方面军:2.5万余里 红二方面军:2万余里 红四方面军:1万余里 红二十五军:近1万里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罕见的传播理想的远征。中国工农红军转战大半个中国,一路浴血奋战,舍生忘死,用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精神传播着中国共产党人改天换地的革命理想。长征唤醒了中国的千百万民众,给予了他们世代从未有过的向往和希望——自世界近代文明的潮流猛烈地冲击了这个东方大国之后,生活在中国社会最底层的赤贫的农民、手工业者、失业的产业工人从共产党人的宣传中懂得了人可以掌握自己的命运,世间可以有没有剥削和压迫的社会。于是,当那面画着镰刀斧头的红旗出现在他们眼前的时候,他们第一次知道了知道了共产党人所领导的革命和工农红军所进行的征战可以改变世间的一切不公。他们随手抓起身边的锄头、铁锤甚至仅仅只是一根木棍,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跟随着那面红旗一路远去,他们坚信这条道路的尽头就是劳苦大众千百年来所梦想的中国——长征是中国工农红军走向一个崭新的中国的启程。 长征属于人类历史上这样一种事件:即使经过了漫长的岁月,依旧被世人追寻不已。红军何以要忍受疲惫、劳顿和生存条件的匮乏,行走在这条蜿蜒于崇山峻岭和急流险滩的路途上?在地球的另一端,曾出任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的布热津斯基于1981年秋天宣布,他要来中国进行一次“沿着长征路线”的跋涉。他来了,带着他的全家走上了一九三四年中国工农红军走过的路。当这位西方政治家走到大渡河渡口的悬崖边时,他被这条湍急的河流和两岸险峻的崖壁震惊了,他被三万多中国工农红军在十几万国民党军的追堵中渡过这条大河的壮举震惊了。布热津斯基后来说:“对崭露头角的新中国而言,长征的意义绝不只是一部无可匹敌的英雄主义史诗,它的意义要深刻得多。它是国家统一精神的提示,它也是克服落后东西的必要因素。”——长征是突破了国度、阶级和政治界线的人类精神的丰碑。无论是哪一个国家或民族的人,无论持有何种意识形态,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给予人类的精神财富是走向理想所必需的永不磨灭的信念。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比世界上任何人都有理由读懂中国工农红军所进行的长征。读懂了长征,就会知道人类精神中的不屈与顽强是何等的伟大,就会知道生命为什么历经苦难与艰险依然能够拥有快乐和自信,就会知道当一个人把个体的命运和民族的命运联系起来时,天地将会多么广阔,生命将会何等光荣。 为此,我们有必要重新上路,走过那千山万水,感受那风霜雨雪,认识中国工农红军中杰出的共产党人和行进在这支队伍中的伟大的红军士兵。 3 长征的出发:从国家的长征到军队的长征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红一方面军)为了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国民党称此为“流窜”。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中央红军共进行了380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