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林则徐“开眼看世界”的主张及其历史、现实意义
1840年英国资本主义列强发动了对中国的鸦片战争,他们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大门,中国出现了民族危机,随之西方文化也大量传入中国,西方文化与传统的封建文化在中国人的思想领域中出现了猛烈碰撞。面对传入的西方文化是排斥,防止“以夷变夏”;还是学习,“睁眼看世界”,这在当时社会上层引起激烈争论,从此一股“西学东渐”的新思潮在中国萌发了。而林则徐正是这场新思潮中最先了解、接受、介绍西方文化的。林则徐所以能成为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第一人,这与他所处时代、成长环境、所受教育、政治生涯有着密切的联系。
一、林则徐何以能成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第一人
1、从林则徐所处的时代背景看,历史发展的趋势迫使中国人不得不将视野由本国扩展到全球。当时历史发展总趋势是,1500年前后出现地理大发现,一系列大规模的洲际活动,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打破洲与洲、地区与地区、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孤立隔绝封闭状态,整个世界的联系日益加强,并逐渐连成一体,直至今天出现“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化”概念。这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带来的必然后果。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需要丰富的原料、充裕的资本、广阔的市场,廉价的劳动力,它所要求的市场机制必须是开放的、流通的,运行良好的。十八世纪中期,英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拥有最多的殖民地,并将殖民地国家作为它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地,殖民地经济失去独立发展的机会,逐步纳入到英国的经济体系中,成为其附庸。到鸦片战争时,也就是林则徐所生活的时代,英国已经完成工业革命,法国、美国正在经历着工业革命,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使世界资本主义处于自由狂奔时期,它们的侵略欲望更加强烈,自然将包括中国在内的亚非拉国家纳入其视野中。这一时期,某一个国家要想不与外界发生任何联系而孤立存在,几乎已经不可能。十九世纪末,资本主义列强将世界瓜分完毕,世界连结成为一个整体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发生在中国的鸦片战争正是这一进程的组成部分。
与此同时,中国正处于封建社会末期,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清政府的闭关政策、僵化的政治制度、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使得中国很少与外界发生联系,上起皇帝,下至臣民,对于外国资本主义的性质和活动方式一无所知,当英国人打进来的时候,道光皇帝忙问群臣:“究竟该国地方周围几许?” 群臣皆曰不知来历。林则徐算是当时最先进的中国人了,但是鸦片战争前他对英国地方周围几许、土耳其是否属于美国都还不清楚,盲目自大的认为“我中原数万里版舆,百产丰盈,并不藉资夷货”①以为“外夷不堪一击”。可见当时中国整体上对世界是蒙昧无知的,长期自大的心态又妨碍了中国人学习世界先进的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鸦片战争的炮火,迫使中国人不得不关心资本主义世界的事物,只好在对付资本主义侵略的同时,一边挨打一边被迫学习。
2、从林则徐成长环境和所受教育看。林则徐是福建福州人,福州在宋元时期已经成为中国南方的重要港口,明清时期又较早受到列强的侵扰。来自各方繁杂的人事和各种思想冲击、影响着这片土地,它相对内地要开放得多。林则徐在广州查禁鸦片时就说:“本大臣家居闽海,于外夷一切伎俩,早皆深悉其详”。② 22岁时,他应厦门海防同知之聘,为其文书,接触到当时的外贸情况和当时已经很严重的鸦片走私情况。他所成长的地域环境和在厦门的工作经历,使他具有“山登绝顶我为峰”的豪迈、容纳百川的广阔胸襟、开明进步的思想、革旧鼎新的勇气。
林则徐出身于下层封建知识分子家庭, 母亲“勤于所事,往往漏尽鸡号尚未假寐”“平日济困扶危”,父亲“在庠序二十年,不妄与一事,不妄取一钱”③。林则徐4岁就在其父执教的私塾就读,14岁考中秀才,在当时福建的最高学府鳌峰书院,该院主讲郑光策是位重视经世致用的讲气节的知名学者,林则徐接受了正规正统的封建教育,受到中国历史上的岳飞、文天祥、于谦、李纲等忠君爱国思想的熏陶,他具有优秀封建知识分子所应具备的品质:仁爱孝悌、谦和好礼、精忠爱国,勤俭廉政、勇毅力行、笃实宽厚等。他所受的教育决定了,他既忠于皇帝,又不乏“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民族使命感。在林则徐的心理中,爱国已成为最高的道德规范,这在他一生的政治生涯中得到了充分的印证。
二、林则徐开眼看世界
1、“睁眼看”——了解夷情,翻译书籍,介绍西方文化。
1839年3月,林则徐奉皇命作为钦差大臣到广州查禁鸦片。抵达广州后,他发现自己对外国情况缺乏了解,认识到“欲制外夷者必先悉夷情”。鉴于这种情况,他刚到广州,就拜访了对“夷情”与沿海形势颇有所知的梁廷柟,梁廷柟是当时在史学、地理学、文学以及海防和夷务方面都具有丰富学识和著述颇多的学者,特别对广东沿海形势有深刻的见解。林则徐在与之交往中获得了启示。
为了探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