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望月》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望月》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人与自然”中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融散文、诗歌、童话三个文化视角为一体的优秀作品,展示了月亮女神的柔美、圣洁、仁慈与祥和。文章视角独特、构思新颖,语言清新优美,用生动活泼的文笔记叙了“我”在甲板上赏月,聪明好学、爱幻想的小外甥和“我”对有关月亮的诗句以及小外甥对月亮的独特而富有童趣的幻想。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体会语言文字的美,从中受到文化的熏陶。
4、了解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揣摩作者的写作思路。
教学重、难点:
1、体会语言文字的美,从中受到文化的熏陶。
2、了解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揣摩作者的写作思路。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
这节课老师将和同学们一起走进赵丽宏的散文《望月》。(板书:望月)
是谁在望月?(文中的“我”和小外甥)
打开书看看课文的插图,哪个是“我”,哪个是小外甥?他们在哪儿望月?(江轮上)
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月亮写了哪些事情?(月色、对诗、有关月亮的幻想)
2、生字词。
光斑 芦荡 沐浴 瞳仁 比喻
云絮 封锁 呵欠 船舱 小外甥
晶莹闪烁 隐隐约约
清幽旷远 摇摇晃晃
①指名读、齐读。
②注意“舱”的写法。
③“清幽旷远”的理解。
三、精读感悟
(一)“眼中月”(1、2自然段)
1、指名读1、2自然段,思考:这一部分写的是什么?(月光下的景色)
有什么感受?(美)
作者用什么样的语言让你感受到月色的美?划出你觉得美的语句,在旁边用一两个词写写你的感受。
①安详:拟人的写作手法,写出了月夜的柔美。
对比:月亮出来了,安详地吐洒着它的清辉。
月亮出来了,安静地吐洒着它的清辉。
②晶莹闪烁的光斑:见过光斑吗?在哪儿见过?(出示图片:月夜下的光斑)
讨论交流:为什么这千点万点晶莹闪烁的光斑在跳动?(江水在流动,月光也跟着流动起来了。)
③黑色剪影:什么是黑色剪影?(出示图片:月夜下的剪影)山呀,林呀在月夜下只留下了黑色的轮廓,像用黑色的纸剪下来贴在远处似的。
讨论交流:a.为什么江两岸,芦荡、树林和山峰的黑色剪影在伸展着,起伏着?(“我”已陶醉于这月色,竟分不清是船在动,还是远处黑色的剪影在动了。)
b.从“隐隐约约”这个词你能体会到什么?(月色的清淡,一片朦朦胧胧的美。)
2、从文字的字里行间我们感受到“我”眼中的月色的确很美,老师把它归纳为“眼中月”。让我们一起再来美美地读一读。(第二自然段)
3、这样美的文字我们还可以这样来读:(以填空的形式出示第二自然段)
(二)“诗中月”(3-13自然段)
1、自由读3-13自然段,思考:这一部分主要写了什么?(“我”和小外甥对有关月亮的诗)
2、讨论交流:假如是你,你会这样做吗?小外甥是个什么样的孩子?(对诗有着浓厚的兴趣,诗情画意的孩子。)
3、分角色朗读。
4、拓展延伸:
也许,小外甥还会说:“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我对答:…….
小外甥又背道:……
我回答:……
小结:诗,和月光一起,沐浴着我们,使我们沉醉在清幽旷远的气氛中。
5、如果第1、2自然段写的是“眼中月”,那么这一部分写的是什么月?(“诗中月”)
“眼中月”只是看到的月亮的样子,而“诗中月”融入了人的感情,“眼中月”是美的,“诗中月”更美。
(三)“心中月”(14-21自然段)
1、默读14-21自然段,试着用刚才我们归纳总结的方法,概括这一部分写的是什么月?(“心中月”)
2、小外甥心中的月亮是什么样的?(像眼睛,天的眼睛。)
为什么小外甥说月亮像“天的眼睛”?
你觉得小外甥的比喻怎么样?好在哪里?(出示图片:月缺月圆图)
小外甥的比喻别出心裁,不仅我们感到惊讶,文中的“我”也惊讶了。
四、总结全文
不管是“我”眼中看到的,还是诗人眼中看到的,抑或是小外甥用心眼看到的,是什么把它们串起来的?(月亮)
像这样看似零散的段落,我们总能找到他们的相似之处,这就是散文的魅力。
五、拓展延伸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照古时人。
除了文中的月,
也许还有: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
——朱自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二单元苦难与新生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单元任务群(一)苦难与新生课件(共14张PPT).ppt VIP
- 100海上大型绞吸疏浚装备的自主研发与产业化.pdf VIP
- 电阻式传感器课件.pptx VIP
- 杭州市第三届景点景区讲解员服务技能大赛笔试题库.docx VIP
- JVC摄像机GR-DV5000AC用户手册.pdf
- 沙原隐泉 优秀剖析.ppt VIP
- 公文写作:决定.ppt VIP
- 增碳剂对球墨铸铁的孕育作用.pdf VIP
- 上汽通用别克-全新一代GL8-产品使用说明书-28T Avenir-SGM6522UAA3-2018年款别克全新一代GL8用户手册.pdf
- 杭州市第三届景点景区讲解员服务技能大赛笔试题库.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