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名校名师推荐…………………………………………………
PAGE
PAGE 1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明朝中后期的政治危机、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满洲兴起与清兵入关等基本史实,分析“均田免赋”口号得到广大农民热烈拥护的原因,思考和认识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
2.过程与方法
收集材料,列举明朝中后期政治腐败的表现;识读《明末农民起义形势图》,了解农民起义的经过;小组讨论,分析明朝灭亡的原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政治腐败导致了明朝中后期的统治危机,反映了君主专制的腐朽,表明明王朝已走向没落;明朝中后期的腐朽统治激化了阶级矛盾,引发了农民起义;李自成提出“均田免赋”,得到农民的热烈拥护,调动了广大农民的革命积极性;明末农民起义推翻明朝的腐朽统治,推动了历史的前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李自成起义推翻、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
难点:李自成起义推翻。
[教学设计思路]
1.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学习三个子目的内容: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从时间上看,三部分内容反映了明朝中后期——明朝末年——明朝灭亡后的历史发展过程。三部分内容之间因果相联、层层深入。政治腐败和社会动荡是明末农民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后的清军大肆扫荡是明末农民起义失败的重要原因。本课有两条线索:一是以明末农民起义为线索,介绍了明末农民起义的原因、经过、口号及结果;二是以明亡清兴为线索,介绍了明朝灭亡的原因、过程和清朝的建立。学习这些内容,首先要宏观把握明末清初的历史,以及明朝、明末农民军与后金(或清朝)之间的复杂关系。
2.学情分析
(请按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补充。)
3.教学方法
阅读讲解法、图示法、讨论归纳法、课堂讨论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历史挂图、小黑板。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有人说,明朝曾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经济繁荣,文化昌盛。你觉得这种说法正确吗?你能说说你理由吗?
学生思考问题,回答问题。
设置情景,引起学生的兴趣。
探究新知
(授新课)
动脑筋:
展示《流民图》(局部),提出问题:观察图片,猜一猜图中人物的生活如何?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1.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
材料研读:
材料一 明武宗将政事交给宦官刘瑾处理,自己在宫中纵情享乐,还四出游玩,甚至公开抢掠民女。明熹宗爱好木工,成年累月像木匠一样制作木器,朝政全都交给宦官魏忠贤。于是,魏忠贤权倾朝野,人称“九千岁”。
材料二 据《明史》记载:明朝中期以来,出现了宦官专权的局面。明武宗时,宦官刘瑾掌管钟鼓司,与马永成、高凤、罗祥、魏彬、丘聚、谷大用、张永一起有旧恩而得宠幸,人们称为“八虎”,刘瑾尤其狡诈狠毒。他向来羡慕王振所作所为,每天进献鹰犬、歌舞、角抵之戏,引导皇上微服出行,到处游玩,皇上非常喜悦快乐,逐渐信任重用刘瑾,让他进内官监,总督团营。孝宗皇帝遗诏罢除中官监及各城门监局,刘瑾都搁置不予执行,反而劝武宗皇帝令内臣在各地镇守者每人进奉万金,又奏请设置皇庄,逐渐增加到300多处,京畿之内扰动不安。……当时东厂、西厂逮捕人的爪牙四处出动,行路之人都惶恐不安。刘瑾又设立内行厂,更加残酷毒辣,用微法中伤人,没有人能保住性命。
材料三 蜀昔有沃野之说,然惟成都府属,自灌抵彭十一州县开堰灌田故名焉。近为王府有者什七,军屯什二,民间仅什一而已。
——《明神宗实录》卷四二一
材料四 富者动连阡陌,贫者地鲜立锥。饥寒切身,乱之生也,职此之由。
——《明清史料》
材料五 (明朝后期)旧征未完,新饷已催,额内难缓,额外复急,村无吠犬,尚敲催追之门;树有啼鹊,尽洒鞭扑之血。黄埃赤地,乡乡几断人烟;白骨青燐,夜夜常闻鬼哭。
——[清]郑廉《豫变纪略》卷二
材料六 数年以来,灾警荐至。秦晋先被之,民食土矣;河洛继之,民食雁粪矣,齐鲁继之,吴越荆楚又继之,三辅又继之,老弱填委沟壑,壮者辗转就食,东西顾而不知所往。
——《明经世文编》卷四十四
上述材料分别明朝末年什么样社会现象?
教师总结:皇帝昏庸,不理朝政;宦官专权体现明朝后期政治腐败。政治腐败、土地兼并严重、赋税苛重造成社会动荡不安,致使大量农民流离失所,再加上陕北连年灾荒直接导致李自成起义。
皇帝昏庸,
皇帝昏庸,
不理朝政
宦官专权
土地兼并
严重
赋税苛重
陕北连年
灾荒
政治腐败
社会动荡不安
李自成起义
学生看图片,回答问题。
学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反映皇帝昏庸腐朽;材料二反映明朝中期以来,出现宦官专权的局面;材料三、四反映明朝中后期土地兼并的严重,导致大批农民流离失所;材料五反映赋税苛重;材料六反映明末天灾不断,农民生活困苦;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5课 唐代的中外交往教学纲要 岳麓版精编版.doc
-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6课 对外友好往来导学案1 新人教版精编版.doc
-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6课 对外友好往来说课稿 新人教版精编版.doc
-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6课《辽、宋、西夏、金的并立》名师教案 川教版.doc
-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7课 辉煌的隋唐文化名师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doc
-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名师教案 新人教版.doc
-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7课 辽、宋、西夏、金并立学案 华东师大版精编版.doc
-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7课《南方经济的发展》名师教案 川教版.doc
-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8课 经济重心的南移习题2 华东师大版精编版.doc
-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8课 辉煌的隋唐文化(二)学案 新人教版精编版.doc
-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名师教案 新人教版.doc
-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名师教案 新人教版.doc
-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名师教案 新人教版.doc
-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18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名师教案 新人教版.doc
-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名师教案 新人教版.doc
-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名师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doc
-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名师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doc
-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第16课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名师教案 新人教版.doc
-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第16课 闭关锁国名师教案 华东师大版.doc
-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第17课《郑和下西洋与戚继光抗倭》名师教案 鲁教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