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江县罗河镇初级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巍巍中山陵讲义苏教版.ppt

庐江县罗河镇初级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巍巍中山陵讲义苏教版.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祭堂正中 偏北处 是一尊大理石雕的孙中山先生坐像。 墓室外观 祭堂后面是高8.4米,直径13.7米的墓室。   墓室中央是一个圆形的大理石圹(凹穴),墓圹kuàng正中是用汉白玉雕刻的孙中山先生卧像,孙中山的遗体就安放在这个圆石圹里,并用钢筋水泥密封。 中 山 陵 图 案 吕 彦 直 山东东平县人,曾在 清华大学攻读建筑,后赴 美国康奈尔大学深造。 1925年5月,吕彦直设计 中山陵图案,其全部平面 图呈一警钟形, 寓含孙中山先生“唤起 民众”之意,荣获首奖。 广州中山纪念堂也是他 的杰作。 1、阅读第4段,想想这些设计方案是怎样入选的,为什么最后只有吕彦直的方案脱颖而出? (1)注重和谐协调。 (2)弘扬民族文化。 (3)追求形神兼备。 2、这段文字主要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这些列举的数字能说明什么问题的?? 中山陵从动工到竣工耗时之久,用地面积之大,使用经费之多,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山陵建筑的“巍巍”以及它在人民心目中的崇高地位。? 一、设计方案择优 钟形图案∶警示——唤起民众、奋起反抗、拯救国家和民族 自由——追求资产阶级民主自由、建立民国 加深印象,感受说明顺序 介绍中山陵(5-11) 总 体 介 绍 总体特点 (第5节) 总平面 布局 (第6节) 南北中轴对称, 三处风景区联为一体 陵园大道两旁及道外 大面积绿化 南:石牌坊、墓道 北:陵门——墓室 依 次 介 绍 南— 石牌坊、 墓道、 守灵卫士驻所、 陵门 北— 石阶、碑亭 平台、石阶、祭殿 祭堂 墓室 学习研讨 既然文章第7~11小节具体介绍了陵园的主要建筑,为什么第6小节还要总写陵园平面布局?? 本文是按照先总后分、自下而上的 顺序介绍中山陵的。 这段关于陵园平面布局的总说, 起了提挈下文(总领下文)的作用; 使读者对中山陵的主要建筑有了一个 概括的了解。 学习研讨 点击关键词, 感受“魏巍中山陵” 1、整体感知文意: 说明文的学习有“十五字”方法: 明对象 抓特征 理顺序 找方法 品语言 明确: 明对象——中山陵 抓特征——巍巍(高大) 理顺序——空间顺序 找方法——列数据等 品语言——准确、生动 2、紧扣文眼,理解“巍巍”的含义: 仔细阅读课文, 文章哪些地方显示了中山陵 “巍巍”这一特征? 如何理解“巍巍”二字的含义? (一)阅读课文1-3段,然后答题。 1、中山陵为何要建在钟山?(分点回答) 2、这篇文章是介绍钟山陵的,但作者为什么用这么多的文字介绍钟山呢?是不是偏题了? 1、①钟山地理环境雄伟而恢宏(俗称风水好) ②这是总理的遗愿。 2、①正是钟山的这些地理和人文环境, 才使孙中山选择这里。 ②用钟山雄伟的壮观的气势来 衬托中山陵的“巍巍”。 从地理位置的选择,理解“巍巍”的特征 (阅读第5节) 中山陵的设计: 将三大名胜联为一体,扩大了东郊风景区的游览范围和内容,因而在总体设计上“值得称道”。 陵园林阴大道——道外栽种的树木 安详宁静、庄严肃穆 从中山陵的组成部分,理解“巍巍”的特征 课文除了通过总体设计和布局衬托中山先生的博大襟怀和不朽业绩外, 还以一些建筑的有机组成部分 直接表现中山先生的革命思想和伟大形象。 用一些建筑直接表现中山陵“巍巍”的特征 段落 序号 建筑 名称 位置 革命思想和 伟大形象 7 石牌坊 陵门 檐下横匾 正中拱门楣上 先生手书“博爱” 先生手书“天下为公” 10 祭堂 双檐连接处 圆券门 护壁中央 偏北处 “天地正气” “民族”“民生”“民权” 遗著《国民政府建国大纲》 中山先生遗像 11 墓室 中部 圆形凹穴 中山先生卧像 用一些建筑直接表现中山陵“巍巍”的特征 直接用数据体现中山陵的高大。 文章运用数据介绍了陵门、祭堂、墓室的高度和深度,石阶的级数, 具体说明了建筑的高大宏伟。 用具体的数据说明中山陵“巍巍”的特征 至此,我们知道文章从四个角度: 地理位置的选择、中山陵的组成部分、 陵园的一些建筑、一些具体的数据 来说明中山陵的“巍巍”。 总结: 1.陵园建筑群体的规模气势 2.中山陵及墓主中山先生在人民心的崇高地位。 简而言之:“巍巍”二字有两层含义: 这两字是文章的文眼,全文或明或暗地扣住“巍巍”这个显著特征来进行说明和描写的。 深层探究、突破难点 * 革命尚未成功 同志仍须努力 孙中山先生永垂不朽 学习目标 1、中山陵的建筑特征极其在人民心中的崇高地位。 2、抓住特征、按空间顺序、有重点地说明事物。 3、准确、简明、生动形象的说明语言。 作者介绍 刘叙杰,我国著名建筑史学家、建筑教育家 刘敦桢之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1****85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