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淮安专版中考语文第2部分文言文阅读专题八古诗词曲鉴赏讲义.ppt

2019-2020年淮安专版中考语文第2部分文言文阅读专题八古诗词曲鉴赏讲义.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专题八┃古诗词曲鉴赏 应考策略 当堂检测 考向探究 【赏析】 本诗通过描写艰苦卓绝的战斗,展示了守城将士决心寸土必争,奋死抗敌,尽忠报国的精神。首句写景叙事,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次句写城内的守军严阵以待。三、四句分别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铺写阴寒惨切的战地气氛。五、六句写唐军将士夜袭敌营,行军神速。最后两句引用典故,写出将士们报效朝廷的决心。该诗用浓墨重彩描绘战争场景,构成了奇特的意境。运用比喻和夸张的手法,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典故的使用,赞扬了唐军将士们以死报效朝廷的气概,在“黑云”“夜紫”的背景下,点染以“金鳞”“燕脂”“红旗”“黄金台”“玉龙”的斑斓色彩,用以描绘悲壮惨烈的战争场景,奇异诡谲。 专题八┃古诗词曲鉴赏 应考策略 当堂检测 考向探究 别云间 [明] 夏完淳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专题八┃古诗词曲鉴赏 应考策略 当堂检测 考向探究 【赏析】 本诗是一首壮别之歌,一首爱国主义颂歌。诗人通过自述国破身囚的遭遇,抒发了他以身殉国的决心和崇高的民族气节。首联叙事,高度概括了起兵抗清到身落敌手这三年辗转飘零、艰苦卓绝的抗清斗争生活。颔联抒写诗人按捺不住的满腔悲愤。颈联袒露了对故乡、亲人的依恋不舍之情。尾联萌发恢复之志。全诗缘事抒情,感情激越悲壮,语言简洁明快。叙事上,由远及近,渐次推进,由悲而烈,逐层加深。 专题八┃古诗词曲鉴赏 应考策略 当堂检测 考向探究 八年级下册 闻 雁 [唐] 韦应物 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 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专题八┃古诗词曲鉴赏 应考策略 当堂检测 考向探究 【赏析】 本诗借秋雨之夜独坐时遥闻雁叫的描写,通过白描式的勾勒,表达了自己的思乡之情。首句以设问起,写家乡遥远,不知在何处。思乡之情不言而自明。第二句诗人直抒胸臆,发出感叹,归思无穷,悠悠不尽。这一句表达了诗人无限怅惘之情,点明“归思”。第三句写诗人被贬,身处异地,又值寂寥的秋雨之夜,“思归”之情更盛。第四句写在凄凉的秋雨之夜,雁叫声更使诗人思乡情切,夜不能寐,浮想联翩,思绪万千。本诗在保持绝句“意当含蓄,语务舂容”的特点的同时,有意识地运用古诗的句格、语言与表现手法,以营造一种高古澹远的意境。 专题八┃古诗词曲鉴赏 应考策略 当堂检测 考向探究 池 鹤 [唐] 白居易 高竹笼前无伴侣,乱群鸡里有风标。 低头乍恐丹砂落,晒翅常疑白雪消。 转觉鸬鹚毛色下,苦嫌鹦鹉语声娇。 临风一唳思何事?怅望青田云水遥。 专题八┃古诗词曲鉴赏 应考策略 当堂检测 考向探究 【赏析】 诗人用群鸡、鹦鹉等禽鸟映衬丹顶鹤孤高的品格、超凡的风姿,显然融入了自己的思想感情。“临风一唳思何事?怅望青田云水遥”二句,表现出诗人对仕宦生活的厌倦和无奈。丹顶鹤虽然孤寂无伴,但独具高标。首联以群鸡作映衬,写其形美。颔联直写鹤的色彩美,让人怜爱不尽。颈联以鸬鹚、鹦鹉映衬鹤的形象美和鸣声美。尾联以鹤自喻,抒发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仕宦生活的厌倦、无奈之情。这首诗勾画了丹顶鹤的超凡风姿和孤高品格,描绘了它的形象美、色彩美、鸣声美和心灵美。托物言志是本诗的主要写作手法。 专题八┃古诗词曲鉴赏 应考策略 当堂检测 考向探究 迎 燕 [宋] 葛天民 咫尺春三月,寻常百姓家。 为迎新燕入,不下旧帘遮。 翅湿沾微雨,泥香带落花。 巢成雏长大,相伴过年华。 专题八┃古诗词曲鉴赏 应考策略 当堂检测 考向探究 【赏析】 全诗主要写人与燕和谐相处的关系,燕的自由自在,正是诗人隐居生活的反映;燕之乐,亦足见诗人之乐。首联,点出时令和主人身份,表明燕不嫌贫爱富、趋炎附势。颔联,基于对燕的品质的了解,主人抓紧咫尺光阴,忙着做“迎”的准备,表现人燕之间的和谐。“帘”会妨碍燕的出入,故“不下”;“帘”“旧”是新燕识别旧主人的标志;“帘”之所以“旧”,还表明了主人是“寻常百姓”。“为迎”句,直抒胸臆,是因;“不下”句,点明做法,呼应前一句,是果。颈联写暮春三月,繁花似锦,细雨纷纷,燕衔香泥,穿梭来往。燕筑巢、生育,为追求幸福生活而辛勤忙碌,虽“翅湿”而在所不辞。本诗在写法上善于捕捉具有特征的细节,由点及面,以静显动,视觉美与嗅觉美交织。似画,而又为画面所不可企及,显示了诗的特殊表现功能。 专题八┃古诗词曲鉴赏 应考策略 当堂检测 考向探究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唐] 李 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专题八┃古诗词曲鉴赏 应考策略 当堂检测 考向探究 【赏析】 本诗为饯别族叔李云而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0****866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