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 . .
桥梁上部结构转体施工
概述:
方法:
竖转法
平转法
平竖结合法
优点:
不干扰运输
不中断交通
不需要复杂的悬拼设备和技术
跨越深谷、激流、铁路、公路等特殊条件的有效施工方法
平转法:
分类:有平衡重转体施工、无平衡重转体施工
适用:刚构梁式桥、斜拉桥、钢筋砼拱桥、钢管拱桥
施工方法:
桥体上部结构整跨或从中跨分为两个半跨,利用两岸地形搭设排架(土胎模)预制
在桥台处设置转盘,将预制的整跨或半跨悬臂桥体置于其上
砼达到设计强度后脱架
以桥台和锚碇体系或锚固桥体重力平衡,再用牵引系统牵引转盘
桥体上部结构平转至对岸成跨中合龙,再浇筑合龙段接头砼
接头砼达到设计强度后,封固转盘,完成全桥施工
竖转法:
适用:转体量不大的拱桥或某些桥梁预制部件(塔、斜腿、劲性骨架);砼拱肋、刚架拱、钢管砼拱,当地形、施工条件合适时,可选择竖转法施工
转动系统组成:转动铰、提升体系(动、定滑轮组)、锚固体系(锚索、锚碇顶)等组成
桥体预制及拼装
按设计规定的位置、高程,根据两岸地形,设计适当的支架和模板(或土胎)
预制应符合的规定:
充分利用地形,合理布置桥体预制场地,使支架稳固,工料节省,易于施工和安装
允许偏差:
结构的预制尺寸和重量:
尺寸:±5mm
重量:±2%
桥体轴线平面:预制长度的±1/5000
轴线立面:±1cm
环道:
转盘、球面:±1mm
基座3m长度内平整度<±1mm
径向对称点高差<环道直径×1/5000
平转法施工
有平衡重转体施工
特点:转体重量大
施工关键:将转动体系顺利、稳妥的转到设计位置
主要措施:正确的转体设计,制作灵活可靠的转体装置,并布设牵引驱动装置
转体装置分类:
以四氟乙烯作为滑板的环道平面承重转体
以球面转轴支承辅以滚轮(或移动千斤顶)的轴心沉重转体
转体施工工艺:脱架→转动→转盘封固→撤锚合龙
锚扣体系:
箱型拱、肋拱:外锚扣体系
桁架拱、刚架拱:内锚扣(上弦预应力钢筋)体系
刚架梁式桥、斜拉桥:不需另设锚扣的自平衡体系
扣索张拉:
桥体砼强度>设计强度×80%后,方可分批、分级张拉扣索
扣索索力允许偏差:±3%
张拉达到设计总吨位时,桥体脱离支架成为以转盘为支点的悬臂平衡状态,再根据合龙高程(考虑合龙温度)的要求精调张拉扣索
转体平衡重依据情况利用桥台或另设临时配重。扣索和锚索之间宜通过置于扣、锚支承(桥台或立柱)的顶部交换梁相连接
转体合龙的规定:
严格控制桥体高程和轴线,误差符合要求,合龙接口允许相对偏差为±1cm
合龙温度:
合龙温度与设计要求温度偏差>3℃或影响高程差>±1cm,应计算温度影响,修正合龙高程
合龙应选择当日最低温度进行
合龙时,宜先采用钢楔刹尖等瞬时合龙措施,再施焊接头钢筋,浇筑接头砼,封固转盘
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80%后,再分批、分级松扣,拆除扣、锚索
平转转盘:
种类:双支承式转盘、单支承式转盘
除大桥、重心较高的桥体外,宜采用构造简单实用的中心单支承式转盘
转体牵引力计算公式:
T——牵引力(kN)
G——转体总重量(kN)
R——铰柱半径(m)
D——牵引力偶臂(m)
f——摩擦系数,无试验依据,静摩擦系数0.1-0.2,动摩擦系数0.06-0.09
转体牵引:
转体牵引索可用两根(钢绞线、高强钢丝束),其一端引出,一端绕固于上转盘上,形成一转动力偶
牵引动力可用卷扬机、牵引式千斤顶、普通千斤顶斜置在上下转盘之间(注意预留顶位)
转动速度:通常角速度<0.01-0.02转/min,桥体悬臂线速度<1.5-2.0m/min
无平衡重平转施工
针对大跨度拱桥施工
把有平衡重转体施工中的拱圈扣索拉力由两岸岩体中锚碇平衡,从而节省平衡重
三大体系:锚固、转动、位控
四大工艺:转动体系施工、锚碇系统施工、转体施工、合龙卸扣施工
采用锚固体系替代平衡重平转法施工,是利用锚固体系、转动体系、位控体系构成平衡的转体系统
转动体系:
组成:供体、上转轴、下转轴、下转盘、下环道、扣索
施工程序:
安装下转轴→浇筑下环道→安装转盘→浇筑转盘砼→安装拱脚铰→浇筑铰脚砼→拼装供体→穿扣索→安装上转轴
锚固体系:
组成:锚碇、尾索、支撑、锚梁(或锚块)、立柱
锚碇可设于引道或其他适当位置的边坡岩层中
锚梁支承于立柱上
支承和尾索一般设计成两个不同方向,形成三角形稳定体系,稳定锚梁和立柱顶部的上转轴使其成为一固定点
拱体为双肋,并采取对称同步平转施工时,非桥轴向(斜向)支撑可省略
位控体系:
组成:扣点缆风索、转盘牵引系统
安装时根据设计要求和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求职陷阱教学课件.pptx VIP
- 叙事护理案例分享演讲课件-.pptx VIP
- 《播音主持创作基础》对象感.ppt
- 审计学(第11版)秦荣生习题答案.pdf
-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西北工业大学)中国大学MOOC(慕课)章节测验试题(答案).pdf
-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幼儿园的应用研究》开题报告2800字.docx VIP
- 统编语文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教学解读与集体备课.pptx VIP
- 组织行为学(第二版)第四章价值观念.pptx
- CAM软件:Siemens NX CAM二次开发_(4).UGOpenGRIP脚本编程技术.docx
- 口腔正畸主治医师资格考试(代码357)题库(含答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