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历史七上《9秦统一中国》『市一等奖』优质课.ppt

部编历史七上《9秦统一中国》『市一等奖』优质课.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天子自称为“朕”。 皇帝的命令叫作“制”或“诏”。 文字中不准提及皇帝的名字,要避讳。 只限皇帝使用的、以玉质雕刻的大印才能称为“玺”。 “尊君”的措施: 皇帝制度的基本特征是:皇位世袭、皇权独揽、皇帝独尊 ①统一是民心所向,是历史发展的趋势。 ②商鞅变法,国富兵强,奠定了统一基础。 ③嬴政重用人才,采用正确的策略。 秦统一六国的条件 秦朝建立 ⑴时间:前221年 ⑵都城:咸阳 ⑶人物:嬴政(秦始皇帝) 课堂练习 1._______年至_______年,秦王嬴政陆续灭掉六国. 2.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___的______的封建国家. 3.秦朝都城在___. 4.秦灭六国后采取的巩固统一的措施中对我国以后文化发展有着极为重要影响的是( ) A统一货币 B统一文字 C焚书坑儒 D统一度量衡 5.秦始皇焚书坑儒的主要目的( ) A限制人们言论 B树立秦的形象 C加强思想控制 D禁止儒学传播 公元前221 公元前230 统一 中央集权 咸阳 B C * 课件制作教师: 战 杰 hnqp@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一.秦国梦 ——复兴河山,一统天下 咸阳 秦 前230—前221 秦统一全国的重要意义 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长期混战的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皇 帝 太 尉 丞 相 御史大夫 郡(守) 里 君主专制 中央集权 中央 机构 地方 机构 最高 统治者 秦行政机构示意图 二.秦朝制——中央集权的确立 郡县制 乡 亭 县(长或令) 二.秦朝制——巩固统一的措施 奏折二:各地官员反映治理困难重重,收上的赋税钱币各色各样、粮食多寡不等。 奏折四:儒生借古非今,惑乱百姓。纯属毁我大秦之基业…… 奏折一:各地民众看不懂下发的诏书。 奏折三:诏书不能及时到达各地,交通非常不便。 奏折五:各地社会不稳,盗贼事件频发…… 奏折六:北方匈奴来犯,百越之地尚未归附,边境危机严重。 南海 东 海 陇西 长城一带 秦 中国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大帝国,人口估计达到2100万,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 1、政治上: 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统一文字。 ①统一货币;②统一度量衡。 3、文化上: 2、经济上: 4、思想上: 发布焚书令——“焚书坑儒”。 5、军事上: ②开发南疆,兴修灵渠。 ①北筑长城,抵御匈奴。 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及。?????????????????????????? ——丞相李斯 三、千古功过,众人评说 刻薄寡恩,心如虎狼…… ——司马迁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古风》 ①功绩:他完成了统一,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帝国。在政治上建立了皇帝制、三公制、郡县制;经济上统一了货币度量衡;文化上统一了文字;交通上统一了车轨等,对当时及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奠定了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基础。 ②他同时也是一个残酷的暴君。比如刑罚残酷、徭役兵役沉重等等。 ③总之,他的功绩是主要的,但不能因此掩盖暴行;他的罪恶是深重的,但也不能因此抹煞其巨大的历史功绩。 奏折二:各地官员反映治理困难重重,收上的赋税钱币各色各样、粮食多寡不等。 经济上:统一货币 圆形方孔钱 度[长度] 量[容积] 衡[重量] 奏折二:各地官员反映治理困难重重,收上的赋税钱币各色各样、粮食多寡不等。 经济上:统一度量衡 统一货币和度量衡对国家发展的作用 统一货币和度量衡可以使得全国形成统一的市场,各地的货物可以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交易和流通,有利于全国形成大一统格局。 奏折一:各地民众看不懂下发的诏书。 小篆 隶书 文化上:统一文字 统一文字对国家发展的影响 文字的统一,使政令能够在全国各地顺利通行,也使不同地域的人民能够顺畅沟通,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奏折三:诏书不能及时到达各地,交通非常不便 交通:大修驰道,拆除路障,统一车轨 作用:加强了中央和地方的联系使车辆畅行无阻,交通便利,加强了各地的交流。 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史记》 奏折四:儒生借古非今,惑乱百姓。纯属毁我大秦之基业…… 儒生甲 儒生乙 现在的政治措施不符合旧制,我们应该效法古代的治理方法。 始皇过于残暴又刚愎自用,不配求得长生不老药! 焚 书 坑 儒   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术士与儒生),皆坑之咸阳。   焚六国史书,民间诗、书、百家书(医药、卜筮、种树之书除外)。 思想上:“焚书坑儒” 秦始皇这样

文档评论(0)

a1335558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