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论视角下的古典散文英译策略研究以罗经国《前出师表》英译本为例.docxVIP

目的论视角下的古典散文英译策略研究以罗经国《前出师表》英译本为例.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IIII目的论视角下的古典散文英译策略研究 ——以罗经国《前出师表》英译本为例 II II 王天明 广东白云学院 摘要: 随着屮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屮国文化的对外输出越來越受到关注,鉴于此, 中国古典文学外译的问题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而古典散文作为中国古典文学 的一种形式,如何做好相关外译也是值得关注的问题。目的论认为译者采取的策 略必须体现翻译目的,因此可以通过不同的策略来达到使目标语读者理解原文 内容的目的。 关键词: 目的论;古典散文;翻译策略; 作者简介:王天明(1989—),男,江西九江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 翻译实践研究。 收稿日期:2017-07-19 Received: 2017-07-19 1概述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以其独特的魅力享誉全球。近年来,随着中国政治经济地位 的提高,我国越来越注重对外宣传,其中中国古典文学外译成为重要的组成部 分。作为屮国古典文学Z—的古典散文,也口渐受到关注,因此,如何做好屮国 古典散文英译工作对于中国文学更好地走向国际至关重要。 2目的论与古典散文英译 20世纪70年代,德国翻译理论家弗米尔(Vermeer)提出了目的论(Skopos Theory)并为功能翻译派打下了基础,随后另一位德国翻译理论家诺德(Nord) 对翻译目的论进行了完善和补充。弗米尔指出,目的论有三个法则:目的法则、 连贯法则和忠实法则,三者的重要性依次减弱,而译者要遵守的最高原则便是 目的法则,如果其他两个法则与目的法则发牛冲突,则必须都向目的法则让步。 同时,目的论虽然赋予了译者较大的权力,但是诺德指岀,译者也必须保证 “忠诚”,即“这也意味着责任,我的这些改变应该是有理有据的,而不是随 意的。翻译的时候,译者首先应该理解原文所说的内容并口知道如何将其进行转 换,而后便要将读者、作者和出版商等因素考虑在内”(参见张汨,2017:70)。 因此,在目的论视角下,译者一方面必须根据原文的内容和形式选择具体的翻 译策略,有必要时可以对原文内容进行增删和调整;另一方面,这种选择并非具 有无限大的自由,而是应该保证对作者、读者等忠诚,而非随意发挥。 典籍英译是指对具有文化资本的文本通过笔译进行全文英译(汪榕培,1997:40) 的一种行为,因为屮国典籍往往包含很多特有的屮国古典文化元素,因此,要 做好中国占典文学典籍的英译并非易事,因为要让目标语读者完全理解原文所 隐含的内容,就必须要发挥译者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在目的论视角下,译者应 该发挥主观能动性以釆取不同的翻译策略,达到使目标语读者了解原文的内容, 尤其是原文中隐含的意思。 3目的论下古典散文英译策略以罗经 3目的论下古典散文英译策略 以罗经 《前出师表》为例 《古文观止》是清朝时期两位学者吴楚材以及吴调侯选定的古代散文选本,2008 年北京外国语大学罗经国教授从中选择了部分经典散文并将其翻译成英文,由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了中英对照版。木文选择罗经国英译《古文观止》中 第一篇译文,即诸葛亮的《前出师表》及其译文,对罗经国使用的翻译策略进行 分析,并指出其如何通过不同的翻译策略达到翻译目的。 众所周知,由于中英之间语言和文化的差异,在翻译时,很多时候需要通过使 用灵活的翻译策略来达到翻译目的,加之中国古典文学中又有很多与现代汉语 意思不同的词汇,例如官职、人名、地名等,因此需要通过不同的翻译策略来达 到翻译目的,这也符合目的论将目的原则放置第一的理念。接下来,笔者便对罗 经国《前出师表》英译文屮使用的翻译策略进行探讨。 3.1增译 因为中文古文与现代汉语之间的差异以及中英文之间的差异,在将中国古典文 学翻译成英语时,译者很多时候需要增加一些原文中并不存在的信息来使读者 更加明白原文的意思。 例1: 臣亮言:先帝创业未办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诚危机存亡之秋 也。 Your humble servant Liang begs to say:Our late Kingpassed away before the great undertaking founded by him was halfaccomplished. Now China is divided into three kingdoms. Yizhouis draincd of its mem power and resources. This is a critical junctureof life or death for our country. (罗经国,2008:1) 正如上文所言,中国古典文学英译的目的在于让西方读者更加了解相关的中国 文化。在古代屮国,君与臣Z间存在着明显的等级差别,正如“君要臣死,臣不 得不死”,因此皇上掌握着生杀大权,而臣子都要效忠于皇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