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尤其是对于乐府、古风、歌行体三类诗,更易混淆。 因为,从形式上看,乐府体与古风都是五言体,七言古诗与歌行体都是七言体,很难区分。 但是,从古代以来,人们比较一致地承认它们在表达内容、手法、风格特色的区别,对它们有约定俗成的称呼。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译文 一个头发蓬乱、面孔青嫩的小孩在河边学着大人钓鱼,侧着身子坐在草丛中,野草掩映了他的身影。 听到有过路的人问路,小孩漠不关心地摆了摆手,生怕惊动了鱼儿,不敢回应过路人。 注释 蓬头形容小孩可爱。 稚子年龄小的、懵懂的孩子。 垂纶钓鱼。 纶钓鱼用的丝线。 莓一种野草。 苔苔藓植物。 映遮映。 借问向人打听。 鱼惊鱼儿受到惊吓。 应回应,答应,理睬。 鉴赏 《小儿垂钓》是一首以儿童生活为题材的诗作,诗写一蓬头稚子学钓鱼,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向小儿招手,想借问打听一些事情,那小儿却怕得鱼惊不应人怕惊了鱼而不置一词,真是活灵活现、惟妙惟肖,形神兼备,意趣盎然。 其艺术成就丝毫不亚于杜牧的《清明》一诗。 此诗分垂钓和问路两层,第一、二句重在写垂钓形,第三、四句重在问路传神。 第一、二句,稚子,小孩也。 蓬头写其外貌,突出了小孩的幼稚顽皮,天真可爱。 纶是钓丝,垂纶即题目中的垂钓,也就是钓鱼。 诗人对这垂钓小儿的形貌不加粉饰,直写出山野孩子头发蓬乱的本来面目,使人觉得自然可爱与真实可信。 学是这首诗的诗眼。 这个小孩子初学钓鱼,所以特别小心。 在垂钓时,侧坐姿态,草映其身,行为情景,如在眼前。 侧坐带有随意坐下的意思。 侧坐,而非稳坐,正与小儿初学此道的心境相吻合。 这也可以想见小儿不拘形迹地专心致志于钓鱼的情景。 莓苔,泛指贴着地面生长在阴湿地方的低等植物,从莓苔不仅可以知道小儿选择钓鱼的地方是在阳光罕见人迹罕到的所在,更是一个鱼不受惊、人不暴晒的颇为理想的钓鱼去处,为后文所说怕得鱼惊不应人做了铺垫。 草映身,也不只是在为小儿画像,它在结构上,对于下句的路人借问还有着直接的承接关系──路人之向小儿打问,就因为看得见小儿。 后两句中遥招手的主语还是小儿。 当路人问道,小儿害怕应答惊鱼,从老远招手而不回答。 这是从动作和心理方面来刻划小孩,有心计,有韬略,机警聪明。 小儿之所以要以动作来代替答话,是害怕把鱼惊散。 小儿的动作是遥招手,说明小儿对路人的问话并非漠不关心。 小儿在招手以后,又怎样向路人低声耳语,那是读者想象中的事,诗人再没有交代的必要,所以,在说明了遥招手的原因以后,诗作也就戛然而止。 在唐诗中,写儿童的题材比较少,因而显得可贵。 这首七绝写小儿垂钓别有情趣。 诗中没有绚丽的色彩,没有刻意的雕饰,就似一枝清丽的出水芙蓉,在平淡浅易的叙述中透露出几分纯真、无限童趣和一些专注。 此诗不失为一篇情景交融、形神兼备的描写儿童的佳作。 【篇二】 嫦娥 唐代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译文 透过装饰着云母的屏风,烛影渐渐暗淡下去。 银河也在静静地消失,晨星沉没在黎明的曙光里。 月宫的嫦娥恐怕后悔偷了后羿的长生不老药,现在只有那青天碧海夜夜陪伴着她一颗孤独的心。 韵译 云母屏风染上一层浓浓的烛影,银河逐渐斜落启明星也已下沉。 嫦娥想必悔恨当初偷吃下灵药,如今独处碧海青天而夜夜寒心。 注释 嫦娥古代神话中的月中仙女,江苏人。 恒又作姮。 云母屏风嵌着云母石的屏风。 此言嫦娥在月宫居室中独处,夜晚,唯烛影和屏风相伴。 赏析 就内容而论,这是一首咏嫦娥的诗。 然而各家看法不一。 有人以为歌咏意中人的私奔,有人以为是直接歌咏主人公处境孤寂,有人以为是借咏嫦娥另外有所寄托,有人以为是歌咏女子学道求仙,有人以为应当作无题来看。 兹且当作歌咏幽居寂处,终夜不眠的女子。 以此而论,着实写得贴情贴理。 语言含蕴,情调感伤。 前两句描绘主人公的环境和永夜不寐的情景。 室内,烛光越来越黯淡,云母屏风上笼罩着一层深深的暗影,越发显出居室的空寂清冷,透露出主人公在长夜独坐中黯然的心境。 室外,银河逐渐西移垂地,牛郎、织女隔河遥望,本来也许可以给独处孤室的不寐者带来一些遐想,而这一派银河即将消失。 那点缀着空旷天宇的寥落晨星,仿佛默默无言地陪伴着一轮孤月,也陪伴着永夜不寐者,此时连这最后的伴侣也行将隐没。 沉字正逼真地描绘出晨星低垂、欲落未落的动态,主人公的心也似乎正在逐渐沉下去。 烛影深长河落晓星沉,表明时间已到将晓未晓之际,着一渐字,暗示了时间的推移流逝。 索寞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