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自然环境因素差异 (1)气候差异的形成 (2)地貌差异的形成 (3)水文差异的形成 ①气候因素中的降水量差异直接造成河流水量差异。 ②地形条件决定了河流支流多少、流域面积大小和流速大小的不同。 ③流域内的植被状况不同造成河流含沙量的不同。 ④河流所处的纬度及流向决定了有无冰封期、冰封期长短及有无凌汛现象。 (4)土壤差异的形成 不同区域的气候、植被及人类生产活动因素的差异造成土壤类型、厚度、肥力、酸碱度的差异。 3.人类活动因素差异分析 人类活动因素差异主要表现在农业、工业、人口、城市、交通等几个方面,其差异形成的原因具体分析如下: 【即时巩固】 20世纪50年代我国以秦岭—淮河为界,把其北方划为强制集中供暖区(如下图所示)。完成(1)~(2)题。 (1)“北方是冷,冷的是皮;南方是冷,冷的是骨”,影响这种体验差异最可能的因素是( ) A.气温 B.气压 C.湿度 D.阳光 (2)秦岭—淮河以北地区为强制集 中供暖区,冬季供暖主要利用的能源是( ) A.石油 B.天然气 C.电 D.煤炭 解析 第(1)题,以秦岭—淮河为界,北方最冷月气温小于0 ℃,南方大于0 ℃,区域气温、气压、阳光差异,直接影响的是表面皮肤,冬季北方湿度低,空气与皮肤热交换能力差,不会有骨冷的感觉;南方湿度高,空气与皮肤热交换能力强,身体热量散失快,感觉身体内外都冷,所以有骨冷的说法。第(2)题,秦岭—淮河以北地区主要包括华北、东北和西北地区,北方煤炭资源丰富,所以煤炭是冬季供暖主要利用的能源。 答案 (1)C (2)D 探究点二 中国三大经济地带 【案例探究】 20世纪80年代,我国在沿海设立了一批对外开放港口城市,拉开了外商在中国大规模投资的序幕。 材料一 见图1。 材料二 见图2。 材料三 见图3。 课前预习新知 课堂探究重点 第2课时 区域和区域差异 课程标准 1.了解区域的含义。2.以两个不同区域为例,比较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学习目标 1.了解东部季风区内南方、北方在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方面的差异,学会从人地关系协调一致的角度分析区域差异和区域特征。2.了解中国三个经济地带的经济差异,掌握分析区域经济差异的思路和方法。 [基础知识梳理] 教材梳理1 东部季风区的内部差异 阅读教材P9~P12“东部季风区的内部差异”,填写下列知识。 1.北方与南方分界线:_______________一线。 2.自然环境差异 秦岭—淮河 低山和丘陵 温带季风 3.人类活动差异 一年三熟 水田 小麦 稻谷 苹果 柑橘 直率 婉转 【图表解读】 1.读教材“图1-1-8东部季风区内部差异”,据图分析: (1)图中在东部季风区内进一步划分次一级区域,是以什么要素作为标准划分的? (2)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是如何划分的? 提示 (1)主要按日平均气温≥10 ℃积温的多少划分;东北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积温1 400~3 200 ℃、华北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积温3 200~4 500 ℃、华中华南亚热带湿润地区和华南热带湿润地区大致以积温7 500 ℃等值线为界。 (2)干湿地区的划分是按照年降水量与年蒸发量之间的关系,湿润与半湿润地区年降水量都大于年蒸发量,但年降水量不同,湿润地区多年平均降水量大于800毫米,半湿润地区多年平均降水量一般为400~800毫米。 2.读教材“图1-1-11自然环境对交通运输的影响”,据图列表分析京塘高速公路和珠江航道所属的区域,影响因素和交通特点。 提示 教材梳理2 中国三大经济地带的区域差异 阅读教材P12~P14“中国三大经济地带的区域差异”,填写下列知识。 1.范围 (1)东部地带:a____、京、津、冀、鲁、苏、沪、浙、b____、粤、c_____、琼。 (2)中部地带:内蒙古、d_____、e_____、f _____ 、豫、鄂、湘、g _____ 、h _____ 。 (3)西部地带:新、j ________ 、宁、青、i __________、藏、k ________ 、渝、贵、l ________ 。 辽 闽 桂 黑 吉 晋 皖 赣 甘(陇) 陕(秦) 川(蜀) 云(滇) 2.区域差异 交通 交通 东部 中部 西部 扩大 东部 中西部 【图表解读】 1.读教材“图1-1-14中国三个经济地带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比较”,据图分析三个经济地带经济发展的差异。 提示 三个经济地带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都是增加的,增加最多的是东部经济地带。2005年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东部最高、西部最低。 2.读教材“表1-1-2中国三个经济地带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比重的变化(%)”,据表分析三个经济地带经济发展的差异。 提示 从表中可以读出,三个地带中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东部最高,中部次之,西部最低;各地带的地区生产总值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北京市西城区普通中学2018年5月 初三数学中考复习 求代数式的值的问题 研究课 .ppt
- 九年级全册 16.1 电压.ppt
- 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复习.ppt
- 六年级上册英语Unit 7《Protect the Earth》.ppt
-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7.1《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ppt
- 五年级上册语文-19、装在信封里的小太阳.ppt
- 2018-2019学年高中新三维一轮复习历史:模块一 第四单元 单元提能与主观题.ppt
- 2018年中考数学总复习:正方形.ppt
- 2019(广东)中考地理总复习专题突破:专题十一 中国的自然资源.ppt
- 2018年秋八年级物理上册沪粤版习题讲评:微专题2 测量物质的密度实验.ppt
- 2019届九年级物理下册习题:章末测试(十九) 生活用电.ppt
- 2019年中考物理(黔东南三洲专版)总复习精讲:第一轮夯实基础 第九章浮力.ppt
- 二年级上册语文15可爱的小象.ppt
- 六年级下册语文4黄山松.ppt
- 四年级下册语文14 差别 冀教版.pptx
- 三年级下册英语Unit 5 Do you like pears A.pptx
- 2018年高中英语必修五:Module 1 British and American English 单元要点.ppt
- 类型2 方向角问题.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