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生物入侵者课程教案设计
1、 自读积累,把握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
2、 掌握基本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3、 培养学生求真的科学精神,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学习本文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说明方法的表达效果。
1、 题目解读
一说到入侵,我们马上想到刀光剑影的战争,殊不知, 生物界中也存在着“战争”。要知道,这正是人类自己挑起 的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不能不引起高度警惕。生物入侵” 是指生物由原生存地经自然的或人为的途径侵入到另一个 新环境,对入侵地的生物多样性、农林牧渔业生产以及人类 健康造成经济损失或生态灾难的过程。
2、 走近作者
梅涛,男,当代科普作家。中国科学院合肥智能机械 研究所常务副所长、研究员、博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 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青年联合会副主席。1962年出生于江西 省南城县,1982年获浙江大学精密机械专业学士学位,2001 年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力学博士学位。1982年起在中国科学 院合肥智能机械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曾担任国家八六三” 计划自动化领域特种机器人专业组成员、国家“八六三”计
划航天领域空间机器人专题组成员
3、相关资料
你知道还有哪些“生物入侵者”吗?你在生活中发现过
生物入侵的现象吗?
在我国,一种南美水生植物一水葫芦极大地减少了昆
明滇池的水面积,当地气候明显干燥,湖中的68种鱼已有
38种不复存在。
在西欧,一种北美虾病正在侵袭当地虾,造成当地虾
在许多河流中消失。
在地中海和亚得里亚海,一种太平洋海藻覆盖了 3000
公顷的海底。
从东部非洲到印度太平洋地区,一种来源于南亚的
ALANG草侵入了数百万公顷的热带森林,严重影响了当地树
木的自然更新。
澳大利亚的一种可能来自巴布亚新几内亚地区的致
病真菌自1920年侵入以来,导致数千公顷的森林被毁。这 种真菌对四分之三的植物有害,包括高大的树种和矮小的灌
在新西兰,一种来源于澳大利亚的夜间活动的袋鼠, 估计每晚可吃掉21吨当地的森林。
来源于巴布亚新几内亚地区的棕色树蛇,使太平洋关
岛上11种鸟和一些蜥蜴、蝙蝠在野外绝迹。
1 ?下列加点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劫掠(1 u 瑁篱(p d n ) B。监控(j i a n )
C?栖息(q I )失衡(h掠瞑溃3。厄运(瑁丁裱(
n)
2?找出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一个物种在新的环境中必然遵循物竟天择的法则。
它很可能会无节制地繁衍。
夏威夷岛上没有任何可以厄制棕树蛇繁衍的天敌。
跨国庞物贸易也为“生物入侵者”提供了方便。
3.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说明方法。
1)专家们把这种原本生活在异国他乡,通过非自然途 径迁移到新的生态环境中的“移民”称为“生物入侵者”-- 它们不仅会破坏某个地区原有的生态系统,而且还可能给人 类社会造成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
2)仅在美国,每年由“生物入侵者”造成的经济损失
就高达两千多亿美元。()
3) 一些产自他乡的宠物,如蛇、蜥蜴、山猫等,往往
会因主人的疏忽或遗弃而逃出藩篱,啸聚山林,为害一方。
自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
什么是“生物入侵者” ?
5、 本文还向我们介绍了哪些内容?
6、 讨论探究,本文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7、 讨论自然界还有哪些生物入侵者?
8、 怎样才能有效扼制生物入侵的现象?
9、 探讨学习这篇文章对我们的启示意义?
阅读下列语段,完成下面的问题。
生物学和生态学界的一些学者主张人类不应该过多地 干预生物物种的迁移过程,因为失衡是暂时的,一个物种在 新的环境中必然遵循物竞天择的法则。“生物入侵者”并不 是都能够生存下来,能够生存下来的就是强者,即使生态系 统中的强者也同样受到该系统中各种因素的制约,不可能为 所欲为,因此,自然界的平衡最终会得以实现。然而更多的 学者则持反对意见,他们认为自然调节的过程是非常漫长 的,如果听任“生物入侵者自由发展,许多本土物种将难 逃绝种厄运,自然界的物种多样性将受到严重破坏。另外, “生物入侵者”给人类社会造成的经济损失是惊人的。仅在 美国,每年由“生物入侵者”造成的经济损失就高达两千多 亿美元,面对这样的天文数字,人们岂能无动于衷?
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已开始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 性,并采取了相应措施。例如,美国众议院已于1996年通 过了一项议案,要求各有关机构加强对有可能夹带外来物种 的交通工具的监控,为此,美国政府正在酝酿一个跨部门的
监控计划。
10.就第一段概括学者的两种意见。
10.
就第一段概括学者的两种意见。
11、入侵的生物的危害是什么?
12、 第一段所用的说明方法有 o
13、 上文的说明顺序是 ,概括本文的中心
意思。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