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小暑:蝉噪高阳要小暑.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云六月节……暑,热也。   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   可见小暑是反映天气炎热程度的节气。   说的是小暑为小热,还不十分热。   节令至此,全国绝大部分地区日平均气温已在25℃上下,进入人们常说的伏天。   伏天分为头初伏、中伏、末伏,是二十四节气之外的杂节气,也是古时为利于安排农事活动而对炎热季节的一种划分。   小暑前后,除东北与西北地区正收割冬、春小麦等作物外,全国大部分地区的夏秋作物,得益于此时节较高的气温、丰沛的雨水、充足的光照,都进人生长最为旺盛的时期,此时的农田管理也进入了较为繁忙的时期。   这从各地流行的农事谚语可窥一斑。   如头伏萝卜,二伏菜,三伏里头种白菜,小暑大暑,抢插红薯,小暑前大暑后,庄稼老头种绿豆。   小暑时节,早稻处于灌浆后期,早熟品种大暑前就要收获,要保持田间干干湿湿。   中稻已拔节,进人孕穗期,应根据长势追施穗肥,促穗大粒多。   单季晚稻正在分集,应及早施好分孽肥。   双季晚稻秧苗要防治病虫,于栽秧前5一7天施足送嫁肥。   小暑天气热,棉花整枝不停歇,大部分棉区的棉花开始开花结铃,生长最为旺盛,在重施花铃肥的同时,要及时整枝、打权、去老叶,以协调植株体内养分分配,增强通风透光,改善群体小气候,减少蕾铃脱落。   盛夏高温亦是蚜虫、红蜘蛛等多种害虫盛发的季节,适时防治病虫,是田间管理的又一个重要环节。   小暑开始,江淮流域梅雨先后结束,我国东部淮河、秦岭一线以北的广大地区受东南季风影响进入雨季,降水明显增多,且雨水较为集中;华南、西南、青藏高原也处于西南季风影响中,雨量也较为丰沛。   农谚小暑大暑灌死老鼠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但此时节长江中下游地区一般为副热带高压控   制下的高温少雨天气,常常出现的伏旱对农业生产影响很大,及早蓄水防旱显得十分重要。   农谚伏天的雨,锅里的米和小暑不受旱,一亩打几石,说的都是此时雨水的重要性。   进入小暑节气也就人了伏,虽为雨季,但受季风气候影响,常常是不雨成旱,人望其降;久雨为患,人祷其去。   俗语三日不雨小旱,五日不雨大旱正是对华北、黄淮地区此时节气候特点的反映。   此时发生早灾,会对进人发育旺期的水稻、棉花、玉米、大豆、红薯甚至果树等造成严重危害,尤其在农田水利较为落后的古代,其危害就更为严重了。   家喻户晓的民谣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就是对农田遇旱情形最为形象的描述。   所以,人间辛苦是三农,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三农在这里指春耕、夏耘、秋收,,此时节的雨水状况是农人最为关心的。   经过千百年的观察、体验,我国劳动人民总结出不少预测雨水的气象谚语,如淋了小暑头,四十五天不放牛,小暑南风伏里旱,头伏三场雾,下雨等白露,小暑起燥风,日夜好晴空,小暑一声雷,黄梅去又回等。   这些谚语至今在一些尚不发达的农村仍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二十四节气小暑蝉噪高阳要小暑】

文档评论(0)

wangxue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