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文嚼字》定稿.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启示: 1、文字与思想有密切关系,有时连一个字眼都不能轻易放过;就连郭沫渃那样的文学家,在用词上也会有小毛病,这说明提高阅读写作能力得下苦功夫、细功夫,要不断斟酌文字。 2、文字是好是坏,关键是看它的表达效果,而不是繁简;看似平淡无奇的语句,也会含有丰富的意思。 3、锤炼文字不能光从字面上着眼,应重在捕捉、把握已经,推敲文字,实质就是推敲思想感情。 咬文嚼字 朱光潜 朱光潜(1897--1986) 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笔名孟实、孟石。安徽桐城人。代表作:《文艺心理学》、《诗论》、《谈美书简》等。 《西方美学史》是中国第一部系统论述西方美学历史的著作。 A.过分地斟酌字句(多指死抠字眼而不领会精神实质) 。 B.形容卖弄才学。 C.形容强词夺理或狡辩。 例1:学习马列主义理论要领会其精神实质,切不可一味地? 。 例2:此君肚里学识稀薄,但在人前说起话来却常常? ,极尽哗众取宠之能事。 例3:此事明明是你错了,你再?也毫无用处。 一、咬文嚼字释义 二、标题中的“咬文嚼字”是以上哪一个意思?                  如果都不是,请用课文中的话来加以解释:  但是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感情。 P41第二段 三、阅读、理解、探究 并回答下列问题 快速阅读文章内容 1、思考文章的写作结构。 2、找出其中所举的例子; 3、思考这些例子的作用(说明什么道理)。 1、郭沫若改字 你是没骨气的文人! 你是没有骨气的无耻文人! 你这没骨气的文人! 你有革命家的风度。 你这革命家的风度。 同样是一种改法,却产生两种不同的效果,一个成功,一个失败。原因在于不同情感的句子不可以千篇一律的修改,应分析句子情感,把握句式特点来修改。 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文学藉文字表现思想情感,文字上面有含糊,就显得思想还没有透彻,情感还没有凝炼。 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感情。(中心论点) 补充示例:唐代诗人宋之问《渡汉江》“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中“怯”能否替换成“切”呢? 怯”更能表达作者逃亡时的胆怯心情,既急切的要想知道家人的情况,又担心自己给家人带来灾祸,“怯”可以非常准确的表现当时那种矛盾的心情。 2、王若虚改《史记》 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 以为虎而射之,没镞,既知其为石,因更复射,终不能入。 尝见草中有虎,射之,没镞。视之,石也。 说明的道理:文章的字数不同,意味也不同。文章的好坏,主要是意味,是表达效果,而不在繁简。 示例 总之,是完了。我的朋友都去了、戏已经开场了,我似乎听到了锣鼓的声音,而且知道他们在戏台下卖豆浆喝。这一天,我不钓虾,东西也少吃。母亲很为难,没有法子想 1这一天,不钓虾,东西也少吃。 2.我这一天不钓虾,东西也少吃。 3这一天,虾,我不钓,东西也少吃。 题李凝幽居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 月下门。 (鸟宿池边树,僧 月下门。) 过桥分云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贾岛 敲 推 事例:“推敲”的故事 说明的道理:文章中字眼不同,意境就不同。用什么字要看表现 什么意境,推敲文字的实质,是推敲思想情感。 究竟哪一种意境是贾岛当时在心里玩索而要表现的,只有他自己知道。如果他想到“推”而下“敲”字,或是想到“敲”而下“推”字,我认为那是不可能的事。所以问题不在“推”字和“敲”字哪一个比较恰当,而在哪一种境界是他当时所要说的而且与全诗调和的。 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 咬文嚼字的更高境界: 要让文字表现联想的意义。 惠山泉水泡小龙团 独携小团月 来试惠山泉 独携天上小团月 来试人间第二泉 返回 苏轼写诗 补充注释:小龙团是福建名茶,一般是地方上供给皇帝的茶。一两茶相当于0.1两黄金。苏轼在任常州刺史时得到朋友赠送的小龙团,异常兴奋,来到无锡的第二泉取泉水泡茶。小龙团是茶团,北宋蔡襄创制的一种名茶,形状似饼,这就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天上小团月”是由“小龙团”茶联想起来的,因为他们的形状都是圆形的。 事例:写美人、才子等的用语(反面事例) 美人都是—— 柳腰桃面、王嫱、西施 才子都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 谈风景必是——春花秋月 叙别离——柳岸霸桥 做买卖都有——端木遗风 排印书籍 ——

文档评论(0)

58633400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