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阴阳双补地黄饮子、七宝美髯丹、龟鹿二仙胶
第七章》补益剂》第六节》阴阳双补
阴阳双补剂,适用于阴阳两虚的病证。症见头晕目眩,腰膝地黄饮子、七宝美髯丹、龟鹿二仙胶 title=阴阳双补 地黄饮子、七宝美髯丹、龟鹿二仙胶软,阳痿遗精,畏寒肢冷,自汗盗汗,午后潮热等。常用补阴药如熟地、山茱萸、龟版、何首乌、枸杞子和补阳药如肉苁蓉、巴戟天、附子、肉桂、鹿角胶等共同组成方剂,并根据阴阳虚损的情况,分别主次轻重。代表方如地黄饮子、龟鹿二仙胶等。适用病证:阴阳两虚证。
阴阳双补也要看它一个,在这里提出一个相对,我们前面说到不管是肾气丸、右归丸,实际上都是涉及到阴阳双方。
它主要指的就是说从病机来说,
阴阳两者的亏虚基本上相当,很难区分属于谁为主。尽管有时候临床上,还是侧重在哪个方面,比如说地黄引子,地黄引子整体比较来讲,反映出来症状和用药,阴阳两虚还是侧重于阳不足。阳虚更多一些。肾阳不足,虚阳上浮,但是就是阴阳双方亏损来说,都是比较严重的,这叫阴阳双补。
前面虽然像肾气丸,阴阳都用,但是在主治里面,肾阳、肾气不足,阳不化气,这个比较突出。而涉及使用的治法,和用药方面技巧,为了适合它不至于化燥,为了适合它久服,所以在用量和选药上有些技巧特殊。所以在阴阳双补这个方面,应该说这类它是两方面,基本上阴阳两方亏虚都较严重。所以用药是双管齐下。这里根据临床使用情况,举具有一定代表性的选用地黄饮子。地 黄 饮
子 ▲▲▲
〖方源〗《黄帝素问宣明论方》
[组成]熟干地黄焙(12g)
巴戟天去心 山茱萸炒 石斛去根
肉苁蓉酒浸,切焙
附子炮裂,去皮脐
五味子炒
官桂去粗皮
白茯苓去黑皮
麦门冬去心,焙
菖蒲
远志去心,各半两(各15g)
[用法]上为粗末,每服三钱匕(9-15g),水一盏,加生姜三片,大枣二枚,擘破,同煎七分,去滓,食前温服(现代用法:加姜枣水煎服)。
〖方歌〗地黄饮子山茱斛,麦味菖蒲远志茯,
苁蓉桂附巴戟天,少入薄荷姜枣服。
[功用]滋肾阴,补肾阳,开窍化痰。
[主治]下元虚衰,痰浊上泛之喑痱证。舌强不能言,足废不能用,口干不欲饮,足冷面赤,脉沉细弱。
[方解]
┌ 熟地黄
┐
│ ├ 补肾填精 ┐
│ 山茱萸 ┘ │
君 ┤ │
│ 肉苁蓉 ┐ │
│ ├ 温壮肾阳 │
└ 巴戟天 ┘ │
│
┌ 附子 ┐ ├ 治下,下元得以补养
│ ├ 辛热,以助温养下元,摄纳浮阳,引火归源 │
│ 肉桂 ┘ │
│ │
臣 ┤ 石斛 ┐ │
│ │ │
│ 麦冬 ├ 滋阴敛液,壮水以济火 ┘
│ │
└ 五味子 ┘
┌ 石菖蒲 ┐
佐 ┤ ├ 开窍化痰、交通心肾 ── 治上(治“喑”)
│ 远 志 │
│ │
└ 茯 苓┘
┌ 薄荷 ── 疏郁而轻清上行
使 ┤
└ 姜枣 ── 调和诸药
综观全方,标本兼顾,上下并治,而以治本治下为主。诸药合用,使下元得以补养,浮阳得以摄纳,水火相济,痰化窍开,则喑痱可愈。
“喑痱”是由于下元虚衰,阴阳两亏,虚阳上浮,痰浊随之上泛,堵塞窍 道所致。
“喑”是指舌强不能言语,“痱”是指足废不能行走。
肾藏精主骨,下元虚衰,包括肾之阴阳两虚,致使筋骨失养,故见筋骨痿软无力,甚则足废不能用;
足少阴肾脉夹舌本,肾虚则精气不能上承,痰浊随虚阳上泛堵塞窍道,故舌强而不能言;阴虚内热,故口干不欲饮,虚阳上浮,故面赤;肾阳亏虚,不能温煦于下,故足冷;脉沉细数是阴阳两虚之象。
此类病证常见年老及重病之后,治宜补养下元为主,摄纳浮阳,佐以开窍化痰。
方用熟地黄、山茱萸滋补肾阴,肉苁蓉、巴戟天
温壮肾阳,四味共为君药。配伍附子、肉桂之辛热,以助温养下元,摄纳浮阳,引火归原;石斛、麦冬、五味子滋养肺肾,金水相生,壮水以济火,均为臣药。石菖
蒲与远志、茯苓合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