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毒用药指南.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丹毒用药指南 【概述】 本病是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皮肤和皮下组织内淋巴管及周围软组织的急性炎症。小腿丹毒多由足癣诱发,面部丹毒多由挖鼻等诱发。反复发作或治疗不彻底可引起慢性丹毒。 【诊断要点】 皮损好发于小腿或面部,多在抵抗力降低情况下发病。 皮损为略高出皮面的水肿性鲜红斑片,边缘清楚,表面光滑,严重者可出现水疱或大疱,皮温高,伴疼痛和触痛。 常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高热时体温可达40℃。局部淋巴结肿大。 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增高,以中性粒细胞为主。 流走性丹毒 皮损在一处消退后,又在另一处出现,连续迁延达数周。 慢性丹毒 病程慢性,反复在原发部位发作,组织可肥厚,可形成慢性淋巴水肿。 【药物治疗】 首选青霉素G治疗,一日640万-960万单位,分2次静脉滴注,连续治疗至少2周。皮损消退3天后停用。如青霉素过敏,可选用其他抗菌药物,如如头孢菌素(如头孢硫脒、头孢西丁、头孢唑肟等)、氨基糖甙(如依替米星等)等。 卧床休息,抬高患肢。 可用冷湿敷,避免热刺激。 【注意事项】 本病需与类丹毒和蜂窝组织炎相鉴别。 应同时治疗足癣,避免挖鼻。 抗菌药物应足量和足疗程。

文档评论(0)

阿宝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