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创新求变的中唐诗教案
创新求变的中唐诗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安史之 乱”及中唐的重大政治事件对诗人的人生及诗歌风格的影 响。2、能够了解本专题诗人及其作品所代表的风格特征。 3、初步体会中唐诗歌风格的多姿多彩的风貌特征。教学 设想:中唐诗坛流派众多,风格多样,以开拓创新为主要 创造倾向。对本专题所选六首诗歌,可结合诗人的总体风 格逐一进行鉴赏。教学方法以自学、讨论为主,诵读训练 贯穿始终。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自读《寄李脩元锡》1、 结合注释①了解作者及创作背景唐德宗建中四年(783)暮 春入夏时节,韦应物从尚书比部员外郎调任滁州刺史,离 开长安,秋天到达滁州任所。李僧,字元锡,是韦应物的 诗交好友,当时任殿中侍御史,在长安与韦应物分别后, 曾托人问候。次年春天,韦应物写了这首诗寄赠李擔以答。 在韦应物赴滁州任职的一年里,他亲身接触到人民生活情 况,对朝政紊乱、军阀嚣张、国家衰弱、民生凋敝,有了 更具体的认识,深为感慨,严重忧虑。就在这年冬天,长 安发生了朱池叛乱,称帝号秦,唐德宗仓皇出逃,直到第 二年五月才收复长安。在此期间,韦应物曾派人北上探听 消息。到写此诗时,探者还没有回滁州,可以想见诗人的 心情是焦急忧虑的。2、初读诗歌,理解大意去年春天花开 时节,我与您在长安分别,现在春暖花开了,又是一年。
国家的前途,个人的前程,都觉得茫茫一片,自己无法预 料。面对春色,心中闷闷不乐,独自睡去,难以睡着。我 身体多病,想回乡归隐,自己任刺史所管辖的地区,还有 逃亡流落在外的饥民,我拿了俸禄而没有使百姓免于饥寒, 因而感到惭愧。听说您要来,我不断地探望,多少次月儿 缺了又圆,我站在西楼上眺望,仍不见您来。3、问题研讨 苏轼认为韦应物的诗有“寄至味于淡泊”的特点,结合此 诗谈谈你的看法。这是一首寄赠好友的诗,但并不只限于 抒写鹏有间的情感,而是表达自己对时局的一种人生态度: 自己所以拖着病体为官一方,并非贪恋名利。他想辞官归 隐,但因为他忠于职守,看到百姓贫穷逃亡,自己未尽职 责,于国于民都有愧,所以他不能一走了事。正是这样一 种淡泊坦荡的人生态度显现了诗人的人生至味。这首诗之 所以为人传诵,主要是因为诗人诚恳地披露了一个清廉正 直的封建官员的思想矛盾和苦闷,真实地概括出这样的官 员有志无奈的典型心情。尤其是“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 流亡愧俸钱”两句,自宋代以来,甚受赞扬。范仲淹叹为
“仁者之言”,朱熹盛称“贤矣”,黄彻更是激动地说:
“余谓有官君子当切切作此语。彼有一意供租,专事土木, 而视民如仇者,得无愧此诗乎!”4、背诵全诗二、学习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1、结合注释了解作 泽及写作背景2、诵读全诗,理解大意从城上高楼远眺空旷 的荒野,如茫茫海天般的愁思涌了出来。急风胡乱地掀动 水中的荷花,密雨斜打在长满薜荔的墙上。山上的树重重 遮住了远望的视线,江流曲折就像九转的回肠。我们一起 来到百越这个纹身的地方,虽然处于一地,音书却阻滞难 通。3、问题研讨寓哀情于哀景是本诗一大特点。说说诗人 是如何以哀景写哀情的?提示一:诗人遭贬后的心情如何? 提示二:诗中写了哪些景?这写景具有怎样的特点? 4、归 纳小结“高楼大荒” “海天茫茫”惊纷乱颱” “密雨斜侵” “岭树重遮” “江流曲回” “百越文身地”所有这些对遭贬 的诗人来说,都是哀苦无比的景色。诗人正是通过这些景 色的铺叙,把自己的情感表达了出来。三、课后作业背诵 本诗,预习新课第二课时一、学习《左迁至蓝关示侄孙 湘》1、解放注释了解作泽及背景。2、指导阅读、感悟体 会。3、译释诗句,了解大意。(1)结合书下注释,同桌互 相译释诗句,圈点疑问。(2)诗的前四句皆叙“左迁”,后 四句转写“至蓝关示侄孙湘”。诗的开端直叙自己获罪被贬 的原因,第三四句申诉自己非罪远谪的愤慨,第五六句写 征途中回望远瞻,流露出隐隐的悲哀,结句更加沉痛地表 达了将会客死他乡的忧怨。(3)、翻译大意。早晨向朝廷呈 上一封奏章,傍晚就贬往八千里外的潮阳。一心想替皇上 消除国事中的弊政,哪里肯因为老病而顾惜残年余命。阴 云遮蔽秦岭,不见家乡何处;大雪阻塞蓝关,征马不愿前 行。我知你远道而来的心意,好为我收尸于瘴气弥漫的岭 南水滨。4、讨论交流。(1)、诗中直接抒情的是哪一句? 表明了什么? (2)、仔细体会“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 关马不前”这两句诗。诗人是怎样融情于景,抒写途中的 感受的?明确:(1)、肯将衰朽惜残年。表明自己凛然无悔、 刚直不阿的品格。(2)、这两句借景语言情思。诗人忠而获 罪,远贬潮阳,抛妻别子而南行,心中是极其伤痛的。这 两句诗就是通过景物描写委婉地表达这种情感。云横秦岭、 雪拥蓝关语意双关,明写天气寒冷,暗写政治气候恶劣。 上一句是回顾,诗人不独系念家人,亦伤怀国事。下一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综合实践组工作总结.docx
- 综合事务部工作总结.docx
- 综合事务岗工作总结.docx
- 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总结.docx
- 综合性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特色的形成与发展.docx
- 综合性高校《中药学》PBL教学模式探讨.docx
- 综合性问答及计算答案.docx
- 综合性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影响因素调查分析.docx
- 综合养殖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综合养殖场可研报告.docx
- 1 阳光工程引导性培训基础知识课件-高一《蔬菜生产技术》同步教学(北理工版).pptx
- 第5章 瓜类蔬菜种植与病虫害防治课件-高一《蔬菜生产技术》同步教学(北理工版).pptx
- 6 茄果类蔬菜种植课件-高一《蔬菜生产技术》同步教学(北理工版).pptx
- 项目五茄果类蔬菜生产任务三辣椒生产(一)(课件)-高二《蔬菜生产技术》同步教学(机械工业出版社).pptx
- 9.2人格形成的生物学因素(课件)《儿童发展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pptx
- 2.2 蔬菜栽培的理论基础知识 生长与发育(课件)- 高一《蔬菜生产技术(南方本)》同步教学(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pptx
- 6.2句子发展(课件)《儿童发展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pptx
- 6.3语言获得理论(课件)《儿童发展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pptx
- 13.2儿童和青少年逆反(课件)《儿童发展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pptx
- 项目二设施的环境特点及调节控制(课件)-高二《蔬菜生产技术》同步教学(机械工业出版社).ppt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