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III
浅谈会计信息失真
摘要:会计信息的管理的作用随着我国经济得不断的发展愈来愈显得十分重要。但是,在我国的一些上市公司中,信息失真的现象还是不断出现的。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国有资源的流失以及国家税收方面上的下降,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宏观上的调控,同时也影响了稳定的社会经济秩序。作为国民经济运行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上市公司不仅要关注自身经济效益和保护股东权益,同时还要积极地在社会上承担应有的责任和依法履行会计行业上信息披露上的义务,做到这样就能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发挥。基于以上几点原因,本文作者就在我国上市公司中在会计信息披露情况上进行了一次较为详细的研究和探讨,在一定程度上研究了会计信息失真的本质,探讨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同时与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从制衡多方权益、健全相关行业的法律发规、优化行业结构和监督机构以及不断完善会计信息上的披露效率等方面出发,提出较为合理和完善的建议与政策。
关键词:会计信息失真;利益;影响因素;会计准则
目 录
TOC \o 1-2 \h \u
24212 一、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相关理论 1
7689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内涵 1
3360 (二)会计信息失真的分类 1
19366 二、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现状 3
28710 (一)编造虚假财务信息,信息披露不真实 3
6175 (二)预侧信息准确度低,缺少科学合理性 3
32436 (三)信息披露非主动,影响相关使用者决策 3
4775 (四)缺少保密意识,泄露机密信息 4
5669 (五)信息披露错位,规避披露责任 4
19030 三、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 5
15287 (一)各方利益驱动,片面追求个人利益 5
8170 (二)会计理论和会计制度存在缺陷,导致诚信危机 5
25531 (三)会计监督体系薄弱,失真屡禁不止 6
15037 (四)公司治理结构有待于完善 6
13129 (五)会计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 6
25118 四、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治理的建议 7
6309 (一)疏导各方利益,营造诚信环境 7
18092 (二)建立健全会计制度,减少会计信息失真漏洞 7
14262 (三)完善会计监督体系,加大约束力度 8
25453 (四)重视会计队伍建设,提升会计人员综合素质 8
21305 (五)构建诚信公司档案,提高会计信息披露水平 9
7346 参考文献 10
24733 致谢 11
PAGE
PAGE 3
一、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相关理论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内涵
虽然研究会计信息失真的文献至今己有三千多篇文章,但是关于会计信息失真的内涵目前理论界上尚没有一个确定统一的概念。从逻辑上讲,会计信息失真就是会计信息失去了“真实性”这一质量特征,然而会计信息“真实性”的标准却仍在争论。笔者认为会计信息失真是指会计信息不符合会计信息真实性质量要求、不能如实真实地放映经济业务事项的实质,使相关利益主体不能正确了解企事业单位真实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情况以及其他有用的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的情况。这里“真实性”的标准应该是“绝对真实”,也就是理想会计环境下,不存在任何摩擦和噪声的情况下,会计信息符合动态会计域秩序下产生的会计信息称为真实的会计信息,但是现实世界中是不可能存在百分之百的“绝对真实”。这时的“真实性”只能用“相对真实”来作为衡量的标准。“相对真实”是指在会计准则的具体指导下,对企业经济业务活动基本特征的准备描述,以“不歪曲”经济业务的本质为判别标准,是一种可以达到的现实“真实性”。但不包括利用会计准则可供选择的余地而寻租或者操纵会计信息的情况,也就是会计信息失真的研究范围应当包括盈余管理的范畴。
(二)会计信息失真的分类
关于会计信息失真的分类,国内学者也有多种观点,但是这些观点本质上并没有相互矛盾,只是分类的标准不同而己。本文比较认同吴联生教授的“三分法”观点。按照吴联生教授的观点,将会计信息失真划分为三种:一是规则性失真,即由于会计规则所导致的会计信息失真,根本原因在于会计规则的不科学性。会计信息的产生应该依照会计规则,会计规则则是在会计域秩序参照下制定的。会计规则一旦制定就不能更改,但是会计域秩序却是变化的。会计域秩序指的是在各方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博弈下所达到的一种理想的“纳什均衡”,这种均衡随着各方利益集团的实力变化而变化,它是一种动态变化的均衡。而会计规则只是在某一时点按照会计域秩序所达到的静点均衡所制定出来的,由此我们在这个规则指导下所制定出来的会计信息必然是失真的。但是会计域秩序是一种“理想状态”,任何人都无法达到那种动态的均衡,所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语言文字运用新题练习(共六大题,附参考答案和解析).pdf VIP
- 汽车式起重机吊装安全专项施工方案.pdf VIP
- 5eDnD_凡戴尔的失落矿坑_模组_中译(二校).pdf VIP
- 高考诗歌的比较鉴赏公开课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pptx VIP
- 甘肃省公路工程试验检测收费指导价格(最新).xls VIP
- 发生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影响因素的logistic模型分析.pdf VIP
- 2023年建筑防火通用规范考试试题.pdf VIP
- 混凝土结构工程测试题(附参考答案).docx VIP
- 2025党校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考试题库(含答案).docx VIP
- 1.党校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培训考试题库含答案(完整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