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孤独的评定
对孤独的研究在最近10年间发展很快,这起因于一些社会因素的影响,诸如离婚率升高,鲜婿居人数增中,寡居老人增多以及由于迁居和都市化进程所带来的麻烦。这里需要提到几位先驱者的开创性工作,他们是Robest S. weiss,L. Anne Peplau和Daniel Perlman。受Bowlby (1969)有关依附学说的重大影响,Weiss于1973年发表了《孤独,一种情绪及社会性孤立体验》一文。受该文的启发,Peplau和他的学生于70年代后期开始了这方面的研究,创制了广为采用的UCLA孤独量表,并对孤独进行了理论上的析因分析。1979年召开的国际性孤独研讨会更促进了学者间的相互交流,提高了研究孤独的热情,之后便有不下百种的专著与论文问世。
由于这些文献较新,这里只就对评定方法的争论做简要的总结,有人质疑在量表条目中使用“孤独”一词有无必要。UCLA未用,但有些量表用了。Borys a Perman (1985)提到,在条目中用“孤独”一词会使男性得分降低,可能是因为在社会上男子不如女子易于接受孤独这种描述。但反过来讲,不用这个词又将会使人们对该量表究竟评定的是什么产生异议。删去该词后,大多数量表得分仍与自我直接报告的孤独程度相关。然而,去掉该词的理由仍不充分,因为孤独是一种情绪,没有确定的行为表现方式。如果人家否认,研究者就很难说人家有孤独感。
另一个相关的问题是量表设计者用什么作为孤独的指征。Frijda (1986)和Shaver等(1987)认为情绪是一种复杂的系统:(1)它起源于潜含的或明确的价值、需求与关注;(2)由他所关注的事件所引发;(3)产生行动倾向(牵涉到生理、心理和行为诸方面式即对其感知与评价做出反应。鉴于这种复杂性,对孤独的研究应针对个人的需求与关注,对处境的评价,情感体验,心理生理变化或行为。某些孤独量表设计者着重于自我评价(如“没有人能与我交谈”,“我与周围的人好象有段距离”)。另一些着重于情感体验:“我感到被人抛弃了”,“我感到孤独”。由于它们各自反映了全部情感世界的某个侧面,所以针对孤独的不同层面的评定一般相关良好,但没有人去追究为什么一个量表询问孤独的这个侧面而不是那个侧面。Weiss(1987)表达了他对最常用的评定策略的关注,他认为这些人混淆了定义与理论的区别。他写到:“他们用那些理论上可造成[孤独]的状况来定义[孤独],……比如“……缺乏或觉得缺乏令人满意的人际关系……”,又如“……当人际关系网出现某种量或质的重要缺陷时,人们所产生的不愉快体验”。另有一些孤独的定义则暗示出作为孤独核心的理论假设,例如,“····一种当自我意识觉察到属于自己的基本人际关系网破裂的信号时所造成的一种总体上的、常常是突发的体验,”……他们将对孤独现象的鉴别(“这就是孤独”)掩藏于对这种现象的注释之中,以此来了结这一研究中的关键问题。这就如同伽俐略将重力定义为一种对重物体与轻物体有相等作用的力。”
第三个问题是孤独的结构:它究竟是一维的还是多维的?在Weiss(1973)的书中,作者区分出两种孤独,即情绪孤立与社会孤立,有些量表试图把握这种区分;另一些则针对可能导致孤独的各种社会缺陷,针对不同的维度创立量表,例如各种人际关系(性爱、家庭、集体等)。有些研究者采用更经验性的方法,将孤独感视为一种混合的或复杂的情绪,试图揭示其情感成份(如颓丧、孤立、激越)。
第四个问题是孤独的时间特征:它究竟是一种状态、一种特质,或兼而有之?如果孤独是一种一过性情绪(象愤怒与失望),就可用状态评定来估价:“你现在感觉如何?”。如果孤独是某些人的一种气质特点(象敌意与羞怯),就需提出不同的问题:“你是否通常如此?”,“你是否一直是个孤独者?”。有些量表设计者试图区分状态性与特质性孤独。
本章所讨论的孤独量表
本章共讨论八种孤独测量工具。
1.UCLA孤独量表
2.状态与特质性孤独量表
3.孤独量表
4. Rasch型孤独量表(及相关分量表)
5.孤独分类量表
6.情绪与社会孤独量表
7.情绪/社会孤独问卷
8.儿童孤独量表
UCLA孤独量表出现最早,应用也最广,由于它的出现才开始了对孤独的研究。尽管此前已有一些量表的雏形,还有人为量表的制订提供了量表的条目库及设想,但这些早期工作只散在于一些博士论文中,均未公开发表。UCLA量表是一维的Likert型量表,它针对被检者人际关系的质量。20个条目均未提到“孤独”一词。
两个状态与特质性孤独量表(Gerson&Perlman,1979;Shaver et al,1985)将一起讨论。这两个量表均以UCLA为基础,试图划分两种孤独,即暂时和境遇性孤独(任何人独自旅行或迁到一座新城市时都会遇到)与慢性长期存在的素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