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重大危险源评估标准.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氨重大危险源评估标准 范围和主要危险有害因素 范围 氨气储存、运输和使用。 主要危险有害因素 上呼吸道损伤、窒息 规范性引用文件 GB150-1998 钢制压力容器 DL5053-1996 火力发电厂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设计规程 国务院第344号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危险因素值安全评价对照表 事故危险可能因素L值对照表   表H.3.1 事故危险可能因素L值对照表 L值 事故或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因素(条件范围) 10 1、氨瓶没有取得压力容器许可证。 2、氨瓶设计、制造存在缺陷。 3、氨瓶出口管道有侵蚀、腐蚀、疲劳、蠕变、漏气等现象。 4、氨瓶减压阀损坏。 5、氨瓶出口没有安装压力表。 6、氨瓶已经发生严重的侵蚀、腐蚀、疲劳、蠕变等现象。 7、使用超过检验期的氨瓶。 7 1、氨瓶间没有通风设施。 2、氨瓶超量充装。 3、用其他压力表代替氨压力表,压力表没有制造厂的合格证和铅封。 4、氨压力表量程小于最大工作压力的1.5倍,大于最大工作压力的3倍,精度低于2.5级。 5、氨压力表没有做到每年校验一次。 6、钢印标志不全,不能识别。 7、氨瓶颜色不符合规定。 8、氨瓶发生一般性侵蚀、腐蚀、疲劳、蠕变等现象。 5 1、开启氨瓶出口阀时速度太快,导致出口管道结霜。 2、瓶体经外观检查有缺陷。 4 1、氨瓶标识缺失。 2、氨瓶没有安全帽,瓶外用橡皮圈缺失。 3、氨气区域的安全撤离通道不畅通。 2 1、自然灾害或未知领域引起的事故。 2、存在其它一般性问题。 危险环境作业接触的时间频率与储存量因素E值对照表 表H.3.2 危险环境作业接触的时间频率与储存量因素E值对照表 E值 危险环境作业接触的时间频率与储存量因素 10 每天在氨瓶危险环境中连续长时间作业累计大于8小时;或储存量大于或等于20t。 6 每天在氨瓶危险环境中的作业时间累计4小时; 或储存量大于或大于15t而小于20t。 5 8小时内间断在氨瓶危险环境中的作业时间2小时; 或储存量大于或大于5t而小于15t。 3 每月在氨瓶危险环境中的作业时间小于20小时; 或储存量大于或大于1t而小于5t。 2 偶然在氨瓶危险环境之中作业; 或储存量小于1t。 事故危险严重度因素C值对照表 表H.3.3 事故危险严重度因素C值对照表 C值 危险严重度因素 10 特大人身伤亡事故,死亡10人及以上者。 9 重大人身伤亡事故,死亡3至9人,或死亡和重伤10人及以上;财产、设备直接经济损失2000万元以上。 8 未构成重大人身伤亡的死亡事故(死亡2人,或死亡和重伤5人至9人);财产、设备直接经济损失约500 至 2000万元。 7 未构成重大人身伤亡的死亡事故(死亡1人,或重伤2人至4人);财产、设备直接经济损失约100 至 500万元。 6 重伤事故;财产、设备直接经济损失约10至100万元。 5 轻伤事故;财产、设备直接经济损失约2至10万元。 3 轻微的可恢复的伤害;财产、设备直接经济损失约1至2万元。 2 轻微疾病症状;财产、设备直接经济损失约2万元以下。 管理抵消因子B2值对照表  表H.3.4 管理抵消因子B2值对照表 B2值 管理抵消因子(条件范围) 10 1、没有制订氨气运行和检修操作规程、氨瓶间防火制度。 2、没有按照规定由压力容器检验部门对氨瓶进行定期检验。 3、运行人员和检修人员不了解氨气理化性能,不会操作氨气瓶,操作氨气瓶时没有安全防范意识。 8 1、制定了运行和检修操作规程,但没有严格执行。如,操作人员快速开启氨瓶出口阀门。 2、没有制订氨气泄漏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3、在氨瓶间动火作业不办理“动火工作票”。 4、氨瓶出口压力表没有校验。 5、氨瓶受阳光直接暴晒或受热。 6、空氨瓶和重氨瓶标识不清,没有分开放置。 7、氨瓶保管措施不完善。例如:存放氨瓶的房间敞开,无关人员可以随意进入。 7 1、制定了运行和检修操作规程、氨瓶间防火管理制度,但操作性较差,如:现场没有配备2%硼酸溶液。 2、事故应急预案没有演练。 3、现场没有设立“有毒危险”等安全警示牌。 4、装卸氨瓶时没有做到轻拿轻放,出现撞击、拖拉和倾倒现象。 5、车辆运输氨时,没有严格遵守当地公安部门规定的行车路线和时间。 6、工作人员没有配备防毒面具和橡胶手套。 7、没有定期对员工进行氨气使用知识的培训。 8、运行人员没有每班对氨瓶进行巡视、检查,并做好记录。 5 1、制订氨气运行和检修操作规程、氨瓶间防火制度,并执行。 2、按照规定对氨瓶进行压力容器检验。 3、定期对压力表进行校验。 4、操作人员熟悉氨气理化性能,能熟练操作氨瓶。 5、氨气泄漏事故应急预案认真演练。 6、在氨瓶间动火工作认真执行动火

文档评论(0)

阿宝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