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氨重大危险源评估标准
范围和主要危险有害因素
范围
氨气储存、运输和使用。
主要危险有害因素
上呼吸道损伤、窒息
规范性引用文件
GB150-1998 钢制压力容器
DL5053-1996 火力发电厂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设计规程
国务院第344号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危险因素值安全评价对照表
事故危险可能因素L值对照表
表H.3.1 事故危险可能因素L值对照表
L值
事故或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因素(条件范围)
10
1、氨瓶没有取得压力容器许可证。
2、氨瓶设计、制造存在缺陷。
3、氨瓶出口管道有侵蚀、腐蚀、疲劳、蠕变、漏气等现象。
4、氨瓶减压阀损坏。
5、氨瓶出口没有安装压力表。
6、氨瓶已经发生严重的侵蚀、腐蚀、疲劳、蠕变等现象。
7、使用超过检验期的氨瓶。
7
1、氨瓶间没有通风设施。
2、氨瓶超量充装。
3、用其他压力表代替氨压力表,压力表没有制造厂的合格证和铅封。
4、氨压力表量程小于最大工作压力的1.5倍,大于最大工作压力的3倍,精度低于2.5级。
5、氨压力表没有做到每年校验一次。
6、钢印标志不全,不能识别。
7、氨瓶颜色不符合规定。
8、氨瓶发生一般性侵蚀、腐蚀、疲劳、蠕变等现象。
5
1、开启氨瓶出口阀时速度太快,导致出口管道结霜。
2、瓶体经外观检查有缺陷。
4
1、氨瓶标识缺失。
2、氨瓶没有安全帽,瓶外用橡皮圈缺失。
3、氨气区域的安全撤离通道不畅通。
2
1、自然灾害或未知领域引起的事故。
2、存在其它一般性问题。
危险环境作业接触的时间频率与储存量因素E值对照表
表H.3.2 危险环境作业接触的时间频率与储存量因素E值对照表
E值
危险环境作业接触的时间频率与储存量因素
10
每天在氨瓶危险环境中连续长时间作业累计大于8小时;或储存量大于或等于20t。
6
每天在氨瓶危险环境中的作业时间累计4小时; 或储存量大于或大于15t而小于20t。
5
8小时内间断在氨瓶危险环境中的作业时间2小时; 或储存量大于或大于5t而小于15t。
3
每月在氨瓶危险环境中的作业时间小于20小时; 或储存量大于或大于1t而小于5t。
2
偶然在氨瓶危险环境之中作业; 或储存量小于1t。
事故危险严重度因素C值对照表
表H.3.3 事故危险严重度因素C值对照表
C值
危险严重度因素
10
特大人身伤亡事故,死亡10人及以上者。
9
重大人身伤亡事故,死亡3至9人,或死亡和重伤10人及以上;财产、设备直接经济损失2000万元以上。
8
未构成重大人身伤亡的死亡事故(死亡2人,或死亡和重伤5人至9人);财产、设备直接经济损失约500 至 2000万元。
7
未构成重大人身伤亡的死亡事故(死亡1人,或重伤2人至4人);财产、设备直接经济损失约100 至 500万元。
6
重伤事故;财产、设备直接经济损失约10至100万元。
5
轻伤事故;财产、设备直接经济损失约2至10万元。
3
轻微的可恢复的伤害;财产、设备直接经济损失约1至2万元。
2
轻微疾病症状;财产、设备直接经济损失约2万元以下。
管理抵消因子B2值对照表
表H.3.4 管理抵消因子B2值对照表
B2值
管理抵消因子(条件范围)
10
1、没有制订氨气运行和检修操作规程、氨瓶间防火制度。
2、没有按照规定由压力容器检验部门对氨瓶进行定期检验。
3、运行人员和检修人员不了解氨气理化性能,不会操作氨气瓶,操作氨气瓶时没有安全防范意识。
8
1、制定了运行和检修操作规程,但没有严格执行。如,操作人员快速开启氨瓶出口阀门。
2、没有制订氨气泄漏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3、在氨瓶间动火作业不办理“动火工作票”。
4、氨瓶出口压力表没有校验。
5、氨瓶受阳光直接暴晒或受热。
6、空氨瓶和重氨瓶标识不清,没有分开放置。
7、氨瓶保管措施不完善。例如:存放氨瓶的房间敞开,无关人员可以随意进入。
7
1、制定了运行和检修操作规程、氨瓶间防火管理制度,但操作性较差,如:现场没有配备2%硼酸溶液。
2、事故应急预案没有演练。
3、现场没有设立“有毒危险”等安全警示牌。
4、装卸氨瓶时没有做到轻拿轻放,出现撞击、拖拉和倾倒现象。
5、车辆运输氨时,没有严格遵守当地公安部门规定的行车路线和时间。
6、工作人员没有配备防毒面具和橡胶手套。
7、没有定期对员工进行氨气使用知识的培训。
8、运行人员没有每班对氨瓶进行巡视、检查,并做好记录。
5
1、制订氨气运行和检修操作规程、氨瓶间防火制度,并执行。
2、按照规定对氨瓶进行压力容器检验。
3、定期对压力表进行校验。
4、操作人员熟悉氨气理化性能,能熟练操作氨瓶。
5、氨气泄漏事故应急预案认真演练。
6、在氨瓶间动火工作认真执行动火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项目验收方案及验收方案.docx VIP
- 〖CJJ_T305-2020〗跨座式单轨交通限界标准.docx VIP
- 中心静脉血管通路装置安全管理专家共识解读PPT课件.pptx VIP
- 《面向未来的设计DFX》课件.ppt VIP
- 佳能 iR ADV 4525 4535 4545 4551 黑白复印机英文零件手册.pdf VIP
- 佳能 iR ADV 4525 4535 4545 4551 黑白复印机中文维修手册.pdf VIP
- 华镇语音大脑平台VB6824芯片规格书 Datasheet Ver1-1.pdf VIP
- 抗凝药及抗血小板课件.ppt VIP
- 2025公安遴选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佳能 IR ADV C2030 C2025 C2020 彩色复印机 维修手册.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