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竖井施工施工工艺作业指导书
竖井是隧道附助坑道的一种。是为增加隧道工作面以缩短工期和改善施工通风、施工排水和 施工运输等施工条件所设置的临时性隧道附属工程。也可作为永久性的隧道附属建筑,作为运营 通风、排水和防灾害使用。一般需要提前开工,为隧道施工创造有利条件。
竖井提升系统安装 竖井支模
2.12.1.1 作业内容
1. 洞口及车场布置;
2. 轨道铺设及拆除;
3. 施工通风、排水设施安装及拆除,施工通风排水;
4. 坚井开挖、支护及衬砌;
2.12.1.2 工艺流程 基本作业流程为:测量→钻架就位→钻孔→装药爆破→通风→支护→出碴→下一循环。
2.12.1.3 工序步骤及质量控制标准
(一)施工准备
1. 做好施工现场的“三通一平”——路通、水通、电通与场地平整工作,合理规划施工总 平面布置,确定大临、小临及弃碴场的位置和范围,运输道路的引入和其他运输设施的布置。
2. 备足施工使用的各项材料,使其满足施工要求。
3. 熟悉施工图纸,做好各项技术交底。
4. 做好现场劳动力组织(详见作业组织),准备好各种施工机械,并保证机械的完好率, 使其满足施工要求。铁路隧道坚井提升运输机械通过计算确定,其它机械设备可参考正洞配备。
(二)施工方案的确定 坚井施工方案要参考设计要求确定。竖井施工的隧道一般采用有轨运输方式。
(三)设备选型与配备 竖井提升及悬吊设备的选择通过计算确定。提升方式分为单钩提升和双钩提升,选择提升方
式主要根据隧道施工对提升能力的要求,并考虑提升电能消耗和调绳方便等因素。 用钢丝绳悬吊井内设备系统与提升系统近似。
1. 井架高度(H1 )
H =h +
+ +=D天
(m)
- 124 -1 1 h 2 h 3
- 124 -
式中:h1 —— 井口卸碴台高度(m),吊桶提升为 5~6m,罐笼提升为 0;
h2 —— 提升容器连接装置总高(m);
h3 —— 过卷高度(m),提升速度≤3m/s时,h3 ≥4m;提升速度>3m/s时,h3 ≥6m;
D天 —— 最大提升速度(m/s);
2. 一次提升时间(t)
t=t1 +t2 (s)
式中:t1 —— 次提升运行时间(s);
t2 —— 次提升辅助时间(s)。
(1)吊桶提升
① 双钩
t = 4
H +2H 5
(s)
1 4 υ
② 单钩
t2 = 140~160(s)
t = 8
H +2H 5
(s)
1 4 υ
t2 = 120~140(s)
(2)罐笼提升
① 双钩
② 单钩
t1 =H3 /(υmax /α)
t1 :双面进出车用 15s;单面进出车用 30s。
t1 =2H3 /(υmax /α)
t1 :双面进出车用 30s;单面进出车用 60s。
上式中:H3 —— 提升高度(m);
H4 —— 有稳绳的提升高度(m); H5 —— 无稳绳的提升高度(m); α —— 速度系数,用 1.2;
υ —— 无稳绳的提升速度(m/s),用 1~2;
υmax —— 最大提升速度(m/s),按表 2.12.1-1 选用。 表 2.12.1-1 竖井最大提升速度
竖井深度(m)
υmax (m/s)
备注
罐笼
吊桶
<40
2
0.75
无导向设备
40~100
3
1.50
岩导向设备
>100
6
3.00
岩导向设备
3. 提升容器的容积(V )
(1)吊桶的容积,按装碴生产能力 P(m3/h)选定
① 双钩 V =P·t/(3600k1 ) (m3)
② 单钩 V =P·t/(1800k1 ) (m3)
(2)罐笼的斗车容积,按隧道每班出碴量V1 (m3)选定
① 双钩
② 单钩
V= k2 tV1
3600k1T
V= k2 tV1
(m3)
(m3)
- 125 -1800
- 125 -
式中:k1 —— 容器满装系数,取 0.9~0.95;
k2 —— 提升不均匀系数,取 1.2~1.25;
T —— 隧道每班出碴时间(h),按三班制,每班 5 h;
t —— 一次提升时间(s)。
V1 —— 隧道每班出碴量(m3);
4. 钢丝绳的单位长度重量(Pk )
(1)提升钢丝绳
Pk=
Q1+Q2
110σ -H
m 2
kg/m
(2)悬吊钢丝绳
kP = Q悬
k
kg/m
(3)罐道钢丝绳
110σ -H
m 2
kP = Q拉
k
kg/m
110σ -H
m 2
式中: Q1 —— 提升容器及连接装置的自重(kg);
Q2 —— 提升容器的有效载重(kg);
Q悬 —— 悬吊物的自重和载重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