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水下基槽施工工艺作业指导书
5.3.1 工艺概述 水下基槽为用于预制管段沉放的水中基坑。
一、基槽开挖横断面设计
⑴基槽底宽(一般为管段最大外侧宽度 B 加两侧预留量 2b),b = 1 ~ 2.5m ,根据不同的具 体基础处理方法时,b 可适当加大。
⑵基槽开挖深度确定。
①根据沉管段的纵断面可得出任一位置的沉管底面标高。
②基槽开挖的底部标高原则上是等于沉管段的底面标高,加上基础处理所需高度以及基槽 (疏浚)的精度(一般为±300~500mm)误差,即可得出任一位置基槽开挖横断面的开挖深度。如遇 岩层,尚需确定爆破岩层厚度。
③根据河(海)床基槽的地质条件来进行基槽边坡稳定性分析计算,最后根据沉管段所处位置 的水力学因素(潮汐、淤积和冲刷等)进行修正,最终可得出基槽开挖横断面。典型基槽开挖横断 面见图 5.3.1-1。通常上下层和断面上下游侧坡度会根据实际情况有所不同,但目前国内多数沉 管基槽边坡的上下游坡度设计值相同。
L(m)
2~4m
b B b
图 5.3.1-1 基槽开挖典型断面图
- 463 -图 5.3.1-2 沉管隧道沉管段基槽开挖回填断面图
- 463 -
- 464 -二、基槽开挖纵断面设计 基槽开挖纵断面形状基本上与沉管段的纵断面一致。
- 464 -
准时,临时支座基底标高可作为纵断面设计的控制标高。无临时支座时,以上述开挖深度作为控 制标高。基槽开挖长度即为管段沉放与两岸上段水下对接端面之间纵向里程。
三、基槽开挖平面设计
⑴基槽开挖的平面轴线应与沉管段平面轴线相一致。
⑵基槽开挖的宽度应与沉管段平面轴线相对称,并随沉管段埋设深度以及地质条件对边坡稳 定性要求不同而变化。
⑶若基础处理采用后填法时,基槽开挖平面设计要考虑管段沉放时的临时支座(钢筋混凝土 垫块)设置,在放置临时支座的基槽两侧预留量 b 要适当加宽,以便顺利放置临时支座。采用鼻 式托座对接定位时,每管段需要配置两块临时支座,如不采用鼻式托座而是采用定位梁搭接定位 对接,每管段需要配置四块临时支座。
基槽开挖平面设计时,还要根据管段与岸上段对接要求,以及拉合对接形式,处理好基槽开 挖与岸上段对接区护岸基槽的接口。
四、基槽回淤分析与控制
1.基槽沉积的原因
大多数河流都存在着与沉积物、淤泥和沿河底输送的材料有关的问题,且情况各不相同,形 成材料沉积有四个主要因素,这些因素单独或共同影响着沉积。
⑴河中由于开挖基槽使得河流在基槽部位截面增大,引起水流速减低,造成较原快水流携带 输送的材料及夹杂悬浮状泥砂沉积;
⑵当河水与海水混合时,悬浮在淡水中的沉积物将絮凝而沉到底部,形成薄薄的一层泥。以 后的潮汐再在上面沉积更多泥层,结果不断增大的重力使泥层固结。此时需要采取清理系统频繁 地清理基槽。这种情况取决于沉积和固结速度及浚挖基槽暴露后潮汐的次数。
⑶在大流量和高流速水道中,可能存在着沿河底携带输送的材料(砂、卵石之类),这些材料 很容易在已浚挖好的基槽中沉积。
⑷在某些条件下,工程进行的一些活动或在工程附近的作业都可能增加沉积量。例如打设隧 道下面的基础桩(振动)很可能影响基槽其余部分悬浮沉积物的浓度。
2.淤泥沉积造成的问题
基槽沉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沉积的物质材料也各种各样(如软泥,砂石、海藻及贝壳等)。 尽管影响程度不同,但对沉管隧道施工来说,淤泥沉积可造成以下问题:
⑴船坞内的淤泥沉积;使管段陷入淤泥而影响管段起浮,此时需要仔细将其挖除;
⑵淤泥沉积使基槽深处水的比重增加,这会降低管段沉放位置上抗浮力的安全程度。在有些 情况下,为了消除这一影响不得不增加压重,导致费用增加;
⑶在管段底板压砂以前,沉积在管段顶部的淤泥会给管段增加额外的荷载,会危及临时支承 结构,此时可通过减少压载重量和准确量测支承结构的受力来控制;
⑷底板下的空隙被浓度极大的淤泥迅速填满,以致于在潜水员的协助下也难进行喷砂、压砂 之类的基础处理作业;
⑸在沉管段两侧的淤泥会妨碍管段下水压与潮汐变动水位间孔隙水的平衡,也会危及临时支 承结构;
⑹如果在构筑砂石垫层基础中夹有淤泥层。则在隧道运营后,会因淤泥的固结变形导致隧道 管段不均匀沉降。在管段中产生较大弯矩,严重时导致管段开裂;
⑺进行基础处理时,如回淤过于严重,会影响砂基础的强度。
3.防止淤泥沉积的对策
⑴防止淤泥沉积的办法最好是在管段沉放和基础处理作业时采取一些措施,避免淤泥沉积或 一旦发生沉积即应立即清除。主要方法有:
对隧道穿越的河流进行详细的水文勘测,如水的流速、潮汐的变化,水流中泥砂的含量等。
并会同泥砂方面专家做好河流中泥流,泥砂数量及质量的预测工作,以便制订管段沉放及基础作 业的详细计划。在江河入海口尽量避免在涨潮期进行管段沉设,因海水与淡水的混合会使水中悬 浮物絮凝。
⑵精心组织基槽开挖和管段沉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仁爱版初中英语九年级上册全册教案.pdf VIP
- 新建热网首站项目土建施工和设备安装工程技术方案.pdf VIP
- 故障码详解.ppt VIP
- NB-T11409-2023水电工程费用构成及概(估)算费用标准.docx VIP
- 导弹的诞生和发展教学课件PPT.ppt
- 发电厂和变电站工作票填写规范培训教案详解.ppt VIP
- 注册土木工程师(水土保持方向)案例题整理.docx VIP
- 系统架构设计:构建高可用、可扩展的IT系统培训课件.pptx VIP
- 河堤开挖出水池出水箱涵穿堤管道施工方案样本.doc VIP
- 人教版(PEP)新教材小学一年级英语上册Unit 2My first class 复习课件.ppt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