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节 中国电影史演示文稿.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周璇 一代歌后,号称“金嗓子” ,一生共出演了40多部影片,并主唱过电影主题曲和插曲100多首,代表作有《马路天使》、《忆江南》等。 1957年 周璇在拍戏时旧病复发,被送入精神病医院,最后,在挣扎中因脑炎而离开了人世,享年39岁。 周璇扮演者 张柏芝 吴倩莲 叶璇 李香兰 本名山口淑子,生于辽宁省抚顺市,祖籍日本,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著名歌手和电影演员。 她是日本人一手制造的伪中国演员,拍摄宣传日本的远东政策的影片来慰问日军,成为日本方面所需要的伪满中国的对日亲善使者,但这些却不足以抹杀她在艺术上的全部成就。 代表作有《何日君再来》、《苏州夜曲》和《夜来香》。 第五章 1950-1959年 从头再来 分开旅行 50年代,由于历史原因,中国电影开始出现明显的地域分野。   同其他企业一样,内地旧有的电影公司开始经历从公私合营到完全国有的转变,整个电影的市场运营机制也随之改变,国有的收购包销取代了以往的票房回收。电影产业随着革命的年代开始翻天覆地,作品的视野、内容连同创作者一起发生改变。 谢晋 (1923—2008) 1923年出生在浙江上虞县一个书香门第。 其从影50年来的二十多部作品几近一本五十年代以来社会起落的大事记。现实主义电影的集大成者,被归为“第三代”。 1951年执导了第一部作品《控诉》,1957年执导了在海内外反响巨大的《女篮五号》。 1986年的《芙蓉镇》成为谢晋导演生涯最重要的作品。 《女篮五号》(1957年) 是新中国拍摄的第一部体育题材彩色故事片 。 影片围绕篮球运动员田振华一生的经历和林洁、林小洁母女的不同境遇,揭示了解放前后体育运动员的不同命运。不但题材新颖,角度也有独到之处,已经显露出后来谢晋电影中一贯的“个人命运和大时代背景”紧密结合的特点。 于1957年获第6届世界青年联欢节举办的国际电影节银质奖章,1960年获得墨西哥国际电影节银帽奖。 《芙蓉镇》(1986年) 表现了各式人物在历史面前的真实面目,发出对人性的呼唤和对美好感情的讴歌 。 本片于1987年获第七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广播电影电视部 1986-1987年优秀影片奖; 1988年先后获第二十六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水晶球奖和第三十三届西班牙瓦亚多利德国际电影节评委特别表彰奖和观众奖; 1989年获法国第五届蒙彼利埃国际电影节金熊猫奖,捷克斯洛伐克第四十届劳动人民电影节荣誉奖。 第六章 1960-1969年 急刹车与快起步 进入60年代,内地的电影制片厂制度已经完全确立,机制成熟,运转正常。随着新中国一起成长起来的一批新电影人,开始发挥各自的能力,一批既符合当时需要,又具备创作风格的影片自然产生。《刘三姐》、《李双双》、《小兵张嘎》、《地道战》、《冰山上的来客》、《大闹天宫》等作品的出现,证明了60年代内地电影也不乏娱乐性因素以及创作者的个人色彩。当人们期待着更多具备水准的电影问世的时候,一场浩大的政治运动却让一切化为泡影。 《刘三姐》(1960年) 导演 苏里 影片取材于广西民间传说,是新中国第一部音乐风光故事片,片中悦耳动听的歌声与美丽的桂林山水完美的融合在一起,为影片增添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黄婉秋饰演刘三姐 《冰山上的来客》(1963年) 导演 赵心水 是中国电影当之无愧的经典之作,《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怀念战友》、《冰山上的雪莲》、《帕米尔的雄鹰》等插曲久唱不衰。这部影片既有一般反特片的特点,更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色彩,将浪漫主义和写实主义唯美结合,在侦察与反侦察、围剿与反围剿之外,留给观众最深印象 的应该是在冰山上培植 的那朵爱情的雪莲。 该片曾获1964年长春 电影制片厂“小百花奖” 的最佳导演奖。 《小兵张嘎》(1963年) 导演:崔嵬、欧阳红樱 这是一部很有特色的儿童军事题材影片。它通过寓意丰富的细节安排和少年儿童所特有的心理活动的描写,真实自然地塑造了一个性格鲜明的少年英雄形象。张嘎及片中其他几个纯朴儿童的形象,整整影响了一代小观众。 本片导演手法纯熟,画面流畅 而富有韵味,在同类题材的电 影创作中具有典范意义。 第七章 1970-1976年 前路更漫长 对内地的观众而言,这个时期的电影记忆完全近乎空白,除了样板戏电影就是类似样板戏的电影。像《创业》这样的描写石油工人奋斗的“主旋律”电影,都会被迫戴上政治批判的牌子。唯一不同的记忆,也许只有革命少年潘冬子帽子上那颗“闪闪的红星”。1976年,“四人帮”下台,长达十年的“文革”宣告结束。对眼前一片荒芜的内地电影人来说,显然前路会更加艰辛漫长。 《闪闪的红星》(1972年) 导演:李昂 、李俊 根据李心田同名小说改编。一部家喻户晓的优秀的儿童片,它以在30年代艰

文档评论(0)

a1335558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