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教学课件2.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节?义和团运动 《军国民篇》:“甲午一役以后,中国人士不欲为亡国之民者,群起以呼啸叫好……未几有戊戌变法自强之举,此振兴之自上者也;逾年有长江一带之骚动,此奋起自下者也。同时有北方诸省之乱,此受外族之凭陵,忍之无可忍,乃轰然而爆发者也。” 关于义和团的评价 陈独秀《克林德碑》:道教、佛教、孔教、中国戏、守旧党 陈独秀: 《错误的观念》 阅读书目:《义和团运动的起源》、《历史三调:作为事件、经历和神话的义和团》、《义和团运动史研究》。 一、维新运动的反动 李剑农《中国近百年政治史》:从戊戌年秋间到庚子年夏间,可称之为维新变法的反动时期。反动的事实以所谓“戊戌政变”开幕,以义和团大闹北京收场。 “甲午之丧师,戊戌之变政,己亥之建储,庚子之义和团,名虽四事,实一贯相生,必知此而后可论十年之朝局。” 创千古未有之奇闻,非左非邪,攻异端而正人心,忠孝节廉,只此精诚未泯;为斯世少留佳话,一惊一喜,仗神威以寒夷胆,农工商贾,于今怨愤能消。徐桐 二、近代教案的产生 1870年,天津爆发了震惊中外的“天津教案”。 1898年,四川大足县余栋臣率众在龙水镇发动反洋教斗争,起义军发布檄文,痛斥列强“占上海”、“割台湾”、瓜分中国的罪行,号召人民用武力驱逐洋人出境,提出了“顺清灭洋”、“除教安民”的口号。 教案的产生,一些是出于习俗和传言,二是出于经济上的压迫。 “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天无雨,地焦干,只因鬼子止住天。天爷恼,仙爷焕,一同下山把道传。神出洞,仙下山,附着人体把拳玩。掀铁路,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船。大法鬼,心胆寒,英美德俄尽萧然。洋鬼子,都杀尽,大清一统定江山。” 三、义和团的兴起 1、义和团的起源 义和团是在民间秘密会社、武术团体、乡团等群众组织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 1899年,山东巡抚毓贤承认义和拳为民间团练,改称“义和团”;1900年4月,清政府发布上谕,承认义和团为合法的自卫团体。 2、义和团在山东的兴起 “义和团,起山东,不到三月遍地红。孩童个个拿起刀,保国逞英雄。” 3、直隶和京、津地区义和团运动的蓬勃发展 天津的义和团 义和团旗帜 四、义和团成分、组织、口号 红灯照则“皆处女为之,亦安炉奉香。每出行,数十为群,左手执帕右执扇,皆红色,拦街舞蹈,若跑秧歌状。前后以黄衣力士护卫,遇行人必使面壁长跪,俟其过尽乃行。其附体之神,则有樊梨花、穆桂英、张桂兰、刘金定等。” 各地义和团一般以“坛”或“厂”为基本单位,基本上是一村一镇组成一个坛口,没有统一的领导,带有明显的分散性。没有固定的信仰,只有“神灵附体”、“刀枪不入”等迷信思想基本相同。 “多神崇拜” 《请神咒》:“天灵灵、地灵灵,奉请祖师来显灵:一请唐僧猪八戒,二请沙僧孙悟空,三请二郎来显圣,四请马超黄汉升,五请济颠我佛祖,六请洞宾柳书精,七请飞标黄三太。” 流行的义和团传单 “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 《刘青田碑文》:“最恨和约,误国殃民,上行下效,民怨不伸。” “洋鬼子,全杀尽,大清一统万万年”;“烧铁路,拔电杆,海中去翻火轮船”。 “扶清灭洋” 这一口号虽然触及了当时的救亡主题,但更多的却是反映了义和团盲目排外的落后性;这一口号是在清政府准备招抚义和团以后才广泛使用的,也表明义和团对清政府顽固守旧的本质认识不清。 容闳:“汝以义和团为乱民乎?此中国之民气也。民无气则死,民有气则生,动为生气,从此中国可免瓜分之局。纳民气于正轨,此中国少年之责也。” 五、义和团运动失败的原因 第一、盲目排外。 第二、封建迷信。 第三、分散性,没有统一的组织。 第四、对封建顽固派的反动本质认识不清。 第三节 抵制美货和收回利权运动 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初步发展 二、抵制美货和收回利权运动 1、 拒俄运动 “拒俄义勇队”:“徒言无益,学生不自担任,但责望于人,非所以为国民也。宜自行组织义勇队以抗俄,并为国民倡”,“唤起国民铁血之气节。” 2、抵制美货运动 “中美华工条约” 抵制美货,可鼓民气;可结民力;可资商业;可联络全国,为日后自治自立打下基础;可收回已失利权。 3、收回利权运动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照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原理,一个社会的经济基础决定一个社会的上层建筑……上层建筑是保护经济基础的,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照这个意义说,经济基础是体,上层建筑是用。洋务派的主张实际上是要以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的工业科技为中国的封建主义服务,这在理论上是行不通的,在实际上也是不可能的。” 二、辛酉政变 1861年11月2日,那拉氏和奕訢下令逮捕八大臣,发动宫廷政变。载淳正式登基,废除“祺祥”年号,改明年为同治,由两宫太后在养心殿垂帘听政。 辛酉政变标志着洋务派在清政府中占据了主导地位。此后,清政府的外交政策发生了显著变化。 总理各国事

文档评论(0)

a1335558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