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肖邦圆舞曲的创作风格及演奏特点分析
--以#c小调圆舞曲为例
摘要:《#c小调圆舞曲》具有浓郁的民族性,其节奏近似波兰的玛祖卡舞曲,是一首典型的圆舞曲抒情诗,最能体现肖邦的个性及民族性。本文在详细介绍肖邦圆舞曲及#c小调圆舞曲创作背景的基础上,从节奏、旋律、和声等方面分析了其创作特点,并结合自身实际分析了其演奏方法和技巧,最后从旋律、意境、形式、爱国主义情操等方面总结了肖邦圆舞曲的美学意义。
关键词:肖邦;#c小调圆舞曲;创作特点;演奏特点
目录
TOC \o 1-3 \h \z \u 第一章:概述 2
第一节 肖邦圆舞曲产生的背景研究 2
第二节 #c小调圆舞曲创作的背景 4
第二章:#c小调圆舞曲的创作风格 4
第一节 创作风格: 4
1节奏 4
2 旋律 5
3 和声 6
第二节 悲情性与抒情性 6
第三章:#c小调圆舞曲演奏特点 8
第一节 演奏方法 8
第二节 表达技巧 10
结语:肖邦圆舞曲的美学意义 11
参考文献 13
致谢 15
第一章:概述
第一节 肖邦圆舞曲产生的背景研究
肖邦一生中总共创作了21首 圆舞曲,从表达形式上来说可分为两大类别:一类是把实际的舞蹈加以理想化的作品, 另一类则为圆舞曲形式的 抒情诗。如:《降E大调 华丽大圆舞曲》,《降D大调“小狗”圆舞曲》属等作品属于前一种类型,而《升c小调圆舞曲》等作品属于后一类。
肖邦圆舞曲一向以优美、高雅、华丽而著称,但由于节奏变化复杂,因而并不适于实际的舞蹈。在属于第二大类的抒情诗式的圆舞曲中,往往可以发现类似 玛祖卡舞曲般的节奏,这是由于肖邦始终保持着浓厚的 斯拉夫民族情调的缘故。肖邦的圆舞曲在演奏技巧上相对比较简单,内容也较为通俗易懂,所以为一般人所喜爱。
弗雷德里克· 弗朗西斯克·肖邦(Fryderyk Fanciszek Chopin,1810-1849)伟大的 波兰音乐家,自幼喜爱波兰 民间音乐,在七岁时写了 《波兰舞曲》,八岁登台演出,不满二十岁已成为 华沙公认的 钢琴家和作曲家。后半生正值波兰亡国,在国外渡过,创作了很多具有 爱国主义思想的 钢琴作品,以此抒发自己的思乡情、亡国恨。其中有与波兰民族解放斗争相联系的英雄性作品,如: 《第一叙事曲》、《bA大调 波兰舞曲》等;有充满爱国热情的战斗性作品,如 《革命练习曲》、《b小调 谐谑曲》等;有 哀恸祖国命运的悲剧性作品,如《降 b小调奏鸣曲》等;还有怀念祖国、思念亲人的幻想性作品,如不少 夜曲与 幻想曲。
肖邦一生不离钢琴,所有创作几乎都是 钢琴曲,被称为“ 钢琴诗人”。他在国外经常为同胞募捐演出,为贵族演出却很勉强。1837年严辞拒绝沙俄授予他的“俄国皇帝陛下首席钢琴家”的职位。 舒曼称他的音乐象“藏在花丛中的一尊大炮”,向全世界宣告:“波兰不会亡”。肖邦晚年生活非常孤寂,痛苦地自称是“远离母亲的波兰 孤儿”。他临终嘱附亲人把自己的心脏运回祖国。
第二节 #c小调圆舞曲创作的背景
这是肖邦在去世前两年创作的,具有浓郁的民族性,其节奏近似波兰的玛祖卡舞曲,是一首典型的圆舞曲抒情诗。最能体现肖邦的个性及民族性的圆舞曲,任何人都肯定会说是这首《升c小调圆舞曲》。本曲作于1846—1847年,节奏近似马祖卡舞曲,但完全不是为舞蹈伴奏的舞曲,而是真正的圆舞曲抒情诗。本曲是肖邦去世前两年完成的,隐含着他对生命的认识。舒曼曾把肖邦的圆舞曲称为“心灵的圆舞曲”,该说法对于本曲而言是再确切不过了。乐曲为三段体式,无序奏。一开始便是流露着一丝忧伤的第一段主旋律,仍然具有肖邦那轻柔、飘逸的性格特征,可见作者对美好生活仍有一线憧憬。第二段为急速的连动,似滚珠落玉般晶莹剔透。但这不是肖邦以往作品中那种华丽的风格,而是充满着一种无奈的旋律,仿佛是作者在倾诉他孤寂的晚年生活。当时,久居异乡、孑然一身的肖邦身染重病、无依无靠,其心情之忧郁可想而知。中段转为降D大调,多少明朗了些,但是很快又出现郁闷的气氛。在回旋连动过后,反复开头的主旋律,最后全曲在焦躁不安中终了。
第二章:#c小调圆舞曲的创作风格
第一节 创作风格:
1节奏
肖邦在圆舞曲节奏中经常采用“Rubato” 弹性节拍。这种节拍的特点是基于音乐的呼吸和韵律,“宽紧带”似的自由伸缩随之出现,也就是左手的严格节拍与右手的自由节拍相结合,某个地方拖下的时值在其它地方利用抢板补偿,这个特点在肖邦圆舞曲节奏中非常显著。如肖邦在《升C 小调圆舞曲》 (作品64 之2 ) 中采用的自由速度(rubato),指的是右手节奏时运用自由的旋律,伴以左手的则是严格节拍。
2 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