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七大茶类品鉴
一、鉴茶“八因子”
嫩度: 茸毛、锋苗、白毫
条索: 松紧、弯直、壮瘦、圆扁、轻重
色泽: 色泽一致、光泽明亮、油润鲜活
净度: 纯净、夹杂物
香气: 高低、强弱、纯正与否、持久时间
滋味: 浓、强、鲜、醇、苦、涩、粗、异
汤色: 色度、亮度、浑浊度
叶底: 整碎、嫩度、色泽、匀度
二、干茶品鉴要领:
(一)干茶外形评语(嫩度、条索、净度)
细嫩:叶芽细嫩,显毫。
紧秀:鲜叶嫩度好,条细而紧且秀长,锋苗显露。
紧结:嫩度低于细紧,结实有锋苗,身骨重。
紧实:紧结重实,嫩度稍差,少锋苗。
粗实:原料较老,已无嫩感,条索粗大,稍感轻飘。
心芽:尚未发育开展成茎叶的嫩尖,一般茸毛多而成白色。
显毫:芽叶上的白色茸毛称“白毫” ,芽尖多而茸毛浓密者称“显毫” ,毫有金黄、银白、灰白等色。
细紧:条索细长卷紧而完整。
壮结:条索壮大而紧结。
身骨:叶质老嫩、叶肉厚薄、茶身轻重。一般芽叶嫩、叶肉厚、茶身重的为好茶。
重实:条索或颗粒紧结,以手权衡有重实感,一般是叶厚质嫩的茶叶。
匀齐:茶叶形状、大小、粗细、长短、轻重等相近。
光滑:形状平整,质地重实,光泽发亮。
扁平:扁直坦平。
短碎:面长条短,碎末茶多,无整齐匀称之感。
露筋:叶柄及叶脉因揉捻不当,叶肉脱落,丝筋显露。
黄头:粗老叶经揉捻成块状,嫩度差,色泽露黄。
(二)干茶色泽评语
墨绿:色泽深绿泛黑,匀称光滑。
绿润:色绿而鲜活,富有光泽。
灰绿:色泽绿中带灰。
铁锈色:色泽深红而暗,无光泽。
青绿:色泽绿中带青,光泽稍差。
砂绿:如蛙皮绿而油润,为优质乌龙茶的色泽。
青褐:褐中泛青。
乌润:色黑而光泽好。
1
枯暗:叶质老,色泽枯燥且暗无光泽。
花杂:叶色不一,老嫩不一,色泽杂乱。
猪肝色:色泽红而带暗,像猪肝的颜色。
棕色:色泽棕色带红,叶质较老。
(三)七大茶类干茶外形评点:
茶类
上品
中品
下品
白茶
毫多而肥壮、叶张肥嫩;毫
毫芽瘦小而稀少;叶面铁板
叶张老嫩不匀, 混杂有老叶; 叶面
色银白有光泽、 叶面灰绿(叶
色;叶片摊开、折叠、弯曲
黄、黑、红色及蜡质色泽的最差;
背银白色)或墨绿;叶态平
不规整、大小参差、断碎
伏舒展、叶缘重卷、芽叶连
枝稍微并拢、叶尖上翘不断
碎
绿茶
叶细嫩或肥嫩,含芽率高;
叶尚嫩,以一芽二、三叶为
叶欠嫩欠匀,芽少,以较成
色泽嫩绿或翠绿;有些因为
主,兼有嫩的单叶;芽稍显
熟的呈展开状的叶片为主;
批白毫而呈银绿色
瘦;色泽以深绿为主,白毫
色泽黄中稍带绿,常显枯,
较少
无白毫
黄茶
茶芽肥壮,满批茸毫,色泽
芽欠肥壮,有茸毫,色泽暗
芽瘦弱,有茸毫,色灰暗
金黄或黄绿、嫩黄
绿
青茶
优质的直条形茶条索肥壮、
条索尚紧,色泽黄绿或黄褐
低档的乌龙茶条索松弛;低
(乌龙茶)
结实、弯曲,优质的卷曲形
档的乌龙茶色泽呈乌褐色、
茶条索壮实;优质乌龙茶色
褐色、枯红色、赤色等
泽砂绿乌润或青绿乌褐
红茶
条索紧细、匀齐;色泽乌黑
条索尚紧细、尚匀齐;色泽
大小长短不均,外形粗糙、
油润,芽尖呈金黄色
乌黑,芽茶较少
杂质多;叶色暗黑,芽尖发
黑,或者芽叶呈青灰色、银
白色,粗老叶色泽枯红
黑茶
茯茶砖面色泽黑褐,掰开砖后“发花”茂盛;黑砖茶砖面平整,花纹图案清晰,棱角分明,
厚薄一致,色泽黑褐,砖内无黑霉、白霉等,可以有“金花”
;千两茶茶柱紧实,色泽黑褐
有光泽,可以有“金花” ;天尖茶色泽乌黑油润,陈茶有“樟”香味。
花茶
以绿茶为原料的色泽要求嫩绿、黄绿、有光泽的为好,夏秋茶比较枯绿、欠油润,秋茶尚
好些,陈茶灰暗。原料茶一般而言,春茶条索应紧结重实,夏秋茶要较轻瘦或粗松。高档
茶要求芽毫多且肥壮。净度要求干净匀整,不能掺杂非茶类夹杂物。
三、茶汤香气品鉴要领
(一)香气品评:
茶汤香气品评要领:
( 1)最适合闻茶香的叶底温度是 45℃~ 55℃。
2)闻香时的每段嗅香时间最好是2~ 3 秒,不易超过 5 秒或小于 1 秒。
3)闻香时宜将整个鼻部探入杯内,但呼吸换气不能对着茶杯,以防异味冲淡茶香浓度。
( 4)冬天时闻香速度要快,夏天可以在泡茶后 3~ 5 分钟再嗅香。
2
茶汤香气品评角度:
1)香气高低:
纯:香气纯正,没有其他异味;浓:香气高长,浓烈;
鲜:香气清鲜,有醒神爽快之感;清:清爽新鲜之感;
平:香气平淡,无杂异气味;
粗:感觉糙鼻,有时感到辛涩,属老叶粗气。
2)纯正程度:以高锐、鲜爽、浓烈、持久、纯正、无异味为佳。凡高香茶、新茶、足火茶,嗅之必然香气高、气味正;劣质茶、陈茶或水分多的茶则香气淡薄、低沉,而且夹杂异味。
茶汤香气评语
甜香:香气高而有甜感,似足火甜香。纯正:香气纯净,不高不低,无异杂味。清香:清纯柔和,香气欠高,但很优雅。幽香:茶香优雅而文气,缓慢而持久。清高:清香高爽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