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一轮分析选修一经典试题集锦.docxVIP

高三历史一轮分析选修一经典试题集锦.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选修一重大改革冋眸2010各地高考模拟题汇编 1、(2010常州-?模)阅读下列材料:(12分) 材料一:其一:你们这些财物山枳、丰衣足食而且有余的人,应当抑制你们贪婪的心情,压制它,使它平衡。 其二:我手执一个有力的盾牌,站在两个阶级的前面,不许它们任何一方不公平地占着优势。 其三:我制定法律,无分贵贱,一视同仁。按照正义,人人各得其所。 ——梭伦 材料二: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 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巡礼者不足多。 ——商鞅 材料三:(康有为说)泰西讲求三百年而治,日本施行三十年而强,吾中国国土Z大,人民Z众,变法三年可以自立, 此后则蒸蒸日上,富强可驾力国。 ——《戊戌变法》 材料四:戊戍变政,首在裁官。京师闲散衙门被裁者不下十余处,连帯关系,因Z失职失业者将及力人,朝野震骇…… ——《梦蕊亭杂记》 请回答: (1) 依拯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梭伦改革的出发点是什么?(2分) (2) 根据材料二、三,分别指出商鞅、康有为为什么能取得最高统治者支持?(3分) (3) 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的性质分別是什么?两场改革对社会发展的主要作用分别是什么?(4分) (4) 据材料一、四分别指出两场改革一成一败的主要原因。从中你得出什么启示?(3分) 答案:(1)出发点:缓和贵族与平民矛盾,维护奴隶制统治;振兴雅典城邦。(2分) (2) 商鞅:阐述法家理论;列举历朝兴亡史实。(2分) 康有为:以西方、日本变法取得成功为例证。(1分) (3) 性质:梭伦改革是奴隶主阶级的改革运动;商鞅变法是地主阶级的改革运动。(2分) 作用:梭伦改革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商鞅变法推动了封建制的确立。(2分) (4) 梭伦:中庸,缓和矛盾,取得广泛的支持;仃分) 康有为:过于激进,激化矛盾。(1分) 启示:注意改革的策略(渐进性、不急于求成等,意思相近者酌情给分)。(1分) 2、(2010苏北四市二调)?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周室微,诸侯力政,争相并。秦僻在雍州,不与中国诸侯之会盟,夷狄遇之。 —司马迁《史记?秦木纪》 【材料二】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三】 检索传I比文献,对秦国最恰如其分的评价是“虎狼Z国”……秦朝速亡,则乂与其“虎狼Z国” 的特性有关。秦是从兼并统-战争中发展起来的。但是,“虎狼Z国”的传统并没有因秦的统-而有所改变。 —刘徳増《虎狼之国一秦国》 请回答: (1) 据材料一,秦国在西部崛起时而临怎样的形势,当时秦国的政治处境如何? (3分) (2) 材料二所指的是商鞅变法的哪一项内容?这一描施对秦国IU制度的冲击突岀表现在哪一方面?(3分) (3) 据材料三,秦形成“虎狼之国”的特性与材料二的改革措施有何关系?秦统一后继续保持“虎狼之国”的传 统,产生了怎样的严重后果?(4分) 答案:(1)王室衰微,诸侯争霸。(1分)偏远落后,不被中原各国看重(政治、外交地位卑微)。(2分) (2) 军功爵制。(1分)废除世卿世禄制度;军功地主势力上升。(2分) (3) 奖励军功增强了秦军的战斗力,养成了秦军好勇斗狠的特性。(2分)实行暴政,二世而亡。(答具体内容也可) (2分) 3、(2010南京二模)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刑生力,力生强,强生威,威生徳,徳生于刑。 ——《商君书?说民》 材料二: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令行于民期年, 秦民之.国都言初令Z不便者以千数。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Z不行,自上犯Z。”将法太子。太子,君嗣也, 不可施刑,刑英傅公子虔,黔英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秦民初言令不便者有来言令便者,卫鞅曰“此皆乱 化之民也”,尽迁之於边城。其後民莫敢议令。 一《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三:秦孝公任商鞅,……(商鞅)于是诱三晋之人,利其田宅,复三代无知兵事,而务木于内,而使秦人应敌 于外。故废井田,制阡陌,任其所耕,不限多少。孝公十二年Z制。数年ZI可,国富民强,天下无敌。 ——《通典卷一 ?食货》 材料四:弃道而用权,废德而任力,悄法盛刑,以唐戾为俗,欺旧交以为功,刑公族以立威,无恩于百姓,无信于 诸侯。人与之为怨,家与之为仇。故孝公卒之日,举国而攻之,东西南北莫可走,仰天而叹:“嗟乎!为政之弊至于 斯极也!”卒车裂族夷,为天下笑。斯人自杀,非人杀之也。——《盐铁论?非鞅篇》 (1) 据材料一指出商鞅的思想主张。(1分) (2) 据材料二概括商鞅是如何实践其思想主张的?(4分) (3) 据材料三和材料四,指出商鞅变法和商鞅个人的结局。这种结局分别说明了什么?(5分) 答案:.(1)主张:用严刑峻法治理国家或法治。(1分) (2) 实践:严格(什伍)户籍制度;实行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