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特种水产养殖学 主讲:王秀英 第六章 鳗鲡的养殖 我国淡水鳗鲡主要有2种,即鳗鲡和花鳗鲡。 另外,在台湾北部有双色鳗鲡,在云南怒江发现有云纹鳗鲡。 在我国的分布,北起鸭绿江,南至海南岛,东起台湾省,西达长江上游,几乎遍及所有江河湖泊。特别是台湾、广东、福建、浙江、江苏及上海市分布广。 第一节 生物学特性 一.形态特征 鳗鲡呈蛇形,前部近圆桶状,后部稍侧扁。 头部似略平扁钝锥形,吻突出稍圆。 眼小,口大。 鳞细小埋于皮内。 体表分泌大量粘液。 胸鳍、背鳍、臀鳍、尾鳍,无腹鳍。 体背部灰黑色,腹部白色。 二.生活习性 1.水温 鳗鲡在水温为4-38℃均可生存 适宜水温为10-30℃ 春季水温上升到12℃时,开始摄食 在水温24-30℃时,食欲旺盛、生长快速 进入冬季,水温降至10℃以下时停食 当日温差大于3℃即可引起摄食失常 2.溶氧量 鳗鲡有一特殊的辅助呼吸器官,即皮肤。 皮肤能在湿润的环境下直接从空气中获得氧气。 池塘溶氧量 3-5mg/L时最适宜 低于 0.7mg/L时开始浮头 降到 0.15mg/L 便窒息死亡 3.盐度 鳗鲡是广盐性鱼类,在海水中繁殖,在淡水中生长。 可在盐度为 0—30.3 的水中生活。 4.pH值 能适应的pH值范围为6.5-8.0 适宜pH值为7.0-7.5 极端pH值为低于2.5和高过11.0 5.游离NH3、 NH4+-N、 NO2--N 游离NH3超过0.01mg/L ,NH4+-N和NO2--N超过1.0mg/L,摄食将受影响,饲料转化率降低,阻碍呼吸功能,引起鳗鲡生长减慢。 6.其他 鳗鲡有趋弱光性、趋流性、聚群性。 三.生活史 一般认为,在淡水中雄鳗生活2~3 年,雌鳗生活3~4 年后,开始降海生殖洄游。 于秋冬季成群降海,进入海水后性腺开始发育,到达产卵场性腺成熟后,开始产卵。 目前还没有人在海洋中发现过鳗鲡的交配、产卵和孵化过程。 鳗鲡的受精卵随海流漂浮,孵化出白色透明的幼体(刚孵出的体长约3mm),卵黄完全吸收后,幼体呈长扁形的柳叶状,即柳叶鳗。 柳叶鳗随海流漂向近海,当进入沿岸河口水域时,幼体变态为透明圆柱形,称玻璃鳗或白仔鳗或鳗线(体长5-6cm,体重0.1-0.2g),并伺机上逆江河进入淡水发育阶段。 幼鳗进入淡水后身体会出现黄黑色斑点,通常被称为黄鳗。 黄鳗阶段主要是体重与体长的增加,并开始性分化,因此被称作营养期。 黄鳗在淡水中发育到一定阶段,体色由黄变成银色,这时的鳗鲡被称为银鳗。 在体色变化的同时,鳗鲡开始适应海水生活,生殖腺开始发育并过渡到性成熟,故银鳗阶段被称作生殖期。下海进行繁殖。 四.摄食 鳗鲡为肉食性鱼类。 白仔鳗主要摄食浮游动物轮虫、水蚤、丝蚯蚓、水生昆虫幼体、贝类、有机碎屑等。 幼鳗和成鳗喜食小鱼、小虾、蟹、螺、蚌、动物尸体等。 鳗鲡眼近视,觅食靠嗅觉及味觉,一般在夜间觅食。 遇到大型食物时,经常出现群食现象。 对突发性声响和低频振动很敏感。 由于外来刺激引起个别鳗鲡吐食,往往会导致群体吐食。 在人工饲养中,突然改变饲料会导致鳗鲡不摄食。 当饥饿时,出现残食现象。 五.生长 鳗鲡生长可分为三个阶段: 体重100g以下,快速生长阶段; 体重100-250g 生长较平稳; 以后 进入缓慢生长阶段。 性别差异也会影响鳗鲡的生长速度。 野生鳗,要生长3-4年才能达到上市规格。 人工养殖鳗,从鳗苗到200g左右的商品鳗只需要1-2年。 六.繁殖习性 鳗鲡不能在淡水中成熟产卵,需降海洄游才能繁殖。 目前对鳗鲡的繁殖过程、生殖机理、幼鳗发育还不完全清楚。养殖的鳗鲡种苗均来自天然捕捞。 第二节 白仔鳗的采捕和暂养 一.天然苗的产地 从海里孵出的白仔鳗漂流到达各地河口,如我国的广东、福建、浙江、江苏、辽宁、台湾等省,还有日本、韩国、泰国、菲律宾等国都是鳗鲡的天然白仔鳗产地。 二.白仔鳗的采捕 1.鳗苗汛期 从海里孵育的白仔鳗洄游,当大量涌向河口时,即称鳗苗汛期。 每年汛期来临,当水温上升到10℃以上时,鳗苗溯河进入淡水。 各地鳗苗汛期有自南至北明显推迟的特点。 台湾10月底左右见苗 广东韩江11月底-12月初见苗,2月为最高峰 浙江钱塘江口、江苏、上海长江口一带汛期在1-5 月间,高峰期在3-4 月 北方省市,鳗苗3月开始出现,4-5月达到高峰。 2.鳗苗采捕 方式: 三角推网或手抄网,河口沿岸及浅水滩处 定置张网,较宽较深的海湾 灯光诱捕等 三.白仔鳗的暂养 白仔鳗捕获后,应放入水泥池或网箱中暂养几天。 一方面,可以逐级淡化海水,使鳗苗适应在淡水中饲养;另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智能制造精益生产与智能制造的融合.pptx VIP
- 汽车热管理管路深度报告:新能源管路空间大幅提升,塑料应用高速增长.docx VIP
- 01.2021U9Cloud多组织入门培训-基础设置.pptx VIP
- 学校校长公开选拔笔试试题及参考答案校长招聘考试笔试真题及答案.docx VIP
- 2025年央国企AI+数智化转型研究报告.pdf VIP
- 2025年疾控中心招聘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道家打坐的正确方法.doc VIP
- 2024-2025学年初中音乐七年级上册(2024)人音版(2024)教学设计合集.docx
- 智能毕业设计:基于单片机的电子时钟设计.docx VIP
- 2024年贵州社区工作者招聘真题 .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