伶官传序的教案范文.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伶官传序的教案范文      一、导入新课      二、解题      ⒈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      ⒉介绍“序”      三、整体感知      ⒈朗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      ⒉质疑解难      ⒊思考:      ①概括庄宗一生的主要经历。      ②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四、具体分析      ㈠中心论点      ⒈庄宗李存勖父亲晋王去世时是908年,课下注释中还有三处时间912年,923年,926年,参看注释,概括庄宗一生的主要经历。      明确:      ①908年,“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受三矢,继父遗命。      ②912年,灭燕,“系燕父子以组。”      ③923年,灭梁,“函梁君臣之首”,建立后唐。      ④926年,后唐亡,“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⒉庄宗灭敌立国,用了15年时间;由盛而衰,只有短短的3年。这一盛一衰的关键是什么?用课文的原话回答。      明确:“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中心论点      探讨:      ①为什么用反问句提出中心论点?      明确:强调“人事”(政治上的得失)的作用。      ②运用哪些论证方法来证明中心论点的?      明确:例证法――后唐庄宗      “得天下”之“盛”→天下豪杰莫能争      对比论证      “失天下”之“衰”→身死国灭天下笑      引证法――《尚书》      ㈡具体论证      ⑴导入      庄宗得天下用了十几年的时间,而失天下只有三年,作者认为庄宗的“盛”是由于什么原因,而“衰”又是什么原因?用课文中的话来回答。      明确:“盛”——“忧劳可以兴国”      “衰”——“逸豫可以亡身”      ⑵析“得天下”      a、课文是如何表现他“得天下”之“盛”的?描述他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雄武。      明确:“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忧劳可以兴国”﹤“系燕父子以组”      “函梁君臣之首”      b、为什么每次出师征战都要“负而前驱”?      明确:用三支箭激励自己,表明其复报的决心和意志。      c、小结      庄宗不忘世仇,重任在肩,兢兢业业,负矢前行,终得天下,突出强调了“人事”的作用。      ⑶析“失天下”      a、庄宗“好俳优”,一些伶人“出入宫掖,侮弄缙绅”,致使“群臣愤激,莫敢出气,或反相附托,以希恩幸,四方藩镇,贿赂交行”,最后终于众叛亲离,不可收拾。课文怎样写其“失天下”之“衰”的?想象庄宗君臣凄然相向、泣下沾襟的悲惨情景。      明确:“仓皇东出”      “逸豫可以亡身”﹤“士卒离散”      “泣下沾襟”      b、小结      庄宗接受遗命,矢志复仇,终如愿以偿,大功告成,便一改初衷,宠幸伶人,以致政纲倾颓,身死国灭。这一“盛”一“衰”、大起大落命运,再次突出“人事”的作用。评曰:“叙唐庄宗处,倏而英俊,倏而衰飒。凭吊唏飒,虽尺幅短章,有萦回无尽之意。”      ㈢结论      本来行文到第二部分,论点已得到证明,似乎应结束了,可作者为什么还写第四段?      明确:引出教训,借古讽今      ①作者强调使人逸豫亡身的不仅局限于溺爱伶人,如果小看“忽微”,沉溺声色犬马,忘记忧劳兴国的至理,同样会导致身死国灭的下场。      ②含蓄批评朝政,讽谏北宋当权者要力戒骄奢,防微杜渐,励精图治。      五、课文小结      本文脉络清晰,首尾呼应,结构紧凑;叙事生动形象,精警有力;抒情以理服人,以情动人。明茅坤《唐宋八十家文抄》卷七十一评:“这等文章,千年绝唱。”清沈德潜《唐宋八大家读本》卷十四评:“抑扬顿挫,得《史记》神髓,《五代史》第一篇文字。”    ?

文档评论(0)

scj1122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1305713600000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