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让青少年远离合成毒品
所谓“合成毒品”,是相对鸦片、海洛因这一类传统麻醉毒品而言的。鸦片、海洛因主要取材于天然植物,合成毒品是以化学合成为主的一类精神药品,它直接作用于人的中枢神经系统,有的有兴奋作用、有的有致幻作用,也有的有中枢抑制作用,吸食者一般由于在吸食后会出现幻觉、极度的兴奋、抑郁等精神病症状,从而导致行为失控,容易造成暴力犯罪。目前,我国吸毒人数呈上升趋势。虽然警方在查禁毒品、打击贩毒方面加大了力度,但禁毒形势依然十分严峻。更为严重的是,青少年在吸毒者中的比例居高不下,并已成为一个日益突出的社会问题。正是鉴于新型合成毒品泛滥以及青少年涉毒的严峻形势,2011年国际禁毒日主题曾专门被设定为“青少年与合成毒品”,减少合成毒品对青少年的危害已刻不容缓。文章从合成毒品的概念入手,介绍合成毒品的种类及危害,意在教育青少年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一、我国青少年吸毒现状
截至2014年年底,我国累计登记吸毒人员295.5万名,估计实际人数超过1400万名,其中滥用合成毒品人员急剧增多,目前已发现145.9万名,年均增长36%,累计登记人数首次超过滥用传统毒品人数。吸毒人口猛增的同时,吸毒人群结构也在发生变化,青少年涉毒者比例明显上升。国家禁毒委公开的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登记吸毒人群中,35岁以下青年占58.1%。然而到了2014年4月,这一比例猛增至75%。在北上广等大城市,青少年吸毒者在吸毒人群中的比例更高。以北京为例,北京市禁毒委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5月底,北京市登记在册的2.6万余名吸毒人员中,35岁以下青少年达到2.2万余人,比例已高达88%!
最近,接连被曝光的明星吸毒案件引发社会一片惊叹。然而,若把目前社会整体涉毒情况比作一座海上冰山,这一系列明星吸毒案件充其量只是露出海面的那一小角,深藏在海水中的冰山规模之大。更值得注意的是,青少年正在成为合成毒品泛滥的最大受害者。《2012年中国禁毒报告》指出,在滥用合成毒品的人员中,35岁以下青少年占67.8%,低龄化趋势明显。由此可见,我国青少年涉毒形势之严峻,超出许多人的想象。
合成毒品的种类
青少年缺乏认识,对合成毒品危害性重视不够,为追求刺激或出于好奇, 尝试吸食该类合成毒品,以至成瘾。一些不法分子为追求利润,利用该类毒品的成瘾性向不知其害的年青人兜售,而从中牟利。从公安机关禁毒部门获悉,合成毒品案件已呈现高发态势。在此,对该类毒品的种类和危害作一些揭示,有益于大家提高警惕,防止上当。
1.兴奋剂,代表物质是包括甲基苯丙胺在内的苯丙胺类兴奋剂,如冰毒及冰毒片剂“麻古”等。
2.兼具兴奋和致幻作用,代表物质是亚甲基二氧基甲基苯丙胺(MDMA),如“摇头丸”、甲卡西酮、“5-Meo-DIPT”等。
3.致幻剂,代表物质有麦色酰乙二胺(LSD)、麦司卡林和氯胺酮(K粉)。
4.一些以中枢抑制作用为主的物质,包括γ- 羟基于丙酯、尼美西泮(甲硝安定)、三唑仑和氟硝安定等。
三、几种主要合成毒品
(一)麻古
麻古又称“麻谷”,主要成分是冰毒即甲基苯丙胺,是一种加工后的冰毒片剂, 吸食麻古的人群要远远多于溜冰的人群,原因在于其价格便宜, 吸食方便;有很强的依赖性;有较快的催情作用, 受到年轻人的为主体的吸食群体的喜爱。麻古又被俗称为“唠嗑药”、“抢劫药”、“强奸药” 具有很强的兴奋作用。使用麻古会使人呈现健谈、性欲亢进等生理上的反应,反复和过量服用,可使精神抑郁、疲倦、精神失常, 损害心、肝和肾, 严重者会导致死亡。
(二)K 粉
K 粉,学名氯胺酮,俗称“迷奸粉”或“强奸粉”,在吸食后可产生放松、欣快感及产生性冲动,导致许多少女失身,很多滥用者采用鼻吸以追求那种轻微的做梦感,有时还与摇头丸合用。K粉具有毒性作用,可抑制呼吸,有的病人用后有精神异常现象。
(三)摇头丸
摇头丸是冰毒的片剂,其化学名称是“亚甲二氧甲基苯丙胺”简称MDMA,俗称“迷魂药”,有些年轻人盲目追求“时尚”,使娱乐场所是摇头丸泛滥的主要场所。事实上, 摇头丸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很强的兴奋作用,过量或长期服用可造成行为失控、精神病和暴力倾向, 可造成猝死。
(四)甲卡西酮
2010 年,一种合成毒品——甲卡西酮在山西省长治市突然出现并快速蔓延。甲卡西酮,在长治市俗称为“筋儿”、“土冰”,是一种精神药品,状如粉末,色如豆面,属国家一类管制精神药品。与其他毒品一样,吸食甲卡西酮后能使人更有精神,但它比“面面”更有成瘾性。据大量吸毒者交代,“筋儿”的成瘾性极大,吸食后,不思茶饭,精神亢奋,能够连续3天3夜不睡觉,产生幻觉。
(五)5-Meo-DIPT
5-Meo-DIPT俗称“火狐狸”,外观多为白色或米黄色粉末的火狐狸,属于幻觉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