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思维的特征 当你早晨醒来,推开窗门一看,发现地面上湿漉漉的,你就会得出昨天已经下过雨的结论。 ——思维的间接性 鸟是有羽毛的动物。 ——思维的概括性 3、幼儿思维的特征 自我中心 泛灵论 直觉思维 幼儿思维的特征一:自我中心性 皮亚杰的“三山实验” “三山”实验的研究结论 幼儿思维的特点是自我中心,即儿童往往只注意自己的观点,不能接受他人的观点,也不能将自己的观点和他人的观点相区分和协调。 因此,儿童认为他人都是以与自己相同的方法去观察、思考和感觉的。 案例 2岁的本杰明和4岁的雅各布与父亲一起驱车经过奶牛场,他们惊奇地看着奶牛。父亲问道:“农场主为什么养牛?”本杰明说:“为了让我看他们。” “不是的,”年长而聪明的哥哥说,“农场主喜欢和它们玩耍。” 桌子或太阳被针扎了以后,会感到痛。 太阳、山、蜡烛等有生命。 小草上有露珠,它在伤心地流泪。 钟在摆动,它在气愤地摇头。 书被撕破了,它该多疼啊,它一定很伤心。 幼儿思维的特征二:泛灵论和“万物有情”思维 什么是泛灵思维和“万物有情”思维? 泛灵思维:即“万物有灵”,是指幼儿把那些没有生命或意识的东西都视为有生命、有意识的东西,即世界万物都有灵性。 “万物有情”思维:是指幼儿把周围的物体看作是有感情的。 自我中心——泛灵论 自我中心使得儿童的思维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 幼儿由己推人,由人推物,世间万物都具有了生命。 讨论 幼儿园中班的虎子特别淘气,近来他总是将教室里的东西摔着玩,如果你是这个班的老师,你会怎么办? 幼儿思维的特征三:直觉思维(4-7岁)思维的具体性和不可逆性 数量守恒 长度守恒 液体守恒 直觉思维的特点:缺乏守恒 借助于视觉对外在形体进行观察,形成自己的想像,如果外在形体改变了,就会认为里面的内容也改变了,即缺乏守恒。 6-7 数目守恒;7-8物质守恒;9-10 重量、长度守恒;11-12以后体积守恒。 4、幼儿思维的培养 1、为幼儿创设直接感知和动手操作的机会 2、教学活动中突出具体性、形象性 3、创设问题情景,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 4、发展幼儿的抽象逻辑思维 5、重视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四、幼儿的想象 (一)什么是想象 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形成新形象的过程。 (二)幼儿想象的特点 1、无意想象占主导地位,有意想象逐渐发展 2、再造想象占主导地位,创造想象开始发展 3、想象的内容由贫乏、零碎逐渐向丰富、完整发展 4、容易把现实与想象混淆,有夸大与虚构的现象 (三)幼儿想象力的培养 1、丰富幼儿的感性知识,积累想象的素材 2、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培养想象的主动性 3、开展各种游戏活动,创设想象的情境 4、充分利用文学、艺术等形式,激发幼儿想象力 5、鼓励大胆想象,营造宽松的心理氛围 6、教给幼儿表达想象形象的技能技巧 科学家的发明、艺术家的创作、工程师的设计、学生的学习, 所有这些活动都离不开人的想象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一、想象的概念 什么是想象 想一想:这些经典人物是如何创造出来的? (一)想象的概念 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形成新形象的过程。 想象概述 什么是表象? 表象的涵义:事物不在眼前事,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该事物的形象。 幼儿的心理特点 什么是幼儿心理学 研究幼儿(3-6、7岁)心理发展特点及规律的科学。 幼儿心理学研究对象 知识提要 一、幼儿的观察 二、幼儿的记忆 三、幼儿的思维 四、幼儿的想象 五、幼儿的情感 一、幼儿的观察 (一)什么是观察 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且比较持久的知觉。 (二)幼儿观察的特点 1、观察目的不明确 2、持续时间短 3、缺乏系统性和概括性 观察的目的性 有这样一张图片,画面上有几个小朋友在玩,其中一个小朋友的衣服扣扣错了,鞋也掉了一只。请幼儿从画上把这个小朋友找出来。小班幼儿常常不能完成任务,他们会被画上那些好玩的玩具所吸引,而完全忘记观察的目的。中、大班,幼儿的观察目的性有较大提高,在我们的观察实验中,????有78%的中班孩子和93%的大班孩子可以完成观察任务。 视频14:50 观察的持久性 有实验表明:????三、四岁幼儿对图片的平均持续观察的时间只有六分八秒,五岁的儿童增加到七分六秒,六岁达十二分三秒。 观察的系统性 学前儿童在观察中,常常不能按照一定的顺序,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地、有组织、有条理地进行观察,而时常是一会儿看东,一会儿看西,杂乱无章;甚至还不会有条有理地区别两个物体或图片的异同,不会将两个物体或两张图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