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事jian处置工作技术要求.doc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事jian处置工作技术要求.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处置工作技术要求 为有效预防和快速应对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及时控制其导致的传染病爆发和流行,最大限度地减轻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造成的危害和损失,特制定本工作技术要求。 一、事件现场处置及警戒隔离要求 (一)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发生后,立即组织生物安全应急小分队成员和相关专家穿用防护装进入现场了解事件信息、处理污染、评估危害。离开现场时,必须脱去防护装、严格手消毒,不得将污染、可疑污染物带离控制区域,防止污染扩散可能性。 (二)中心办公室后勤迅速组织外围警戒人员根据本单位生物安全应急小分队指定的现场地点、范围和要求布置外围警戒,封闭、隔离现场,控制人员出入。外围警戒人员活动区域在污染区外围,不得进入污染区。 (三)情况紧急和警戒工作需用人力较多时,办公室后勤有权在本单位临时征调人员。较长时日需用人力时,由人事部门提供相应人力资源。被征调人员,除不可抗力外,均须履行相应职责,完成规定任务。必要时,请公安人员进行警戒隔离。 (四)生物安全应急小分队及有关专家决定外围警戒人员是否需要穿用防护装。需穿用防护装时,由生物安全应急小分队提供。生物安全应急小分队或本单位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专业人员对外围警戒人员进行防护指导。 (五)外围警戒人员应遵从办公室后勤负责人的指令进行警戒工作。与警戒有关的指令一般均需通过中心领导发布给办公室后勤,再由办公室后勤负责人下达给警戒人员执行。其他人员不得向现场警戒人员发布指示。有公安人员负责现场警戒时,服从公安人员的统一指挥。 (六)警戒分为“禁止出入”、“禁入”、“禁出”、“采取防护措施后出入”等。必要时,警戒区可设置标志带。标志带在安全保卫科存放备用。 (七)警戒区无法控制时,立即请示中心领导决定求援事项。 二、事件消毒要求 (一)事件现场消毒要求 1、根据事件现场情况划定污染局限区域,设置控制区,进行封闭式管理。 2、根据事件污染环境特点确定消毒、隔离防护方式,选择消毒器械设备。 3、常压、密闭环境室内空气污染处理方法 (1)消毒剂及消毒方法:用0.2%~0.5%过氧乙酸溶液(8 ~10 mL/ m3)超低容量喷雾消毒,密闭30分钟以上;或用过氧乙酸熏蒸消毒,过氧乙酸1~3g/ m3,密闭120分钟;若室内有不耐腐蚀设备,可选用福尔马林熏蒸消毒,福尔马林原液100 mL/ m3,密闭360分钟。消毒结束后开窗通风彻底排除残余气体。 (2)消毒设备:喷雾设备选用超低容量喷雾器。熏蒸设备选用可定时电磁炉、烧杯或烧瓶。 4、表面污染处理方法 (1)消毒剂及消毒方法:处理表面遗存污染物,用有效氯含量0.5%~1.0%的消毒液覆盖、收集、浸泡消毒,消毒作用60分钟以上。消毒结束后由穿用防护装的专业人员对处理后物品进行收集,放入医疗废物专用包装袋中,密封包装,在传递至污染区外时再次消毒外包装并加第二层包装。对污染表面的消毒处理,用有效氯含量0.04%~0.07%的消毒液擦拭消毒,消毒作用10~30分钟。 (2)处理用具:覆盖、擦拭用抹布、卫生洁具,使用后按照污染物等同处理。 (二)废弃物处理 1、利器必须装入利器盒。 2、所有污染物均必须就地消毒祛除污染后,按照医疗废物处置程序交医疗废物集中处置部门处置。 3、按照医疗废物处置程序对医疗废物运送工具进行消毒处理。 (三)运输工具消毒 1、适用范围:被污染的车辆 2、处理方法:处理车辆被污染的表面,用有效氯含量0.04%~0.07%的消毒液喷洒、擦拭消毒,消毒作用10~30分钟;或用0.5%过氧乙酸溶液(8 ~10 mL/ m3)超低容量喷雾消毒,密闭30分钟以上;或用过氧乙酸熏蒸消毒,过氧乙酸1~3g/ m3,密闭120分钟;若有不耐腐蚀设备,可选用福尔马林熏蒸消毒,福尔马林原液100mL/ m3,密闭360分钟。消毒结束后打开车门、车窗通风彻底排除残余气体。 三、人员救护及医学观察 (一)人员救护程序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发生后,根据事件性质、级别及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病原微生物实验室设立单位或其上级部门与相关医院联系,组织开展紧急救治工作,确保受害人员得到及时有效治疗。 根据需要,对密切接触人员安排在指定地点集中医学观察,对暴露人员和密切接触者进行药物预防或紧急预防接种免疫。 (二)医学观察人员判定标准 1、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暴露人员:从事直接接触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株及样本工作的有关人员或接触泄漏的菌(毒)株及样本的相关人员。 2、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暴露人员的密切接触者:与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暴露人员共同生活、居住、工作或直接接触过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暴露人员的分泌物、排泄物和体液的人员。 3、在没有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对可能被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污染的物

文档评论(0)

阿宝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