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把NaOH溶液和硫酸铜溶液加入某病人的尿液中,微热时如果观察到砖红色沉淀,说明该病人的尿液中含有( ) A.食醋 B.白酒 C.食盐 D.葡萄糖 3.区别棉花和羊毛的最简单方法是( ) A.加浓硝酸微热 B.浸入水中看是否溶解 C.加碘水看是否变蓝 D.在火上灼烧闻气味 结束 二、化学性质 (一)特征反应 1、 葡萄糖 ①与新制Cu(OH)2反应: ②银镜反应: 碱性条件,加热 砖红色沉淀(Cu2O) 醛基(—CHO)的特征反应 醛基(—CHO)的特征反应 葡萄糖+银氨溶液 光亮银镜(Ag) 碱性条件,水浴加热 葡萄糖+新制Cu(OH)2 2、淀粉 淀粉遇碘变蓝(碘与淀粉互检) 3、蛋白质 ① 颜色反应: 浓硝酸可以使部分蛋白质变黄 ② 灼烧闻气味: 烧焦羽毛的气味 (二)水解反应 1、双糖 ①蔗糖: C12H22O11 + H2O 蔗糖 C6H12O6 + C6H12O6 葡萄糖 果糖 ②麦芽糖: C12H22O11 + H2O 麦芽糖 2C6H12O6 葡萄糖 催化剂 △ 催化剂 △ 实验现象记录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特征反应 葡萄糖 淀粉 蛋白质 加热条件下, 试管中生成 砖红色沉淀 加热时,葡萄糖可与新制的Cu(OH)2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 土豆或面包 变为蓝色 淀粉遇 I2 变蓝 在加热条件下鸡皮遇浓硝酸变黄 蛋白质遇浓HNO3变黄 ⑴葡萄糖在加热条件下与新制Cu(OH)2悬浊液的反应 糖尿病患者的尿液中含有葡萄糖,医院中常以这种方法来诊断糖尿病。 现象: 生成砖红色沉淀。 1.葡萄糖的特征反应 二、糖类、油脂、蛋白质的性质 ⑵葡萄糖的银镜反应(碱性、加热条件) 用途:制镜工业, 热水胆瓶镀银。 现象:析出银。 在常温下,淀粉遇 I2 变蓝 灼烧时,会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 —— 鉴别蛋白质 蛋白质遇浓HNO3变黄 15 2. 淀粉的特征反应 3.蛋白质的特征反应 (1)颜色反应: (2)灼烧: 思考:有位女士购回一件羊毛衫,不知其真假,你能帮助她、告诉她怎么做? 1、医疗上如何用什么方法检验糖尿病患者的病情? 3、在使用浓硝酸时不慎溅到皮肤上会有什么变化? 为什么? 2、已知方志敏同志在监狱中写给鲁迅的信是用米汤写的,鲁迅的是如何看到信的内容的? 利用葡萄糖与新制Cu(OH)2反应的特征反应。 米汤中含有淀粉,淀粉遇 I2 变蓝。 皮肤变黄。蛋白质的颜色反应。 1、下列关于葡萄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葡萄糖的分子式是C6H12O6 B.葡萄糖是碳水化合物,因其分子是由 6个碳原子和6个H2O分子构成 C.葡萄糖含有多个羟基和一个醛基 D.葡萄糖属单糖 2.葡萄糖是单糖的主要原因是( ) A.在糖类物质中含碳原子最少 B.不能水解成更简单的糖 C.分子中有一个醛基 D.分子结构最简单 B B 3、葡萄糖能发生银镜反应,也能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是因为葡萄糖分子中含有( ) A 羟基 B 羧基 C 醛基 D 羰基 4、把氢氧化钠和硫酸铜溶液加入某病人的尿液中微热时,如果观察到红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含有 ( ) A.食醋 B.白酒 C.食盐 D.葡萄糖 C D 5、淀粉和纤维素不属于同分异构体的原因( ) A、组成元素不同 B、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不同 C、包含单糖的单元数目n不相同 D、分子结构不相同 C 6、为了鉴别某白色纺织物成分是蚕丝还是人造丝,可以选用的方法是( ) A)滴加浓硝酸 B)滴加浓硫酸 C)滴加酒精 D)灼烧 A、D 取1 mL20%的蔗糖溶液,加入3~5滴稀硫酸。水浴加热5min后取少量溶液,加氢氧化钠溶液调节溶液pH到碱性,再加入少量新制的氢氧化铜,加热3~5 min, 观察,记录并解释现象。 现象 解释 产生砖红色沉淀 蔗糖在稀硫酸作用下发生水解反应,生成了还原性的葡萄糖 实验探究:实验3—6 ⑴蔗糖水解 反应原理: C12H22O11 + H2O C6H12O6 + C6H12O6 蔗糖 葡萄糖 果糖 催化剂 C12H22O11 + H2O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