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氏菌病专题知识宣教课件.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临床分型 1、内脏型 心脏血管型、肺型、肝脾型。 2、骨关节型 关节损害、骨损害、软骨损害、综合损害。 3、神经型 周围神经系统损害、中枢神经系统损害。 4、精神型 出现精神病症状者。 5、泌尿生殖型 睾丸、附睾损害,子宫、卵巢、输卵管损害,乳房损害,肾脏损害。 6、外科型 即有固定的隐性病灶,需要外科手术者。 诊断标准 诊断标准参照《布鲁氏菌病诊断标准处理原则》(GB15988-1995)执行。人间布病诊断主要依据: 1 流行病学:发病前病人与家畜或畜产品,布氏菌培养物有密切接触史,或生活在疫区的居民,或与菌苗生产、使用和研究有密切关系者。 2 临床表现:出现持续数日乃至数周的发热(包括低热),多汗,肌肉和关节酸疼,乏力,或肝、脾、淋巴结和睾丸肿大等可疑症状及体征。 诊断标准 3 实验室初筛:布病玻片或虎红平板凝集反应阳性或可疑,或皮肤过敏试验后24、48h分别观察1次,皮肤红肿浸润范围有一次在2.0cm×2.0cm及以上。 4 分离细菌:从病人血液、骨髓、其他体液及排泄物中分离到布氏菌。 诊断标准 5 血清学检查:标准试管凝集试验(SAT)滴度为1∶100及以上。 对半年内有布氏菌苗接种史者,SAT滴度虽达1∶100及以上,应过2~4周后再检查,滴度升高4倍及以上;或用补体结合试验(CFT)检查,CFT滴度1∶10及以上;抗人免疫球蛋白实验(Coomb's)滴度1∶400及以上。 疑似病例:具备1、2和3者。 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加4或5中任何一种方法阳性者。 布鲁氏菌病专题知识宣教 布 鲁 氏 菌 病 概念 病原学 流行病学 发病机理与病理变化 临床表现 诊断 治疗 预防 概念 布鲁氏菌病(brucellosis)是由布鲁氏菌侵入机体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变态反应性疾病。布病是急性传染病,也是职业病。《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其为乙类传染病。 布病在世界上有广泛的流行,是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公共卫生问题,但是,人们真正认识此病,并不断深入发展不过一百多年的历史。 概念 1887年英国军医Bruce在马耳他岛死于“马耳他热”的英国驻军士兵的脾脏中分离到“布鲁氏菌”,首次明确了该病的病原体。为纪念Bruce,学者们建议将该病取名为“布鲁氏菌病”。 在我国,1905年Boone于重庆报告2例布病患者,1916年在福建发现1例布病患者,1925年在河南发现4名印度侨民感染布病,并从患者血液中分离出羊种布氏菌。说明我国在新中国成立前就有布病流行。 [病原学] 布鲁氏菌为一组微小的球状、球杆状、短杆状细菌。形态易受外界环境影响而发生改变,呈多态性。革兰染色阴性1985年WHO布鲁氏菌病专家委员会把布鲁氏菌属分为6个种19个生物型。临床上以羊、牛、猪三种意义最大,羊种致病力最强。 我国已分离到15个生物型,即羊种(1~3型),牛种(1~7、9型),猪种(1、3型),绵羊副睾种和犬种各1个型。 布氏菌抵抗力 ■ 布氏菌有较高的抗灭活能力。对湿热、紫外线、常用消毒剂、抗生素等比较敏感;对干燥、低温有较强抵抗力。 ■ 直射日光数分钟,最长4小时,直射紫外线5-10分钟,湿热100℃1-4分钟,0.2-2.5%漂白粉2分钟就能把布氏菌杀死。 布氏菌在不同介质中生存时间 [流行病学] 布病的流行范围甚广,几乎遍及世界各地,凡是有牲畜的地方都有布病流行,目前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18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布病存在和流行,在我国大陆31个省(市、区)中有28个省(市、区,包括4个直辖市)的人畜间都有不同程度的存在和流行。现有布病疫区县1200余个,布病现患30-50万人,年新发病人数为5000-6000人(官方数字),受威胁人口达3.5亿之多。发病多见于内蒙、东北,西北等牧区。 疫情特点 疫情进一步在全省蔓延,新疫点不断出现,且新疫点以暴发疫情出现。 传染源仍以北方调入的未经检疫的感染布氏菌的病羊为主。 患者仍以职业人群为主,但有向普通人群扩散的趋势。普通人群主要是由于食用病羊胎盘或接触羊内脏、生羊肉而得病。 由于布氏菌可侵袭全身多个脏器,临床表现复杂多变,而且新疫区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对布病认识不足,临床上常被误诊为“上感”、“腰腿痛”、“腰椎间盘突出”等疾病,误诊率较高,延误了病情和疫点处置,容易转为慢性和出现暴发疫情。 布病造成的损失 ■影响人体健康: 人患布病常因误诊误治而转为慢性,造成反复发作,长期不愈,不仅摧残人体而且给人们精神带来痛苦,丧失劳动能力,给经济生活带来困难,严重的可以造成死亡。 ■阻碍畜牧业发展:

文档评论(0)

173****608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