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人教版)课堂知识评价(第一单元)
修改人:邯郸市育华中学 于勇
1 新闻两则
一、基础知识
1.给下列加着重号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要塞( ) 当做( ) kuì( )退 suí( )靖区
瓶塞( ) 锐不可当( ) xiè( )气 è( )豫区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余部 拒绝 阻遏 减租减息
B.微弱 督战 茂盛 孤立据点
C.渡江 扩展 馁靖区 毫无斗志
D.业已 荻港 抵抗 激战
3.阅读新闻,要注意它的六要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事件发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要注意它结构的五个部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新闻中的导语部分扼要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导语部分从哪几个方面总领了全文?
三、写三路大军渡江战斗的经过,为何是从中路写起?略写西路军,详写东路军,这样安排材料有什么作用?
四、本文语言准确、简明,请品析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1.“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2.“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五、开学伊始,你能否以一个小记者的身份发一则有关学校开学典礼的新闻?
2 芦花荡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加着重号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提(dí)防??? 寒噤(jìn)?? 泅水(sì) 苇塘(wěi)
B.疟(yào)子???疟(nüè)疾?? 仄(zè)歪 竹篙(gāo?)
C.一蹿(cuān)?? 飒飒(sà)?? 丝绒(yíng) 逃窜(cuàn)
D.撑(chēng)船? 蹲(dūn)着?? 淀(díng)里 舀水(yǎo)
2.下列句子的空缺处应依次填入的一组词语是:
(1)小女孩(??? )在船边,用两只小手(??? )着水玩。
(2)鬼子们追上来,看看就(??? )上了船。
A.扒 淘 趴 B.趴 掏 扒
C.扒 掏 趴 D.趴 淘 扒
3.指出下列描写人物时使用的描写方法?
(1)“老头子浑身没有多少肉,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可是那晒得干黑的脸,短短的花白胡子却特别精神,那一对深陷的眼睛却特别明亮。”( )
(2)“你什么也靠给我,我什么也靠给水上的能耐,一切保险。”( )
(3)“他没法解释:大江大海过了多少,为什么这一次的任务,偏偏没有完成?自己没儿没女,这两个孩子多么叫人喜爱!自己平日夸下口,这一次带着挂花的人进去,怎么张嘴说话?这老脸呀!”( )
二、课文中老头子“过于自尊和自信”的性格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这一性格特点呢?请找出来试做分析,
三、老头子叫什么名字?为什么作者要写一个无名英雄?
四、按照要求回答问题。
1. 请同学们拿起手中的笔,找一找,文中有哪些描写芦花荡景色的句子。
2. 抗日战争是如此残酷,作者为什么要把如此残酷的战争置于这种如诗如画的环境中来描写呢?
五、《芦花荡》给我们描写了充满诗情画意的白洋淀风光。你能描写一段你熟悉的自然美景吗?(60字左右)
3 蜡烛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着重号的字注音字形无误的一项是( )
A.迫(pǎi)击炮 间(jiàn)歇 瓦砾(lì) 地窑(jiào)
B.匍匐(pǔ)(fú) 腋(yè)窝 闪烁(shuò) 鞠躬(jū)(gōng)
C.颤(zhàn)巍巍 拂(fú)晓? 肃幕(mù) 精疲力竭(jié)
D.名副(fù)其实 烧灼(zhuó)桥头堡(baǒ) 晃(huǎng)眼
2.选词填空
(1)她从地窖里 (A.爬 B.钻 C.走 D.攀)出来。
(2)她 (A.悄悄 B.轻轻 C.默默 D.稍稍)理好了她的头发。
(3)碎片把那些剩下来的树木的枝条都 (A.炸 B.削 C.掀 D.砍)去了。
二、从文中找出有关老妇人的片段,说说作者采用了哪些描写手法来刻画这一人物形象?试举例加以说明,体会感受人物丰富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