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_T1772-2013医院辅医服务规范(规范).docVIP

DB13_T1772-2013医院辅医服务规范(规范).doc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ICS 03.080.01 A 12 DB13 河 北 省 地 方 标 准 DB 13/T 1772—2013 医院辅医服务规范 2013 - 09 - 05 发布 2013 - 09 - 30 实施 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DB13/T 1772—2013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石家庄市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由河北省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HB/TC 264)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北嘉福物业服务有限公司、河北省人民医院、河北省标准化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汪晓宁、张卫红、钟家娜、李小兵、吴喆、孙风春、贾迎新、丛力宁。 I DB13/T 1772—2013 引 言 医院辅医服务的出现是全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过程中的的新生事物。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 务院副总理、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组长李克强在出席全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 会议时多次指出:“所有公立医院都要推广便民惠民措施,改善群众就医条件,优化诊疗流程,让居民 看病方便舒适,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在2008年陈竺就任卫生部部长时,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 出设想,将原有的医院内部传送、转运患者、简单清洗、消毒,导医导诊,部分生活护理,文案输入、 非专业技术性操作等归入辅医服务工作内容。原辅助医疗、护理、医技、药学、导医导诊等岗位转为从 社会聘用相关服务企业服务于医院。就此国家卫生管理部门推出《医院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标准(试 行)》,并在标准中肯定了辅医服务的岗位,将护理员的管理和工作性质列入检查范围。但由于各医院 的规模、就医环境不同,医院辅医服务所承担的工作区域和内容也不一样。有的辅医服务覆盖了医院的 所有医疗、医技科室,有的则仅限于门诊或病区。形成了多种服务方式,单一导医导诊型;护工型;护 生延伸实习型;辅助医疗、护理等助理类型等。制定的服务类别、工作范畴、考核标准均不相同。致使 辅医服务管理没有规范的可操作标准。 制定统一的辅医服务管理分类、工作范畴,考核标准,能够规范省内各医院辅医服务标准,有利于 各医院根据自身条件逐步开展辅医工作。并能使病人缩短门诊等待时间,提高诊疗效率,减少病人亲属 陪护,缩短住院日。使医院、病人大大减少各种不必要的财政支出。患者得到实惠,国家减少开支。 II DB13/T 1772—2013 医院辅医服务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医院辅医服务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服务人员、服务岗位、质量管理、安全管理 和持续改进。 本标准适用于二级以上医院的辅助医疗、护理、医技、药学、导医导诊等辅医服务。其他医院辅医 服务可参照执行。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辅医 在医院内相关科室实施医疗、护理、医技、药学、导医导诊等非专业技术的辅助性服务。 2.2 风险 发生危险事件或有害暴露的可能性,与随之引发的人身伤害或健康损害的严重性的组合。 [GB/T 28001-2011,3.21] 2.3 风险评价 对危险源导致的风险进行评估、对现有控制措施的充分性加以考虑以及对风险是否可接受予以确定 的过程。 [GB/T 28001-2011,3.22] 3 基本要求 3.1 应具有从事医院辅医服务的相应营业执照和经营资质。 3.2 应具有与业务范围相适应的固定工作场所。面积应不少于 150 平方米,配备必要的办公设备。 3.3 应具备与辅医服务技术相适应的培训场地,面积应不少于 200 平方米。训场地应将理论、操作分 别设置。 3.4 应具有与业务范围相适应的服务人员和管理人员。其中签约服务人员不少于 50 人,管理人员不少 于 3 人。按照辅医服务岗位人员的增加适当增加管理人员比例。 1 DB13/T 1772—2013 3.5 应建立与辅医服务相配套的组织结构。并按国家、地方以及行业的相关标准建立各级、各类辅医 服务质量管理体系,形成文件,加以实施和保持,并持续改进其有效性。 3.6 医院辅医服务人员应统一服装,规范语言、行为和操作流程。 4 服务人员 4.1 总则 4.1.1 应基于适当的教育、培训、技能和经验,确定各岗位服务人员所需的能力。 4.1.2 应提供培训或采取其他措施使服务人员获得所需的能力。 4.1.3 应为员工提供必要的专业服务培训,或采取其他获得所需能力的措施,保证员工有能力完成医 院辅医服务工作。 4.1.4 应评价提供培训和采取措施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并及时改进提高。 4.1.5 培训应有文字记录并保存,具体包括培训计划、培训内容、完成日期、培训老师、培训签到和 培训考核。 4.1.6 应确保服务人员认识到所从事活动的相关性和重要性,以及为如何实现服务质量目标作出贡献。 4.1.7 应保持服务人员教育、培训、技能和经验的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