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第四单元---苏辛之比较鲁人版必修3.docVIP

高中语文:第四单元---苏辛之比较鲁人版必修3.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苏、辛词豪放之比较苏、 ????   苏东坡、辛弃疾,同为豪放派大家,词学上常以“苏、辛”并称,两人的词也形成豪放派气象恢弘、境界高远的风格,对此,词史上早已定论《四库全书总目、词曲类、东坡词提要》中说:“词自晚唐以来,以清切婉丽为宗,至柳永而一变,如诗家之有白居易,至轼而又有一变,如诗家之有韩愈,遂开南宋辛弃疾一派”,该书论辛弃疾词则说:“稼轩异军突起,能于剪红刻脆之外屹然别立一宗,迄今不废。”   细读这两段文论,颇耐人寻味,我想从中我们最少可以理解二种意思:   1、苏东坡和辛弃疾词是一脉相承的,二者在风格、艺术表现、题材等方面不乏相似或相同之处。   2、豪放派发展到辛弃疾手里,才真正形成了能与婉约派分庭抗礼的文学门类,他在继承的基础上,已有了变革性的突破。   那么,苏东坡与辛弃疾,两位天才巨匠,谁又执豪放派之牛耳?他们在词学创作中究竟有何异同?这些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后世词学爱好者辩论不休的话题,我们不妨从题材内容、风格表现、艺术表达、艺术成就等四个方面对两人的词作做一些爬罗剔块的工作,希望籍此能对豪放派词学的欣赏有所裨益。   一、 题材内容   苏东坡传世之作约350首,辛弃疾600余首,从题材内容分析,二人均打破了“以艳词为科”的藩篱,于伤春怨别之外,独辟蹊径,壮志、哲理、送别、旅行、风光、农村、怀古、悼亡、闲适、贺寿、嘲谑等等。达到了:“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的程度,这是两人在选题材上的共性,也是豪放派得以别立一家的重要特征,但如果细细斟酌,两人在题材内容上又有截然不同的取舍:   苏轼更多的是反映个人身世际、谴兴赏玩、生命体验、生活感悟的题材,作为他在豪放词中的开山之作《念奴娇。赤壁怀古》其“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人物”的历史兴替之思,其“江山如画,多少豪杰”的波澜壮阔的描述,都只是为了宣泄自己人生情怀的铺垫;其情深至婉类的代表作:“十年生死两茫茫”(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是怀人, “似花近似非花,也无人思从教坠”《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为吟物,“缺月挂疏桐”(《卜算子。黄洲定慧院寓居作》)为伤怀;   其放达深旷类代表作:“明月几时有”(《水调歌头》),“莫听穿林打叶声”(《定风波》)也均是怀人或感怀之作;   其隽秀清逸之句:“簌簌衣巾落枣花”(《浣溪纱》),“花褪残红青杏小”(《蝶恋花》)亦无非即景谴兴……   如此不一而足,从最能代表苏词不同风格代表作的题材来看,苏词仍不过是文人之词、士大夫之词,它反映的多只是作者个人的体验和感悟,他并没有把个人的命运与时代的命运、社会的命运和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因此他的词感发的力量与豪放派的风格自有别于后继稼轩之词。   稼轩之词全然称得上英雄之词。   在他的作品中飞动着“男儿到死心如铁”(《贺新郎》),“季子正年少,匹马黑貂裘”(《水调歌头。舟次扬州。和杨济翁。周显先翁》的英雄形象,展现了“八百里分靡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壮岁旌旗拥万夫,锦瞻铁骑渡江初”(《鹧鸪天》,有客感慨然谈功名)的火热战斗生活,他的词有“举头西北浮云,倚天万里须长剑”(《水龙吟》)“算平戎万里,功名本是,真儒事,公知否”(《水龙吟》甲辰寿韩南涧尚书),“要挽银河仙浪,西北洗胡沙”(《水调歌头》寿赵漕介庵)的满腔豪情,有“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水龙吟》)“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汗血盐车无人顾,千里空收骏骨”(《贺新郎》同父子见和再用韵答之)的一腔忧愤,有“休去倚负楼,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摸鱼儿》),有“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菩萨蛮》书江造口壁)的长声叹惋……   读稼轩词常使人义愤填膺,有泪如倾,其壮怀激烈,激昂排拓,不可一世,虽然他也写过“明月别枝惊鹊”(《西江月》夜行黄沙道),“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清平乐》村居),“东风夜放花千树”(《青玉案》元夕)一类闲适可人的句子,但总览全篇,稼轩之词主要是其“负管乐之才,不能尽展其用,一腔忠愤,无处发泄……故其悲歌慷慨,抑郁无聊之气,一寄之于词”。   可见,单就题材内容而言,东坡为文人之词,稼轩乃英雄之篇,东坡多发妙理于寻常物事,稼轩常寄身世之慨于家国兴亡,其沉郁顿挫之气于东坡放旷自适之态自不可同日而语。   二、 风格特色   苏、辛词风格主流均以豪放见著,又都不囿于豪放一隅,其纵横不羁之才情,尤体现在词学创作风格的多样化方面。苏轼的词既超迈豪放,又至情深婉,既放达深旷,又隽永清逸,真可谓:“寄慨无端,别有天地”,辛词词风更如“春云浮动,卷舒起灭,随所变态”,以英雄豪杰之气写词而能保持词体曲折含蕴之美,在发展苏轼词风的基础上,形成豪放派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asd52251365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