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玉林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高考文科综合的考核目标与要求 (1)获取和解读信息 (2)调动和运用知识 (3)描述和阐释事物 (4)论证和探讨问题 文综试题的设计: 1、立意——主题;问题展开、关注现象、体现能力 2、情境——选材;立意具体化、焦点设问源 3、设问——命题;限定答题方向、知识内容、考查程度 审题的要点: 整体上:了解试题探讨什么问题 结构上:了解情境涉及那些方面 要求上:了解回答什么、答到什么程度 解读信息的意义: 1、试题的答案隐含在信息中 2、试题的设计思路隐含在信息中 3、分析信息发现事物的特征、规律或关系 4、综合解读地理的空间位置信息、历史上发生的政治经济文化事件、 政治上当前发生的重大事件,并上升到宏观的哲学认识和评价,形成学习能力。 【政治】 (2007年)28.2007年初,台湾省南部海域地震造成海底光缆大范围严重损坏,中国电信部门在第一时间启动了海缆故障应急预案,使用机器人潜入海底排除故障,通讯得以恢复正常。使用机器人排除海缆故障的事例表明 ①机器人能延伸人的某些肢体功能 ②机器人是具有独立意识的人工制造物 ③人有不可克服的局限性,机器人有更好的环境适应性 ④机器人可在某些功能上超越人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08年)26.近年来,我国蔗糖产业逐步由福建、广东等地向 广西、云南等地转移。“东蔗西移”、“东糖西移”一方面为东部 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另一方面也在西部形成新的蔗糖业 基地,提升了我国蔗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这一事例表明东部 产业向西部转移有利于 ①促进东部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②通过东部地区工业化带动西部地区农业产业化 ③加强西部地区加工工业的基本地位 ④西部地区合理利用本地资源形成优势产业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2009年)32. 2009年初,在G市召开的人民代表大会上, 一位人大代 表提出:现在是金融危机期间,打工者有份 工作就不错了,政府应废除最低工资标准,工资由市场决 定。该代表的观点引发了社会广泛议论。在下列有关该问 题的议论中,正确的观点是 ①作为人大代表不能只站在企业经营者的立场发表意见 ②该代表在人大会上具有自由发言而不受追究的权利 ③该代表可以将自己的观点写成议案向市人代会提交 ④该代表的言论过于偏激,应撤销其人大代表的资格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历史】 (2007年)12.帝王谥号主要依据其生前行为而定。下列各项中属于谥号的是( ) A.秦始皇  B.汉武帝 C.唐太宗 D.清康熙帝 (2008年)14.洋务运动时期,有一类企业是“由官总其大纲,察其利病,而听该商董等自立条议,悦服众商。”采用这种经营管理方式的企业是  A.江南制造总局 B.轮船招商局 C.发昌机器厂 D.耶松船厂 (2009年)23.拉尔夫·达伦道夫在1998年写道,20世纪“在 相当大程度上为各种分裂所主宰,导致热战冷战不断,但 20世纪同时也是一体化的起源”;全球化开始“主导人们的 生活、想象和恐惧”,人们不得不“从全球的角度去思考, 以回应这一日益全球化的现实”。达伦道夫在这里强调的 是,20世纪 A.全球剧变令人忧虑 B.国家之间对抗激烈 C.世界联系日益密切 D.民族矛盾逐渐缓和 【政治】 (2007年)27.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具有重要反作用。下列选项中,体现消费 对生产具有重要反作用的是 A.数字技术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视听效果更完美的产品 B.随着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C.网上购物方式不仅方便了消费者,而且降低了企业成本 D.人们对健康的关注,推动了绿色食品业的迅速发展 (2008年)33.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的议会共和制、总统制同属于民主共 和制,但两者有不同之处,这种不同从本质上说在于 A.所体现的阶级属性不同 B.所体现的国家结构不同 C.所体现的权力授受关系不同 D.所体现的国家政权运行方式不同 (2009年)29.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磨难,同时又促使人类更加自觉地去认识和把握 自然规律、增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进而推动人类文明进步。正如恩格斯所说,“没 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从灾难到进步,其中体现 的深刻哲理是 ①“灾难”和“进步”作为矛盾双方,包含着向对立面转化的趋势。 ②“灾难”向“进步”转化是无条件的,体现了矛盾双方的互相贯通。 ③“灾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进步”转化,体现了矛盾的同一性。 ④“灾难”促进“进步”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

文档评论(0)

jinzhu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